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世贸中心 奥利佛·斯通
【译 名】《世贸中心》尼古拉斯凯奇票房过亿经典历史灾难大片 中英字幕1024 576高清版
【片 名】
【年 代】
【译 名】《世贸中心》尼古拉斯凯奇票房过亿经典历史灾难大片DVD中英字幕1024x576高清版
【片 名】World Trade Center
【年 代】2006
【国 家】美国
【类 别】灾难/剧情/历史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英字幕
【IMDB评分】6.7/10 (8,305 votes)
【文件格式】Bluray-RMVB
【视频尺寸】1024 x 576
【文件大小】1CD 1.05G
【片 长】2:09:10
【导 演】奥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主 演】玛丽娅·贝罗 Maria Bello .... Donna McLoughlin
Jon Bernthal .... Christopher Amoroso
罗伯特·布兰奇 Robert Blanche ....
Lucia Brawley .... Karen
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 Sgt. John McLoughlin
尼克·丹米奇 Nick Damici .... Kazmatis
Morgan Flynn .... Caitlin McLoughlin
Alexa Gerasimovich .... Erin McLoughlin
马吉·盖伦哈尔 Maggie Gyllenhaal .... Allison Jimeno
Brad Henke .... Jerry
威廉姆·麦普瑟 William Mapother .... Thomas
Aimee Mullins .... The Reporter
Connor Paolo .... Steven McLoughlin
Michael Pena .... Officer William J. Jimeno
Richie Rayfield .... Paramedic
【剧情介绍】:
不去回忆并不等于忘记,好莱坞的电影人终于“旧事重提”,开始关注那个曾经为美国人造成永久性伤痛的恐怖回忆。《世贸中心》就是以“9·11”事件为 背景的灾难片,故事开始于9月11日万里无云的清晨,消防总署突然警铃大作,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而倒塌,时间就是生命,消防警员约翰·迈克洛林和同事们 迅速整装奔赴现场……
这是怎样一幅凄惨的画面啊?高耸入云的大厦冒着浓烟,受伤的人躺在地下痛苦的呻吟,有那么一刻,约翰以为来到了地狱。为了营救来不及从世贸逃脱的人, 约翰不顾摇摇欲坠的残楼,带着队友率先冲进了大楼中,然而他还来不及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就听“轰”地一声,眼前一片漆黑,大厦二次倒塌,约翰和前来救援 的所有警员全部被压在了里面。当约翰在碎石中醒过来时,发现昔日并肩作战的同伴,如今都变成了一具具没有生命的尸体,他和另一位名叫威尔·吉米诺的警员成 了惟一的幸存者。在未来的24小时里,他们凭着异常强大的毅力和勇气,寻求着生的希望,直到赶来的救援小组将他们从“活埋”的大楼里救了出来。
【幕后制作:】
这是一个有关勇气与生存的真实故事。作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他们在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经历的一切痛苦,汇聚成了这个名副其实的“国难日”。 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美国人会如此抵触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来重提“9·11”事件,因为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当你看着它发生的时候是一回事,亲身经历后, 又变成另一回事了……就好像一旦提起,历史就会重演一样。“9·11”恐怖袭击之后已经过了整整五年的时间,但美国民众仍然会对那恶梦般的一天悲痛欲绝, 他们在那场灾难中失去亲人、朋友或同事,已经千疮百孔的心根本经不起一点点折腾。然而奇怪的是,这之前另一部有关“9·11”的影片《93号航班》不但没 有引起观众的反弹,还使他们找到了重新凝聚力量的方法——第一次“触雷”却获得了成功,相信一直被视为禁区的“9·11”题材势必会成为好莱坞的大热门。
《世贸中心》与《93号航班》一样,同样改编自当时发生的真实事件,但发生在“93号航班”里的真实情况,毕竟只是“耳闻”,与亲眼目睹又差了一个级 别。所以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奥利弗·斯通,却独独对这部影片所涉及的内容小心再小心,惟恐引起哪怕是一丁点民众的恐慌情绪,影片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中 的约翰·迈克洛林和威尔·吉米诺口述当时的情况,基本还原了事件发生时的所有细节,另外还有当他们被压在废墟下,家人等待中的焦虑与痛苦——这一部分则来 源于他们妻子堂娜·迈克洛林和艾莉森·吉米诺的真实经历。
玛吉·吉伦哈尔在影片中饰演的就是威尔·吉米诺的妻子艾莉森,可以说,正是她一手促成了这个角色最终会在大银幕上得到体现。虽然威尔·吉米诺已经可以 敞开心扉,开始回忆那次惨痛经历的点点滴滴,可是他的妻子显然仍然没有恢复过来,对任何涉及“9·11”的话题都非常抵触。玛吉·吉伦哈尔本着应该对受害 者和家属负责的诚恳态度,亲自来到吉米诺的家中,见到了艾莉森本人。几次谈话之后,终让艾莉森解开了心魔:“我从没想过大明星玛吉·吉伦哈尔会来拜访我, 在谈话中,她一直表示对我丈夫所经历的事情感到非常遗憾。我们进行了一场女人与女人之间的谈话,我相信她肯定能演好这个角色,而不是单纯地做秀,我觉得她 总能说到我的心坎里去。”确实,当丈夫被压在废墟中生死未卜时,那种心被揪起来的痛苦,不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得到的。而玛吉·吉伦哈尔也在拍摄之前明确了 自己的态度:“我所要做的就是说出真相,不加任何仁义道德的修饰,如果他们不喜欢,我就退出影片。”显然,吉伦哈尔并没有退出影片,所以我们将从她身上找 到一个最为真实的“艾莉森”。
其发行商派拉蒙虽然瞅准了这是一个发财的道道,可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稍不留意就会引火上身。所以,派拉蒙特别为影片制作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预告片, 几乎都是“真人版” 约翰·迈克洛林和威尔·吉米诺的访谈,其间插入的是主演尼古拉斯·凯奇的几个特写……即使如此,预告片随着《达·芬奇密码》首映,派拉蒙还是“好心”地告 诫影院的老板,让他们在告示牌中注明《世贸中心》预告片的消息,这样仍然没有从“9·11”中恢复的人,可以选择不看它。
从去年秋天影片开拍以来,自始至终,派拉蒙公司都与在“9·11”的幸存者及其家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停地与他们分享最新的拍摄信息。影片的首款预 告片,就是先通过了他们的“审查”。这算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先为这些人打好“预防针”,以防影片会直接勾起他们对那些恐怖袭击难以磨灭的回忆。
【与政治无关】
为何《93号航班》就能顺利“过关”,而本片却要步步为营?实在是奥利弗·斯通所染指的题材从“越战”到《刺杀肯尼迪》,无一不与政治和暴力有关,所 以人们打死了都不信,这一回他会老老实实地讲一个人性的故事,而丝毫不“越界”政治。然而,当影片本身就是一个敏感题材时,即使是奥利弗·斯通,也只有规 规矩矩地份儿了:“这个故事只是单纯地讲述了几名遭受飞天横祸的美国人寻求生存的感人故事,人们毕竟不能单纯地为了忘记而忘记。我不会借此去抨击美国政 治,虽然我以前拍过许多借时事反思政权的影片,但这一次,我只想给至今仍然会被恶梦惊醒的人一个‘生的希望’。如果说2001年9月11日是一个黑暗的日 子,那么这个故事,至少会带来一点点温馨的安慰……另外,我也不会将精力耗费在追究谁应该对这次恐怖袭击负责上,更不会质疑恐怖分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 么,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两名去解救别人的警察,不幸被压在了废墟之中,他们经历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成了那次坍塌事件的惟一幸存者。”看来,这 应该是一部一丝不苟的纪录片,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世贸中心》下载观后评论: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可能会理性一点。首先,伤口还没有愈合,就去揭伤疤,很痛,又影响愈合进程;其次,揭了伤疤再包扎,再安慰,估计美国人都不会在那个时候经常看这电影。第三,对警察进行救援,当然是很人道的,而且是很煽情的,但客观的来讲,对于楼里就死来几千人的美国来说,全力救援民众来还不及,还有时间煽情吗?也许这是真实的,但不值得拍成电影来悼念911。这样的历史事件,最好还是规规矩矩的用纪录片来记录。在若干年后,可能有人用911来做故事背景,来探讨心灵震撼,人道主义,世界格局等等,但那时候的影像还是应该保留整理,经常看看的。

基于911事件改编,在我心中奥利弗斯通仍是美国政治电影的领军人物,他将宗教信仰(eg.家庭祈祷,海军陆战队员收到上帝的指示,约翰和队友面对耶稣基督的NDR濒死体验),美国原子家庭精神(eg.邻友之间的互相支撑),个人的牺牲(eg.营救场景,一种不存在偏理想主义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政府媒体的昏庸无能(eg.CNN等众多媒体一遍又一遍报道世贸大楼倒塌的镜头却对人员营救毫无作为)等众多复杂元素融合并以一种赞扬美国精神的形式呈现出来(eg.斯通在影片最后的柔情&煽情有别于他在越战三部曲中的悲观,不曾多见)。

的确好好地表现了人性,我也好好地感动于此。剧情 cliché, though.警察被救出来了,其他人呢(我不是说不该救出来,而是失声的人的痛苦有谁会去表现,对此我并不抱希望……)以及我在想,灾难报道带给关系者(影片中的家人)的创伤,是知情和创伤的两难。我揪心还有其他受害者——ptsd似乎是在911之后才广为人知——他们的心理关怀怎么办?(psychiatry是在美国发展,不代表环境就可观,人总倾向于不去认真对待心灵这种东西……而且药物能不能算是关怀尚且两说)

每个亲历者的口述都是你流着泪咬着牙也承受不住的。废墟之上,是流干眼泪也要等你回家的人;废物之下,是粉身碎骨也不舍得合眼的魂。但即便家园失守、满目疮痍、人心惶惶,废墟上下的人们却都不曾吝啬施予,哪怕一个拥抱也要是最用力的。你以为一切都完了,可硝烟中总有闪动的光……那是赶也赶不走的援手。尘烟之中、焦土之上,以命相抵,会有多伤,没人想也顾不上,有把力气的就想多刨出些生命来,无论他来自何方。要问末日来临时这世上哪儿还有光亮,我想就是这些闪亮的眼泪和人心吧。

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灾难纪实电影,改编自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约翰是一个21年警龄的老警官,在得到世贸中心被袭击的消息后,带领自己的警员进入大楼救人,却被倒塌的大楼困在了废墟之中。电影中很多镜头取自真实视频,悲惨的景象触目惊心,两位警官家人担心的心情强烈的传达给了观众,甚至让我想起08年汶川地震时的光景。非常震撼人心的优秀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许多政见不同的国家,对待恐怖分子都是采取同样的零容忍态度。

说起来惭愧,一直听过Oliver Stone的鼎鼎大名,而真正有机会看他的电影,这是第一次。当然不是烂片,但由于抱错了希望,以为是Cage英雄主义的大片,结果开场20分钟就被埋了,憋屈得不得了。电影在废墟和警察家不断闪回,主人公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用两家人的小视角来展示911这样的大事记,是稍微扁平了一点,可是好在有足够的时间去刻画废墟一次次的崩塌和求生心理的一次次重建。PS,不要贪睡啊。

#一直说要看一直没有看系列#拖到今天才看大凯奇的这部911电影,无论天灾人祸,人类之间的互助总是动人的,可惜片子涉及的视角多且分散,冲淡了埋在废墟下两个人戏份的冲击力。但再怎么温吞,依然有让人落泪的时刻,再结合囧叔这些年一直提到的美国政府对当时第一反应人员因此获病后得不到合理安置的问题,真是无尽唏嘘。如今回看这样清瘦的大凯奇还真有点不太习惯了~
电影本身我觉得已经不用我说什么了,这样一场现代文明下的人类惨剧——战争本来就是很疯狂的行为,恐怖袭击就更不要提了,虽然从结果上说,被车撞死和在大楼里被飞机撞死一样是死,但对人类文明来说,代价太大了,这个代价当然不单单是指钱——随便拍拍估计都是可以赚到不少感想的,何况这个导演和这个主演也可以让人足以信任到他们不是在随便拍拍。
事件本身太适合拍电影。911去世贸中心帮助疏散的警察在塔倒后被埋地下,数小时后被孤身到groundzero救援的两个海陆发现并救出。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可以拍成美国主旋律大片但这部却很一般。虽然想把人物塑造得立体,但我只看到过度的努力和最终还是很平的效果。从被埋的视角感受双子塔倒塌那段拍得不错
这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经典好莱坞风格的电影。主人公埋在楼下表现出的失望、希望以及对爱和生命的向往,令人感动。此外,影片的画面选取也非常到位,将纽约的色彩有机得融入在影片中,令事故前后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我看了应当有几百部在纽约取景的电影了,这是为数不多令我对其取景表示赞赏的片子。
对于9·11题材的作品,影人们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绝非是过度消费的题材。本剧主演之一的凯奇如今已经沦为烂片专业户,但在这部片子里对于角色的拿捏还是有点水准的,虽然戏份已经不再是以他为主,但对于绝境逢生的时刻,相互勉励和扶持,对于救援的那份执着和投入,没有丝毫的刻意煽情。
为什么要描写这个时候,,拍灾难时拍成惊险刺激的好莱坞灾难片,后面温情一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拍灾难后的有关人物,请几个影帝影飙一飙演技表现走出灾难阴影的人们,稳拿奥斯卡的剧情片。不都行吗?拍这样只会没有特效看又没有人物描写看。反正我不喜欢。
战争、复仇,这样无休止的旋律究竟要持续多久呢?最无辜的平民为政党私欲付出生命,代价是沉痛的,和平的口号不能只是喊喊而已!那个贴满寻人启事的画面、那个满是伤员的大厅被瞬间掩埋的场景、willy把John从沉睡中唤醒…那一幕幕都惹人泪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