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范达娜湿婆 / 保罗·麦卡特尼 / 萨菲亚明尼 / 理查德·沃尔夫 / 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 / 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 鲍勃·霍斯金斯 导演:Andrew Morgan 语言:英语 地区: 英国 编剧:Andrew Morgan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上映时间:2015-06-25 别名:時尚代價 用户标签:纪录片,时尚,环境,服装,英国,Documentary,2015,美国 片长:92分钟 imdb编号:tt3162938
This is a story about clothing. It's about the clothes we wear, the people who make them, and the impact the industry is having on our world. The price of clothing has been decreasing for decades, while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have grown dramatically. The True Cost is a groundbreaking documentary film that pulls back the curtain on the untold story and asks us to consider, who really pays the price for our clothing? Filmed i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he brightest runways to the darkest slums, and featuring interviews with the world's leading influencers including Stella McCartney, Livia Firth and Vandana Shiva, The True Cost is an unprecedented project that invites us on an eye opening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and into the lives of the many people and places behind our clothes. Written by Michael Ross
《真正的成本》下载观后评论: 摘录:1.已经21世纪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却仍然不关心他人的生命;2,广告传达基本问题都是一样的,我们生命都有问题,不过生命中的问题,可以通过买买买来解决;3欧内斯特,消费者理论,两种产品,买了就能用很长时间的产品,和你能用完的产品,消费者理论讲的就是要把人们能用很久的产品,变成能用完的产品;4我们不喜欢用消费者这个词,我们用顾客这个词。5,钱(利润)应该只是个工具。。。个人想法:1如果整个系统是有问题的并且长期无法改变,那么系统中的不同个体走向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在于早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并且只是表面光鲜,背后已经不可持续;如果不思考改变,底层的工人只是第一批的牺牲品而已,上层的毁灭也是必然的结果。2生产和消费,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我们再一次,用自己并没有的钱去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送给我们不喜欢的人,越来越多的外界影响,告诉你消费的生活,买买买就能给你带来快乐,荣誉甚至自我,然而却也麻木的不关注自己本质问题与困惑,看这边影片的时候,基调称重,影片的穿插对比,强烈的对比,很震撼,两个小时的时间,哭成狗。关于工会女生的挣扎,贫穷国家的污染,因为要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被自己的政府镇压,谁错了?为什么不能平等对待,资本主义下,基层的低端依旧困顿。没有买卖没有伤害,科技改变了人的生活,但是很愧疚的是,我还是没有正视自己的需求,在618的期间还是想要买买买,不思考自己是否需要 还是在班尼路买了3件因为3件打折,可怕的消费主义,我还是为了所谓的性价比在淘宝上各种比价对比浪费时间 纠结 。极简主义 我的家中空无一物 ,不见了,我家很小。
看得内心恍惚又敬畏。我们活着到底需要多少东西?当我们被各种直播刺激着产生更多需求和欲望,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其实我们的感受力是在下降的。衣服不再是为我们服务,我们也不再为每一件衣服欣喜。看到衣服背后涉及的生命和鲜血,就像纪录片里说的一样,对待生活对待这个世界,我也许做不了什么,但我想从一件衣服开始。真正的极简,真正的关心地球和生命,尽我所能去减少污染。很感动,世界上有批这样的人,他们没有马丁路德金有名,但从未停止为人权做斗争。我也想做类似的工作,成为这样的人,不需要挣很多钱,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活着的感觉。现在才更加体会到,面对世界存在的不公现象,哭泣是没用的,擦干眼泪,去行动,去关心,去爱,去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真正理解了那句话,世上唯一的英雄主义便是了解了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看完之后,只有一种想法,万恶的资本家啊!资本家一边借助广告来推动顾客消费,一边又压低极其需要外资流动的那些国家的承包商们的价格。资本家通过廉价来吸引顾客,让她们爱上这种买到物美价廉的货品时的感觉。承办商们只能通过压低工人工资或者在工人安全问题上刻意忽视。偷工减料也有,但是这种做法很难维持或者保护这笔外资继续流进。工人反抗,政府镇压。但是对于贫穷的国家而言,他们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人民向政府诉求,政府向资本家诉求。资本家走便宜时尚这条路,看中的便是它那巨大的利润,提高外资,势必要提高衣服价格。但是,衣服质量如此,样式如此。顾客凭什么来买这件衣服,同样的价格,他可以买其他的。那么这条获取暴利的商机将会被断送。谁会跟钱过不去?真正的成本其实是贫穷人们的生命和被破坏的环境啊!!!
看了硬度的真相访谈之后在看这个感觉硬度自欺欺人的难道是天生的嘛而且包藏祸心说的独裁的时候,有几幕是我国阅兵啊怎么说呢温情脉脉的剥削还是说和我看过的 食品工厂一样在产品无法突破之后,开始玩弄各种概念上的东西。希望别人接受你的想法,并未额外的溢价买单。在我看来,是不道德的。环境重要吗?重要。但不是全部。要循序渐进吧这就是传说中的边缘创新嘛,爱了爱了果然,在全球的工业链条中,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步,还就是纺织业。很庆幸的是纺织业的上游是染料,全球最大的企业在浙江,而染料的上游是石油化工,中国很庆幸也有。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和全球化的生产导致了,这些事情的必然发生,资本总会寻找到工资最低的地方……你要求加工资,我可以走啊。真不愧是我,一个精神资本家的我
没想到一个和时尚有关的纪录片会看得我几度落泪。我一向是对首饰皮包香水类的“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没有特别高的追求,毕竟成长于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家庭恩格尔系数中“吃”基本占到99%. 自己挣钱之后不用补贴家用自己开始逐渐挥霍,吃穿上开始铺张,虽然以上奢侈品是从来不碰的,但是一年买衣服一定20 ,一边买一边扔,极少有自己合适的。因为便宜,所以不在意。几年前吧,开始接触“断舍离”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所有物,开始有了一些节制,但是精选衣服这条路,还要走得更好。想过这样浪费钱,没想到the true cost这么黑暗腐败。从今天开始反思自己的购物和丢弃行为,买东西不要太猛,扔东西也不要太想当然。如果人人都上一点心,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什么也不说了,我只知道,为了保持清醒,我会隔一段时间就回来看一次。我会让自己一直记得那些被资本压榨致死的服装厂工人,会记得那些沉默的挨雇主打的女人们,会记得那些被资本家逼到喝农药自杀的农民,会记得那些饱受癌症和畸形儿折磨的村庄,会记得那些话“我们最基本的生存真正需要的变得越来越贵,住房,教育,医疗,生存保障等等,但服装或各类快消品变得越来越便宜,我们不断工作拼命挣钱,但却感觉自己依然很贫穷,这真是一个很魔幻的循环”;不会忘记坎普尔饱受皮肤病肝病等疾病折磨的生命苟延残喘的村庄,不会忘记那些几乎可以说失去父母的留守儿童 ······ 最后几组对比画面真的绝了,太牛逼了真的。
不要因为有可以捐给慈善机构这条退路而购买不需要的衣物,因为最后它们会被打包送往发展中国家而造成巨大环境和生态的污染。如果在购买这件衣物的时候能够想到它最终的归宿,你还会购买这件心血来潮的东西吗?也不要购买价格极其低廉的衣物,因为在这条供应链上牵扯着发展中国家“血汗工厂”对于劳苦大众的压榨,人们为此付出健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少而精且有需要永远是购买行为的准则,因为精良质优所以可以穿着很长时间也不会损耗,因为有需要而物尽其用。抛弃物质主义,追求精神至上。只是,个人虽努力践行,但力量极其渺小。而“血汗工厂”如果关门,那么工人是不是连一日三餐都吃不上了呢?
广告的作用就在于告诉你,消费这样的产品你就会拥有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社会地位,会让别人喜欢你羡慕你。可是你究竟是为了需要而消费,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而消费,还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而消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需要的,对我们的生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变的越来越贵:教育(尤其在美国),住房(你知道的),医疗……贵到几乎无法承受,上学要贷款,买房要房贷。而这些我们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这些可以被快速消费和扔掉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便宜。于是我们在消费和当’上帝’的假相中变的越来越穷,离拥有那些有意义的东西越来越远,而那些运作着这些产业链的人却能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变得越来越富。
真正的成本是从原料开始对地球巨大的消耗污染,以及数千万计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用生命和一个月10美元的薪水,源源不断供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依旧加大力度昧着良心去剥削为了自己本已用不完的钱财的少数人。并且越来越多的广告告诉目前绝大多数人,快乐,都是消费和物品带来的,这样导致被洗脑的绝大多数人和同底层工人不断的供其吸血。不论是垄断的种子,还是杀虫剂,还是肥料,还是农民的土地,以及农民最后自杀的农药。都是属于同样的公司,对他们来说,只有永远的win win win。真正的成本是转基因棉花,是全球最低工薪标准,其余都是利润罢了。有良心的公司寥寥无几。
我们是消费者还是被消费,商家给我们灌输的概念是:我们的快乐只能通过物质获得。生产服饰,从棉花种植开始就已经开始付出成本了:某农场的主人因为化学用品47岁确诊癌症,50岁去世。加工厂:劳动力及其低廉的孟加拉国女工(片中提到日工资不到3$,月工资不到60$),抗议政府只为自己应得的工资和尊严,却只被政府用暴力解决。在生产时居民的健康受到了长期损害,如各种各样的皮肤病,癌症等,无止尽的生产更对大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真正的成本除了能见到的,更有污染,压榨,伤亡间接而血腥的存在。最核心的一点:美国自由民主,但想动金融这块板?没门。
1.消费主义在时装行业的体现。快消时尚急剧影响着时装行业,价格竞争造成了对第三世界代工厂的剥削和施压。代工厂为了订单,偷工减料是唯一手段,是名副其实的血汗工厂。时装的原料也无法逃过剥削。日新月异的增加作物产量的产品被研发出来,农民们同样迫于生存竞争斥重金购入大量的农药,哪怕是转基因种子都要付钱。科技满足着消费者的需求,金钱填饱了少数人的肚子,却让大多数的生产者苦不堪言。竞争的焦虑源头还是消费者恶性膨胀的消费需求,每个人都应该反思。2.不爱看纪录片是因为信息太多,脑袋好炸又没睡好。3.谈及她们的生活,她笑着笑着就哭了。
是一部可以多刷的纪录片,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话,发人深思。不过我在想,我能做什么?也就是保持极简,少制造生活垃圾。时尚业是世界上除石油外第二大的污染源,尤其快销品牌产生大量自然垃圾,极大消耗自然资源,产生有害化学物质,产生低价劳动力等等。从服装的产生来追溯人类为此付出的成本,以快销品牌例如zara对于加工工人的法律保障,到消费者资本主义的弊端和局限,整个纪录片想呈现的东西很多,有些是很难撼动和改变的。整体来说讲述的条理不够清晰,重点不够突出,看的时候有一种无力感,即便改变了服装行业,难道不会出现第二个服装行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