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止不休 王晶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王晶
第4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发现奖(提名)
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王晶
《不止不休》下载观后评论:
曾经想从事媒体行业而后因各种原因放弃了的我对这部片子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庞杂,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下新闻行业的窘境,人的选择,还有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让人产生在看纪录片的错觉。演员的演绎显得很克制却无比现实,最后的爆发里无奈仍大于愤怒。没想到的是韩东选择了不要刊发自己的稿件,放弃了来之不及的机会,突然又出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悲壮感,在现实生活中又多少人会遵循自己的内心呢?又或者说,在现实中的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做一些徒劳无功的事,谁愿意放弃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的领域而转向无人认可的方向呢
有点失望,说几点原因:1)苗苗作为女主存在感太弱,感觉在全剧的作用就是在白客需要的时候出现下,全程不知道她在北京生活的状态是什么样,两人也没有矛盾,不太现实;2)第一个故事(煤矿事故)本来以为会很精彩,结果一笔带过就结束了,有点可惜;3) 结尾有点太过戏剧化,观众情绪没到点,就有点突兀;4)整个台词都太戏剧化了,没有说服力,失真,尤其是白客说服患者们配合调查那里,我都没听懂他的逻辑是啥,患者们竟然被他说服了?? 冲着张颂文老师去的,演员整体感觉演技也是在线的,就是剧情编排和台词设计有点掉线吧。
狂飙之前就期待这片很久了,这片其实我看完很久了,一直没敢标记,还挺喜欢白客,说一下不是为了男配好吧,不想陷入到莫名其妙的粉丝恩怨里。这片前半部分节奏不错,有点日系热血的感觉,后半部分煽情拉跨,有点重点不清,而且确实这片聚焦的社会问题有点过时了,所以不太能引起现在观众的共鸣,白客演技一般般,苗苗那个角色也是偏日系的完美女友可有可无,但等了这么久还是愿意给个4星支持一下新导演。另外纪实感很好,说晃的去看看有话好好说好吧
这种题材就不是我会选择看的片子,陪别人看的。就是通过追几个新闻事件来讲述一个文凭不高但是想要为改变现状做出努力的普通小记者的故事。其实是很感人的,揭露了很多现实问题,有关亲情友情的,乙肝那个结尾我也看哭了,是一部合格的电影。ps《狂飙》里觉得张颂文还好,因为感觉张译更不行,这里面觉得他的角色有一种割裂感。可能是吹他演技派的评论太多了,结果我不太喜欢他的演绎方式?无恶意哈,我自己get不到但也不会否认他演技好的。
关于记者的一部电影,揭示了不少新闻工作者幕后的曲折。通过穿插“纪录式”片段,同时结合“矿难”、“乙肝歧视”、“学历歧视”、“北漂”、“就业潮”等接地气的现实题材,新闻里新闻外都颇具现实意义。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很难,很容易把理想变成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新闻如果只是为了复述真相,恐怕“狗仔”和“八卦”这类的词是对这样无意义事情的最好的“批评”。而记录、并加以解决问题,才使记者们真正配得上“无冕英雄”。
比药神更打动我。男主是个完全理想主义的愣头青,在这个社会上肯定要吃很多亏,毕竟正直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怕吃亏,不怕试错。为了做成事,有把“自我”尊严放到烂泥中的平和与谦卑,完全不计较利益得失的执著,不错过所有可能的灵敏嗅觉,疯狗一样打不死的执行力。这种人一定能在经历大苦后笑到最后,即便没有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人生也会很自得其乐。所以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心灵鸡汤
很有意义的题材,我脑补了药神的震撼,可以有笔杆子报纸起飞的梦幻,但应该更有现实的震撼。虽然我很爱客客,确实是演的比较呆,被张颂文溜了。90年代的复古风已经被玩烂,意外在仿千禧年的影像里找到了过去的味道,那个时候,会有孩子说我的理想是当个记者,会有南方、三联那群针砭时弊的记者,而20年后,在人人张口可以当自媒体的狂欢中,新闻的权威感,信仰又都去了哪里
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国产片,难得看到这样一部小众非商业(?)片,虽然表达了很多主题(北漂,新闻真实,理想,乙肝歧视,矿难,...),但是仍然叙事清晰,比什么贪多嚼不烂的流浪地球好多了。结尾很担心男主突然白莲花开始迎合主旋律上价值正能量,还好没有上的很过分。唯一遗憾的就是排片太少了,3月24才上映 4月中就已经基本下架了,可惜了
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极其恼火!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
还可以吧,是一部良心剧,就是感觉导演错过了很多精彩的部分,调查矿难绝对是卖点,可是草草而过,也可能剪辑的问题,在这样功利性太强的社会里,有了这样的记者也可以说是清流了,最真实的还是他把体检报告给了朋友,是呀,这就是人们得道德绑架,都知道不对,可对方是你的朋友家人呢,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这世上的事有哪一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少数群体,我为你发声就是为自己发声。很喜欢这部电影讲述的东西,我一直认为一部电影拍什么比怎么拍更难也更难得,因此即便有部分台词和情节稍显突兀与刻意,我依然认为《不止不休》是一部真诚优秀的电影,值得且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影片选取了几位不同的主人公,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现实的牢笼总是不期而至。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主题沉重又尖锐,镜头也足够沉稳,能够让观众产生思考和感悟;也有人认为故事讲的不太行,基本靠演员演技撑着,情节走向很容易猜到。总之,《不止不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非常喜欢电影的英文片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尚未到来”。既呼应了中文片名,又点出了当今社会诸多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好”,需要根据所处时代不断更新修正。煤矿事件的处理蜻蜓点水,片子最后如果能对乙肝病人的报道造成的影响有更多后续呈现,会更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