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战争 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译 名 战争
◎片 名
◎年 代 2015
◎国 家 丹麦
◎类 别 战争/惊悚
◎语 言 丹麦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上映日
◎译 名 战争
◎片 名 Krigen
◎年 代 2015
◎国 家 丹麦
◎类 别 战争/惊悚
◎语 言 丹麦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上映日期 2015-12-01(丹麦)
◎IMDb评分 7.2/10 from 1,242 users
◎豆瓣评分 7.3/10 from 78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ACC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CD 1.06GiB
◎片 长 115分钟
◎导 演 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Tobias Lindholm
◎主 演 乔汗·菲利普·阿斯巴克 Johan Philip Asbæk
图娃·诺沃妮 Tuva Novotny
◎简 介
连长Claus M. Pedersen率领着他的士兵驻扎在阿富汗的一个省。远在丹麦,Claus的妻子Maria的生活也遇到了很多的烦恼。丈夫在很远的地方参加战争,让她提心吊胆,而且孩子们也哭闹着想见到自己的父亲。在一次看似寻常的任务执行当中,士兵被困在了火力凶猛的包围圈之内。为了拯救他的士兵,Claus做出了一个会给他自己以及他的家庭造成难以想象后果的决定。
◎获奖情况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6)
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截图
《战争》下载观后评论: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无耻的电影。关于中东战争的影片,欧美的,大部分是美国的,可以说无一例外都是两条线:家庭和战场。描述士兵战后的精神问题。可是,中东人失去的是生命!!!不管你们有什么理由,你们这就是侵略战争。你们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罪行,代之却去塑造自己的英雄,这难道不无耻吗?中国人不会因为犯了军法的日军被军官责罚而去感谢那个日本军官,发起进攻命令的也是那个日本军官。而本片就是在说我们丹麦人就是这样军法严明,我甚至觉得根本就是在炫耀这点。所以,这难道不无耻吗?全片还装的自己受尽折磨!!!美国还给个奥斯卡提名,太tm无耻了!当婊子立牌坊。
前40分钟 后面快进#感觉前作《怒海劫运》好看些,两片共同沿用了三个男演员,想看导演处女作《R》但是资源不好找——片名太简单,bt网站无法精确搜索。。。马上要看导演Tobias导了两集(David Fincher导了四集)的美剧《Mindhunter》。可能是我对战争片不太感冒吧,而且这个片的情节有点套路化。最喜欢的还是1972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因为它对战斗、角色个性的刻画都很细致,当然还有那十分戏剧性的设置。 (补:导演Tobias还与Vintenberg共同编剧了《狩猎》哦)
刚开始感觉是一部阿富汗战争片,但实际上是一部讽刺白左的片子。简单说吧,白左们要求士兵在战场上,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平民。这听着很正常,很合理。但问题是在战场上情况复杂,士兵们面临的情况很多时候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判断,他们得决策是否会伤害平民。并且很多时候情况紧急,如果不做决策,可能会导致队友全部死亡。白左们坐在安全的地方,审判着在战场上用自己生命去执行任务的人,要求他们是神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出错误的决定。白左其实还有一个我们比较传统的形容:当婊子立牌坊。
新世纪战争片都有着强烈的纪实性和人文探讨性的论题形式。参与战争的人想的只有活下去,尽管被动的阿富汗平民也是如此。短短几个镜头如战地新闻般直刺心灵感官。最应该背负创伤的是那些发起战争的人,而不是参与者,所谓的意义不过是强赋于社会个人的责任。北欧的焦灼凛冽气质当然是与隔岸的主旋律不同,比同为聚焦道德审判的《天空之眼》假大空不知道要好到哪去。在他们眼里,"人"大于一切,大于伦理道德本身。在这里,没有正确与否,只有简单的"对与错"。
一位丹麦??连长为救下属下令直升机轰炸compound 6,结果误杀阿富汗平民,面临被检察院起诉入狱。我只能说惨痛的代价应该怪罪于战争的残酷。2019年法治指数丹麦??全球第一,美国??20,中国??82,最后一名巴铁??。电影56:43,被救的士兵颈部中弹在医院用手写卡片PPT感谢连长,有泪点。为什么法治民主这么高的国家还要去阿富汗驻军呢(?)
28MAR20 战争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 军人为国家出战 无辜的受害者是受战争之苦的平民 (丹麦的片子 怎么可能没乐高出现) 军事法庭我觉得是挑刺 是 丹麦很文明 但这高度文明怎能针对为国捐躯的战士呢?说人道人权的 检方之道塔利班的作为吗? 再说 丹麦你去别人国家驻军管别人家的事干嘛? 为什么要战争?
前半段的家庭线和军事线再到最后双线合并的军事法庭戏都有亮点可取,家庭线注重细节小朋友的表演也特别好;军事线处理声音效果高级又有新意;到最后的法庭戏突出演员的亮点和人物的内心情绪(女公诉人的辩护以及Claus没发多言却刻画出他在回来之后的挣扎),少掉了很多战争片cliche的桥段,还不错。
片子其实还行,导演要讨论的主题也有意思,观点也是在结尾才给出来,搞得我一直在猜,胃口吊足了;最后一个镜头飞机飞过的声音升华了;摄影上太过于平,阿富汗和丹麦部分感觉不到差异,如果两个环境的影像有一些差异的话,对环境的渲染和人物心理外化会有帮助,其实这种片儿摄影可设计和发挥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影片讲述人在两难困境中的道德选择。在一次巡逻任务中,队伍遭遇塔利班袭击被围困,下属拉斯颈部中弹情况危急,克劳斯做出没有依据的决定,拉斯得救可是11平民在轰炸中丧生。被控杀害平民的克劳斯为了家庭,撒谎说明确知道敌人位置,最终被判无罪。但是,他如何排解良心的谴责?谁又该为无辜死者负责?
剧情的发展走向蛮让人意外的,前半段是战争片,后半段直接变法庭片,前半段白描了战争中的人性,后半段拷问了关于战争的道德、责任和法律,编导的站队很明显,所有的细节和叙事都在引导观众在情感上偏向男主角一方,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是如此,所以拍这样的片子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星半,秉承《狩猎》的思想性,甚至比前者更虐心,开拓了更高远的视野,一个难以两全的艰难抉择,当法律、道德、正义、价值观交织如乱麻,天平的每一端都是千钧重负,断然远不是一句善恶可以判断,可惜全片力度稍欠,如果法官的判决理由能像汉娜阿伦特最后的演讲一般震撼人心,影片的分量会更重
大概写一下:首先肯定是法律的健全,第二诚实跟家庭之间的选择,再一个普通人进入到法律程序都会不知所措,而且这个案子拖了很长时间,都会对检方律师看不惯,但看完也会理解她,这也是他职责所在。回到主题战争怎么样都应该避免的,没有赢家,他们受不了兄弟们一个个受伤,对方也想要和平。
从21岁大兵炸死开始到做伪证无罪释放为止,电影里的故事讲完,只是克劳斯日后要怎么面对自己呢?一个选择扣着另外一个选择,原委可以理解,但一步错步步错。可话说回来,谁又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审判别人?战争是魔鬼,在它面前我们都是待价而沽的可怜灵魂而已。2017.1.28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