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解放3:主攻方向 尤里·奥泽洛夫
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0—1972年,拍摄了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
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0—1972年,拍摄了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影片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到强渡涅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分为五集,片长将近8个小时。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为强调“纪实性”、“史诗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镜头。影片还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还蕴涵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从苏、德两军统帅到普通士兵,从苏军反攻到德军覆没,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放3:主攻方向》下载观后评论:
在现在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曾经有一个占据了半个欧洲,势力范围遍及半个地球的国家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呈现另一种风格发出另一种声音。影片不仅拍了苏联历史,还几乎拍了东欧列国史,此番气派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是真正在展示大国势力。虽然依旧有着诸多技术上的限制,但是本片还是展现了富裕的社会主义不计成本是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效果。而这种产出方式也很有苏联体制的特色,有着浓浓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失调的感觉。如果你热爱钢铁,热爱苏联的武器装备,你会很爱这部电影。但是如果你爱的是肉体,那这部片里的表演就好像苏联的农副产品一样,不能说不好,但是挺配不上那些钢铁的。

第三集有一集半的内容,红军从第聂伯河-白俄罗斯一直打到波兰,后半集就不再介绍光荣的苏联红军了,转向德国视角,用了接近40分钟拍了施道芬贝格的暗杀与政变。两点感慨:刺客必须要有决死之觉悟,队友得选果断之同伴。三星是因为把希魔刻画得太过单线条了,一点都不尊重自己的敌人。

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苏联将星云集,真是天佑苏俄!刺杀希特勒如果能够成功,二战史可能会被改写,但是历史没有假设,自古至今成大事者总是被机缘巧合和运气眷顾。老流氓丘吉尔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眼光的确毒辣!

虽然是鹅的宣传片,但也带来了新的思路。如果二战从巴尔干地区,比如克罗地亚或者波黑登陆,是不是也会或多或少改变战后的格局。至少布拉格之春或者赛裤子不会出现?

影片中夹带着一些真实的影像桥段不过观影时并不会觉得突兀反而会加强电影的真实感并且整部电影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影像部分里战俘游街的那部分。

夏季战役…、“巴格拉季昂”行动 白俄罗斯、“瓦尔基里”瓦图京真像啊;乌克兰123方面军 朱可夫、科涅夫、马林诺夫斯基、

宫廷政变拍的有点春十七的味道;结尾“俄国人拯救欧洲”的论调,布尔什维克解放人类理想的背后,是浓重的弥赛亚正教情结。
我们乡下有句谚语:最后参与打架的一定是事后吹的最狠的。距离这部电影51年,柏林都快成美国解放的了……
奧泽诺夫的必看作品之一,虽然有较重的时代烙印,仍然值得反复观看,且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獲。
【1971 战争 苏联】[视]有非英语翻译音轨。战场炮火有回声,独眼单臂阿汤哥<行动目标希特勒>
巴格拉季昂行动,两个飞行员的死让人震惊且难过,PS:他们共同迷恋的金发女秘书着实漂亮啊。
“德国人在官方通报中是怎么说白俄罗斯的战况?”“他们说德国有序地撤出了白俄罗斯。”
巴格拉季昂行动里坦克过沼泽的桥段很震撼,又重温了一遍瓦尔基里行动,这一集也很精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