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老无所惧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迈尔斯·特勒加盟亚马逊漫改新剧《老无所惧》,该剧将由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自编自导整季(10集)。于此同时,原著漫画作者艾德·布鲁贝克也将参与到剧本创作之中。剧
迈尔斯·特勒加盟亚马逊漫改新剧《老无所惧》,该剧将由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自编自导整季(10集)。于此同时,原著漫画作者艾德·布鲁贝克也将参与到剧本创作之中。剧中泰勒将扮演警察马丁,他深入洛杉矶犯罪组织,和来自日本、墨西哥、俄罗斯的黑帮斡旋。
《老无所惧》下载观后评论: 终于看完了,适合一边睡觉一遍观看的电视剧。前几集感觉想讲一个洛杉矶黑帮或者美国杀手的故事,看到结局才发现这是一个神棍电视剧。警察,富豪,黑帮,毒枭,教徒,因男主角交织在一起;上帝是个毒枭,警察沦为犹大,探员离职之后才真正地主持正义,两个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位于身份上的两极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复杂的人物身份,扭曲的行为逻辑,叫嚣的民族主义,再配合暗色调的视觉和时不时传来的川普的演讲,整部电视剧都在营造一种美国药丸的氛围。最后一集虽然短,但是对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也可以看作是第二季的预告——如果有第二季,那应该就是黑帮灵媒与白人神婆结伴拯救世界的故事。不过还是想说,观感实在是太静态了,当剧情推进简化成你做一个动作,我再做一个动作后就很像在玩游戏。如果雷弗恩把老无所惧剪成三小时的电影,那我打五星
"Too Old to Die Young",这个形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情形的题目就表明,NWR的迷你剧关注的是一种旧体系已腐败透顶却迟迟不曾坠毁、新规矩却还无法建立的张力地带。本剧与林奇的《双峰3》在主题和形式上都有着承接关系,所有的人物都必须在善恶撕斗的风暴里寻找自己的道德罗盘。只不过在彼处,恶潜伏在秀美的自然之下;在此,恶则镶嵌于璀璨的浮华物质的表层。NWR的兴趣不是心理学的,而是社会学的。美国警界法西斯式的腐败和墨西哥的丛林法则都不能提供适当的道德模式,两方的男主角则一个是愚者,另一个名叫耶稣的却是恶魔。因此剧集要在两个女性角色上收束。她们都是彼此体系中的异数,一个是灵与肉之间的女祭司,另一个是富有生育力的女皇。让我们静待她们的相逢,为我们带来新的秩序。
很难评价的一部剧,就不打星了。雷弗恩在此剧把他的霓虹美学风格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每一个场景都可以说是赏心悦目,但剧本却到不了相同的水准。虽然剧本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整体带来的感觉和能完整表达要展现的东西,但也不能完全只为风格服务,而不考虑剧情上带来的乏味感。如果说雷弗恩的目标只是打造帅到爆,充满魅力的角色,剧情只是围绕着角色绕圈圈,以十倍慢速度的方式绕进死胡同,不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那他已经成功了。仔细回想一下,剧里有很多场景是角色装着自己很酷的样子说着不知所云的蠢话。元素很多,用的很少,留下∞个坑。不要拍电视剧了,赶紧回去拍电影吧……
200413—23 【B】#霓 虹 圣 经# 终归坚持着看完了,难以言表的快感,看的很累但也很享受。从头到尾都表达都侧重在展现风格而非叙事,完全由强劲的美学风格所主导的缓慢剧集,且剧集本身的定位即是一场霓虹装置艺术展/秀。或需要耐心和平缓的心境,一但沉浸其中在混搭着霓虹与电子所笼罩的氛围中即可开始享受一场精神漫游,所谓剧情的展开或是人物的状态仅为幻彩灯光下跃动的阴影。霓虹色彩的脉络兼具安宁和狂躁的能量,注射入脊柱的致幻/恍惚感使得霓虹之外的事物都逐渐被影像驱散和消弭,一切不复重要直至烟消云散,最终舞台在“超脱”的孤独姿态中迎来落幕。
终于看完了反倒感觉有些难以评价了,总体上有高开低走之感,前两集实在完美,立刻将观众代入影像的氛围,对霓虹灯管下污浊诗意的渲染俨然一曲华丽的咏叹调,佐以迷幻的电子音乐,不动声色地呈现出美墨边境的困局,之后就显得平淡了,从第六集开始有回升,结尾却又过于仓促,总体来说,可能是雷弗恩缓慢而迷幻的霓虹式的影像处理给人带来一定的抽离之感,不大适合这样的宏大史诗级的叙事,抑或是故事本身就是没有头绪而支离破碎的,因而呈现出的效果也只能是masterpiece porn了
“当你看到一部电影时,你实际是在看一场战斗:一场与材料的不纯性展开的战斗。你不仅看到了结局,不仅看到了时间-影像或运动-影像,还看到了斗争,这是艺术反对不纯性的斗争。而且这场斗争有时会赢,有时会输,哪怕是在同一部电影中也是如此...... 电影的‘肉搏’令我们印象深刻:我们分享了这场战斗,我们对胜利和失败做出评判,我们热爱一些创造纯粹的时刻。这些胜利时刻非常精彩,它解释了电影具有的情感力量。” ——阿兰·巴迪欧《电影作为哲学实验》
在美学体系高度统一的前提下,《老无所惧》与《霓虹恶魔》实际上是作为雷弗恩“未来主义装置恐怖片”的一体两面而呈现:《霓虹恶魔》诠释了被虚伪假象掩盖的危险和邪恶,《老无所惧》则在正义秩序失落的景象中探讨人之价值的重建。意象符号、神秘主义氛围的接壤是二者“影像共同体”的再次佐证。对于一部朝叙事影像的极致形式前进的作品而言,观众更倾向于作为情绪的导体,而非审美的主体,古典审美思维的观众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注定是一种过时的存在。★★★☆
7/10.收黑钱的警察,火拼后被灭的黑帮,残暴的墨西哥贩毒组织,法外执法的小组,为女性复仇的女杀手,这一切组成了一个黑暗的世界面貌。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五颜六色的霓虹风格很明显,有些地方确实很酷,但那些缓慢的摇镜和定格特写却让我昏昏欲睡,说教一般的台词,晦涩的意义让人难懂,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共十集,前九集长度都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最后一集却只有半小时。补充一条,男主角迈尔斯特勒在前几天结婚了。
这根本不是美剧,而是一部长达十三小时的个人风格极强的艺术电影。NWR这次玩了个爽,沉缓的节奏加上不按套路出牌,注定是评价两极,看不进去的人是煎熬,看进去了就是神作,没有明确的剧情,NWR根本就不想好好讲故事,就是表现里面几个主角面对自己命运的状态,三个男主都深陷暴力不可自拔,马丁被暴力反噬,耶稣用暴力成就自我,维格因暴力救赎。每集的片名是塔罗牌,音乐和画面满分,上一部类似的美剧还是林奇的《双峰第三季》
这货根本不是剧,是超长版的实验电影。它完全不屌情节是啥,节奏也诡奇到最终观看者不会期待任何有结果的事件发生。人物像走马灯一样上场摆摆姿态然后随之就死于非命,到第八集连男一号也死了,接下来完全陷入了地狱噩梦一样的迷幻。看着时而像双峰3的番外篇,时而又像加斯帕·诺的高频影像堆积了十几个小时。它也许预示了一点:电影院死亡以后的电影也可以是这样十几个小时的网络连播,长度和强度弥补了封闭观影环境消失带来的缺憾。
看完全部也没有理解Too old to die young的含义。NWR用十个小时讲了一个其实没怎么走剧情的故事,剧情很空但解读(自己脑洞)空间很大。霓虹灯配合各种建筑的光影真的美到我了,配乐也真心优秀。女祭司motel和酒吧连环杀太酷,Mandy配追车戏真的意外的好。佛像元素多次出现不知该如何解读。女杀手不能没有指甲油哈,一部剧下来,市面上主流牌子都出现了一遍。
三天看完。这部跟之前的相比实在是太闷骚了,对,NWR就是个变态还自恋(给自己的导演署名设计logo,什么人能干出这种事啊!!)的文青。大致是唯神能恕>亡命驾驶=老无所惧>失控的布朗森>霓虹恶魔>日出英烈祠最喜欢2/5/6/9集,看到了之前的NWR所没用过的新手法,有意思,期待他的后续作品。最后一集的酒馆械斗真够酷的,没想到他也爱看西部片。
【B-】无法理性评价,说几个主观感受:1.一部十二个半小时长的作者电影,我还是希望能有150分钟版本的;2.光线在空间中的质感被nwr清晰纯粹的定格于影像之内;3.随之被刻印于影像中的,还有无比空灵的电子音乐;4.尽管视听艺术处理的无与伦比,但演员的台词节奏真的要搞疯我;5.隐隐约约的觉得,nwr算是在把霓虹美学风格当可卡因来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