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从小就有听力障碍,家人为了让她强身健体,送她去拳馆练拳。在训练中,惠子对拳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技艺也愈发精湛,长大后,她在酒店从事清洁工作之余,也偶尔参加拳击比赛。不幸的是,疫情让她所在的拳馆面临经营的危机,作为惠子导师的拳馆馆长也出现了健康问题。在一系列危机中,惠子开始对梦想产生动摇……
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三宅唱
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单元最受欢迎影片三宅唱
《惠子,凝视》下载观后评论: 胶片的色感,大量的固定镜头,一部生活化的影片,让人就这样陷了进去。惠子是听不见的,相反影片就在声音上细节满满,处理得非常好。与其他关于拳击片不同的是这并非一个暴力血腥的故事,惠子的苦难我们所知甚少,影片一头一尾两场比赛也点到为止。我们可能到的更多是她的生活,日复一日地十公里,训练,工作,回家,手语的交流,街上和拳馆的场景…她所热爱的并坚持的东西,途中遭遇馆长的病,拳馆的关闭,无言的她只让人心疼,眼睛里透出来的是无可言说的情感。剧里的人真是温柔啊,真的很好。原来有这么多一边工作一边打拳的人,她们还都是女性。听不见从来都不会成为她的阻碍。那一段段日记让我掉下眼泪,这就是日复一日的生活,坚持下来就好了。hold on to your life …希望我们越来越好。
一万颗星。看这部的契机是某天早上醒来有种出奇的、让人感动的安静,那是我这个月最美好丰富的时刻。结果看到一半哭到要中断平复心情之后再回来继续哭。惠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规范的、是边缘的,高中的不良少女,拒绝会长转会的好意,撞到人之后不捡钱包,她可以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被反复规训之后“应该”作出的反应视而不见。正是如此,她比拉扎罗那样刻板符号化的人物更像一个圣人。你很难见到这样一部拳击电影,最后拳击台上的胜败都不重要。惠子只是单纯地作为人,在不断练习生活。三宅唱总是能挖掘出人物作为一个单纯的人最美好的闪光,即便他或她是如此的不完美,如此的边缘,如此的与我们的价值观念相悖。(与其说是圣人,不如说是人本身的神圣所在。
喜欢热爱拳击的惠子、喜欢日复一日拳击的惠子、喜欢坚持写日记的惠子。前半部分平静到无聊,后来静下心来想想,习惯了喧嚣嘈杂环境的我,即使是觉得自己平常生活中已经会去细致观察的我,对于完全无声的环境,还是过于浮躁、少了耐心。后半部分拳击馆要闭馆的时候突然开始流泪,馆长对惠子说:“没有战斗的意志,拳击是无法完成的。”“惠子,对不起”;新的女馆长和弟弟的女朋友会试着学习日语;馆长夫人念着惠子的日记,每天坚持练习的惠子,大家期待的比赛惠子输了,比赛后和建筑工人的对手见面,这些普通的场景后劲都很大。这就是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努力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热爱和坚持的生活。喜欢配乐。
好喜欢。画面凝静,声音融入活动的背景,最后的报幕跟随风景徐徐推移,美极了。主要推动元素是行动而非话语,或可把画面视作身体的交流。正如惠子的日记,写下的是已完成的动作而不是空言承诺。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存在,也就不需多言,总要由自己来面对。隐忍不代表坚强,感官的其他方面得以放大,或许益于专注,也意味着更加容易受伤。职业拳击手作为清洁工的生活暗面也是无声的,不为人知。赛场对手在工地/旷野上的重逢,也是两种生活的公然相撞,暗面此时成为前台。不能休息,会感到自己在偷懒。害怕疼痛,可是不允许后退。不是反叛,只是享受出拳的感觉。要记得呼吸。
待重看。很难说好在哪里,也许是剪辑?三宅这次抛弃了作为他惯用语的手持镜头,如同对这次题材的选择;他用胶片把新世界的外壳剥除,缭乱的景观褪色成家庭影像,褪色成灾厄的隐喻和世界的停滞。但是主角成为老人,成为身体障碍者,更多的肤色和更丰富的沟通的网络。剪辑和画面的节制则让这些“图像”与故事的核心叙事一起被放大:跳舞的声音,音乐的声音,拳馆的脚步声和城市各处的噪声,随着所有的合时宜的人事物依次退出,这些失意者们制造的声响抵达彼此的肩踵——如同世界将声响由肉体传到惠子的“空”中——声响越来越大,无意义的噪声被具象为具体的无意义的城市,最终到达活力本身。
注视到惠子的身影,是因为她的比赛在拳击台之前就已经发生(高潮的重心不是惠子的比赛,而是注视正在比赛的惠子的“眼睛们”)。惠子在这片散落于远景镜头的城市的人群中,并非她成为了镜头的焦点,而是与城市的比赛中,不正对镜头的她眼中总有着坚定的前方,一如拳击台上的孤独个体。五十年前,寺山修司写下拳击台的彷徨之言:“明日必定有什么东西存在,但明日在何方?”当下,惠子的感官没有了耳朵,我们的容颜没有了嘴巴,但幸好我们都拥有眼睛,那个连接彼此通往明日、开启二十年代之现代关系可能性的共同器官。
8.6 去热血化与颓丧化,三宅唱将镜头拉至平静,聋哑的惠子更给全片带来沉默,而趋近零交流的影像被日记旁白与吉他歌声打破,惠子一贯“木讷”的角色错觉被注入鲜活的生命色彩,好像攥紧的心得到了舒缓,轻轻哼唱,嘴角止不住上扬,感动的心情达到高潮;拳击台上的胜负没有意义,大家同是苦苦挣扎的一部分,人生是如价值规律一般起起伏伏,动态平衡的,三宅唱这部将我彻底拖出刻板的观众印象,以更独立更第三者的视觉去审视社会人群的生活,心态更为坦然。
忽然想起来,当年邹市明的日本对手也是一边在便利店打工一边去拳馆练拳,作为听力障碍患者的惠子普通平凡的人生只有在擂台之上全力以赴与对手周旋的那一刻才能得到真正的绽放,虽然最后输掉了比赛,拳馆也被迫关闭了,教练与学员从此散落四方,但,如果是真心热爱这项运动,之前和以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所经历的一切,依然是充实而有意义的……ps:惠子每天练拳的那个河岸,看上去好像八通线/一号线沿线通惠河一带傍晚的景物啊
相較視障題材,聽障題材在視聽上能夠嘗試的技法和手段沒那麼多,減少聲音的干擾,聚焦於影像敘事,似乎已經是極致了。幾乎由始至終,從電影本身到各個角色,都在將情緒藏起來,內裡其實洶湧翻騰,偶爾開一條窗縫漏出一些,我的眼淚反而無處可藏了。一度在想,是不是應該把惠子遇見拳擊之前的故事拍出來,後來想明白了,無非是人生低谷的某一種而已,那樣拍還落入了勵志片的俗套,惠子如此,惠子的對手如此。
岸井雪乃和惠子都让我想起一个好朋友,在凝视的过程中,光和声音传递时,这样的联想逐渐变得清晰。三宅唱说他想用摄像机捕捉那些难以命名的关系(比如《你的鸟儿会唱歌》的主角三人)里难以言状的特别瞬间,“还无法命名、没有名字的快乐时刻”。曾经和他人开心地达成这样的共识:生活里会有那样奇妙的时刻,感觉自己成为了电影的主角。迎接生活的暧昧时刻,打开所有感官,在重复中坚定地捕捉节奏
是惠子,也是疫情下的我们,听不见拳击也可以组成一段音符,看不懂面具下的话喋喋不休,却又像惊弓之鸟一样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对世界怀着若即若离的矛盾。不过,动人的绝不止对后疫情时代大众心理的细致描摹,不止静与动、休憩与火车、个体与群体的无声冲撞,更是车水马龙间的平凡个体在重复中发掘的生活美,它便是影片中的拳击,稀少,却轻易挑起了战斗的激情。
能为了自己喜爱的事情拼搏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这一路上如果有良师益友相伴就更加美好了 永远喜欢这样拼搏的故事 更喜欢最后没能胜利带来的真实感和遗憾 这才是生活啊。在无声的世界里 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换来的胜利 如果休息就觉得自己偷懒了 所以不能停下来。最喜欢的镜头是和会长一起在镜子前挥拳 真好。不要停下来 不要认输。負けないで。
前面说实话挺平淡的,情节也不甚老套,但最后那场两个女拳手的相遇戏实在太让人动容。做着最普通平凡的体力劳动,却有勇气在业余时间选择一个对女性不算友好的运动且将它做到了职业水准。第二天带着伤继续平淡的工作,像是惠子的同事和她说的“刚打完比赛就能来上班,换我绝对做不到,你可真是了不起”。平凡又坚韧的女性真是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