关键词:火并 楚原
故事讲述大同府着名银号福来钱庄,内储黄金逾百万两,使各方贼寇垂涎。独脚大盗滕奇影(罗烈 饰)本欲邀钱庄护院文礼贤(陈骏 饰)合谋,将钱庄金银据为己有,但文严拒;
故事讲述大同府着名银号福来钱庄,内储黄金逾百万两,使各方贼寇垂涎。独脚大盗滕奇影(罗烈 饰)本欲邀钱庄护院文礼贤(陈骏 饰)合谋,将钱庄金银据为己有,但文严拒;滕转向白氏姊妹玉燕(凌波 饰)及玉莺(汪萍 饰)着手,共襄劫金大举……
《火并》下载观后评论:
不是我狠心,金子实在太可爱了!大同府钱庄的金银被姐妹花大盗盯上,独行客罗烈亦有心染指,但钱庄护卫金汉身手过人……楚原在邵氏的首作,倪匡剧本亦算高水准,但说白了不过是他写了多次的全员恶人黑死腔调,机关重重的钱庄银库设计的细致,可见楚原后来对布景的高要求,一些动作设计帅气,比如金汉拔剑出鞘时捎带震落了剑鞘的飞镖。但不足也很明显,动作戏安排的过多过于啰嗦,反正就是前后共8个人抢夺十万两黄金,他们不停的排列组合捉对厮杀,动作虽流畅可观,但挣脱不了70年代的平均水准,剧情虽有两次反转,但谁是歹人基本一望即知(而且倪匡的剧本有明显套路)。本片最有新意的地方,要算凌波的人设,她虽是女贼但又有明显的女性立场,相信爱情比黄金重要并为之付出代价,可她既然相信爱情为何又同时交往俩男人呢?看来她的爱情其实也待价而沽

片如其名的故事。前半部分的情节没亮点,虽然一开始也设计了两女子假装受伤进钱庄休息的情节。可能因为也没做什么掩藏和悬疑的东西,配合武打戏也没什么感觉。不过没想到故事是一个大的铺排。群戏的武打也划水,到和勾结的红衣一行人反目的打戏还稍微设计了一下,好点了,然后后面就开始有趣了。断手断脚让人觉得其实这类武侠走血肉横飞的路线也是可行的。二对二的时候一些浅显的台词,就是在和不同的人对手时相互勾结,讨论和另一个人组成二对二。随意叛变逻辑欠缺了点。其中蒙娘子千手观音的爱有点太扯了。[1080p-WEB-DL]

抢银行的故事框架放在西部片和现代警匪片,同样的屡试不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金子到手必然开始铲除同伙,六个人分不如四个人分,四个人分不如两个人分,两个人分不如独吞。
看起来正义凛然的安保主管,最大可能就是团伙的内应。狡兔死走狗烹之后,还会被愚蠢的旁观者跪拜垂泪敬仰,实在可笑。
恋爱脑的凌波,至死还相信爱情,恋爱脑不要抢银行!
里面的男人个个超人,身上插了四把刀还能反杀,肚子被捅穿了挥一挥衣袖,照样回山里当我的山大王。
本片也是少见的开头结尾有旁白介入的,有种说书警示世人的意味。

剧本可以说非常的现代,几乎就是早期美国盗窃犯罪片和西部片的中国古装化,但非常有中国武侠的味道,这味道在于——无论嘴上说多少匡扶正义仁义道德,心底总是向前看齐的,从这点来说电影的后半段虽然脸谱化,却也不失掌握了中国人为财疯魔的那点精髓,全片从头到尾从财主老板到大侠都是这类人,无一正面人物的设定是非常珍贵的尝试。同时电影的运镜和打斗戏也很在线,动作设计在老邵氏电影的框架定式下发挥了不少想象力,血浆和残肢的表现也很突出,有一段竹枝比剑应该就是卧虎藏龙致敬的出处?

《火并》(1971/类型:动作-武侠/导:楚原/演:罗烈):
·楚原不走寻常路,不谈侠只论匪,全员恶人的设定大胆又新颖。
·十万两黄金是什么?是搂不住的杀气,是乱心智的迷药,是断头台的利刃,是赴死之途的专列。
·故事用亲情、爱情作掩护,一再反转,把人性中的“恶”剖析得丝缕毕现。
·两位女主刻画得很立体,介乎淑、媚、狠之间,金钱是锻造铁石心肠的催化剂。
·罗烈最适合演这种在正邪之间摇摆的角色,陈观泰也一样。“侠”这种白莲花,还得有劳狄龙、王羽、尔东升。

后面4个人互相拆台又想两两联合干掉对方比较好玩。剧情不错,就是武力值设置不太合理。前后不一致:
开局滕齐影1V2姐妹花能胜。而滕齐影打不过文三虎(两次落败)。开局武力值设置应该这样排名:文>滕>>蒙>花。
结局四人混战的时候,武力值又变成各自五五开,最后同归于尽。
武力值这方面,逻辑不严谨,有明显漏洞。前期应该设置四人武功各有所长,或差距很小,不搏命谁也杀不了谁。至于开局的胜负,可以设置为演戏,只有这样设置,才能铺垫出最后同归于尽的剧情。

楚原加盟邵氏第一作,武侠版“碧血金沙”,意想不到地精彩。武打风格有不同之处,空中翻跟头的运用很多,经常飞身到屋檐上、竹枝顶这样的高处对打。打几下聊几句,打斗是过程、辅助推动剧情,和张彻导演电影里剧情为打戏服务有所不同。
银庄大劫案一大段连环计策表现的很好,感觉很现代化,类似小丑组团抢银行的行动。抢得十万两金子后,团伙内部因为分赃火并,六个人都是各怀鬼胎,各种排列组合之下厮杀,只能至死方休。结尾的小反转也设置的很妙。
把经典的抢银行犯罪警匪片改编成邵氏最拿手的抢钱庄武侠动作片,不像之前看的那几部硬功夫的邵氏动作片,是花活较多的武术片,互相算计的戏码还挺过瘾的,就是蒙娘子临了突兀的真情太扰乱节奏了,没有完全的一黑到底,明明金子都到手了还要再给背叛了她(以及很多人)的文三虎改过的机会。人真的不能太贪,三男两女一人四万两黄金下辈子都花不完,现在连个铜板都没享受到,金子又回了钱庄老板手里,忙活忙活白忙活
楚原早期没有沉迷大棚景和布灵布灵的服装之前武侠片居然服化道那么朴实诶!!
算是素色,而且还挺好看!
果然还是外景舒服啊,以及熟悉的塔
剧情:这片子剧情有意思诶,全员恶人,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吧……结尾也有意思,明明是大boss却被官差当成是好人,确实是个好笑的笑话
“没有一对夫妇的感情值五万两金子,但是一个女人的爱情却比的过十万两金子”
“金子,真是可爱”
“两个人分总好过四个人分”
看的第一部楚原电影,一本正经的故事中却有意穿插许多微妙的喜剧表现,很有恩斯特 刘别谦的味道。就算是倪匡这样一根筋的剧本,在楚原手中也有妙笔生花之感,武。相较于张彻与倪匡的合作,楚原让我喜欢的地方也正在于此。多方残杀,只为黄金,爱情友情皆抛脑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情节多变,但是人物、台词都非常模式化,除了楚原的喜剧处理出彩,弱点很多。总体来说,还是倪匡剧本不行。
1.50多年前的电影已经具备反转的要素。从富贵公子变大盗到杀害抢劫同伙到,护卫金子的是背后主谋。几个反转处理不错,看出人心险恶。
2.电影的就是讽刺了“人为财死”的不良风气。在巨额的黄金面前,任何人都可以杀,人的道德底线被突破,几个盗匪的死状极惨,更是强烈的批判了这种现象。
3.打戏过多,显得画蛇添足。可能是为了迎合当时观众趣味吧。
楚原在邵氏拍摄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倪匡的剧本可算高明,剧情一波三折、峰回路转,人物忠奸难辨、反复无常,几位主角不断排列组合、互相厮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黄金面前,夫妻、兄弟、姐妹之情皆是浮云,“金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最后大家同归于尽,一切皆空,结尾还玩了把黑色幽默,本是匪徒的文三虎却被视为忠义之士,真相却是那么可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