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过去 如今和之后 卡米拉·安迪妮
1960年代的印度尼西亚充满剧烈的政治变革和动荡。娜娜,一个温柔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冲突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她的丈夫被绑架并带入森林。几年后,她成为一个富人的第二
1960年代的印度尼西亚充满剧烈的政治变革和动荡。娜娜,一个温柔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冲突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她的丈夫被绑架并带入森林。几年后,她成为一个富人的第二任妻子,过着舒适的生活,并有一个女仆帮助她适应新环境。但娜娜的过去不断在她的梦中重现……
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卡米拉·安迪妮
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配角奖劳拉·巴苏基
《过去,如今和之后》下载观后评论:
想起了The Yellow Wallpaper。物质条件再丰厚,时刻需要去扮演好女人、好妻子、好母亲角色的生活也是压抑的。如果所谓生活得很好的女人就没有资格“无病呻吟”,那进步就是不可能的了。Ino是一个相对自由的nana,是表面平静的生活裂开的一条缝隙。她也不是“完美女性”,但她已然懂得向往自由。真正能够把nana从女性愧疚感中解放出来的人不是前夫,是她自己。影片最后含糊的半小时有些匪夷所思,前面铺垫了那么多不是为了自由恋爱的吧...

太难看了。空有王家卫视听技巧的一点皮毛,廉价的噩梦桥段和直截了当的政治话题插入真的超级减分,更别提乏味的主线剧情和不知所云的前尘往事。女主角这个但凡演好了就是拿柏林主角奖的水平,但无奈她是如此木讷,如此不会演戏。女配稍微看着活泼一些,会做表情一些,但也不至于塞个配角奖吧?柏林电影节今年的颁奖真的是灾难级别的。

意图全嵌在伊诺的台词里面了。这更像是一种目光在女性身上,但仍然落脚在主流视角的修正主义年代戏,这位生活富足的巽他女性困在过去不幸和原罪话语里,呈现一种挣脱的欲望和隐忍的坚韧,然后再用旧爱消弭苦难,皆大欢喜。就像开头字幕讲电影是献给巽他祖辈的。

暗部细节消失的色彩、左上角一整个穿帮的boom让我有一点丧失观影体验……映后谈采访里大概体会到导演想要讲述的“男权(政治)世界之下女人的命运和女人间的互帮互助”,但这个主旨被破碎的片段分裂地片面地体现出来。当然啦这也是我也还在面对的问题……

#BIFF 第八部 终于看到一部烂片 讲trauma也没讲出个屁 讲lust也没讲出个屁 太多音乐和慢镜头 多到头疼 慢镜头也不好看 感觉像家居用品广告 女主和前夫在巷子里的是在廉价模仿墨镜王吗 不好意思相比之下墨镜王比你牛逼多了

可能比较空的部分都睡过去了,还蛮喜欢醒来看到的部分…纵身跃入水中,放下的头发,缠绕的梦境,女性之间的耳语。虽然是有些配角棒读破坏氛围感。一直在想除了音乐中那没有落点的拨弦到底哪里wkw了,直到后面有一段好家伙真照板复刻

7/10 #viff 想说的都在台版预告片中,所有情绪都在微表情里,女主演技太好了!但为何这部影片拿最佳配角奖。。。。我无语了。这太搞笑了吧,其他电影配角我真不信没有她好。。。。说实话,看完后脑子都是配乐哈哈哈哈??
配乐精彩,看出来印尼蕾丝做得好了。像极了《花样年华》,剧情一头雾水意识流,也像极了王家卫用女性意识包装着的精神觉醒小故事,但原本的日子那么好到底无病呻吟些什么
过去的噩梦,如今的生活,之后的分别。在这片季风吹拂的土地上,暴力与奢华并存,闲适与压抑同在,每个人物身上都带着被过去撕扯的神秘基因,由收音机和对话中流露出来。
印尼的花樣年華,視聽語言非常美,音樂的存在感太強了,前半段設置了太多懸念,調起太高,以至於後面劇情沒有撐起來,或許簡單的故事簡單講就好了,沒有必要故弄玄虛。
所有东西都浅尝辄止,无论是王家卫style还是politics还是女性觉醒。但是影像质感是有的。Insight pass第30部。
音乐太满了,其内容叙述完全不能支撑外在的形式表达,故而异常的做作,和上部作品一样,氛围都要溢出来了,可仍旧是辞藻华丽,内容空泛。
印尼民樂意外地挺迷人,夢境醒來其實不需要反复做得那麼刻意…… 後20分鐘不知是太乏味還是我下班精力撐不夠第二場電影 總之困翻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