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通过记录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去见证在尺八之路上行走着的人们,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尺八,由竹子根部制成的管状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得名。尺八源于中国,在南宋时期传至日本发展至今,成为日本传统乐器的代表;而在中国,尺八却日渐式微。20世纪末期,随着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尺八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视野。
《尺八·一声一世》下载观后评论: 闲隙时间里观看了19年的一部民乐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电影],真的太棒了??,推荐给大家观影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片尾?,佐藤康夫为追寻空海法师,终寻找到中国西安青龙寺的佛像前演奏#一声一世[音乐]# 的时候,镜头的CU取景下的日光和人物美轮美奂,觉得他就是神明千转轮回于人间的音使?;还有长城上一边演奏着尺八一边感受着山川风月的青年音乐家,他说那一刻无比地感受到了十年间与已故前队长的最深入的心灵沟通,他说前队长是喜爱万重山的神明;山川万重与君相会,是音乐使我们天涯若比邻佐藤康夫说“One Sound Makes Buddha”;一音成佛,音的生命性,落音无悔,即使短暂,已见天地众生,也将非凡
——我和哥哥越走越远是必然的,自从我成了尺八演奏家,但我觉得这个裂痕不需要去弥补,因为我知道家人是我的根,是他们塑造了现在的我 佐藤康夫—— 如果你不只是关心安稳或地位,如果你可以带着热爱去专注的做些事情,很多有趣的事情就会随之而来 海山看了之后感觉日本对于文化的传承真的做的很好,和歌舞伎的纪录片一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主要是之前想看不仅是尺八的名字很好听,黄海老师制作的海报太棒了 尤克里里也得好好学吖~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可以像他们一样坚持热爱的事物吧~
音是人的表达,乐是神的呼吸。题材好,节奏好。由浅入深,浅可以欣赏音乐,深有有形而上的哲学。不乏味无聊,作为纪录片很难得。最有感触的莫过于“一音成佛”:一个音的结束,下一个音的开始之间,就是乐的呼吸。只有把乐的呼吸表达出来,它才能让人不知道为何,但是感动。它能表达出人仰望蓝天,对浩渺宇宙,对无限未知的敬畏;它能入地,和逝者交流,让我们仍可以在老人的怀里撒娇、哭泣;它能传情,如同佛祖拈花,你可会心一笑。音是人的表达,乐器辅助我们延伸;乐是神的呼吸,“一音成佛”,通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自己。
补,看的点映。来回搭乘地铁得三四个小时,观影效果还算不错。当天中午据说佐藤先生在艺大讲座,上课没去,相当艳羡艺大学生。观影厅坐的第一排,除了脖子比较酸痛外收获还是蛮多,起码现实里见过了吹奏月光波的艺术家。合影的时候好像就在先生旁边哈哈(有所留念的崇敬了!)相当纯粹,感受得到纪录片里大家对音乐对尺八的热爱。比较喜欢的几个部分,佐藤先生给友人祭拜,佐藤先生在长城上吹奏,以及寺庙吹奏。有种天人贯通的感觉。手法有些怪异,导致情感抒发卡顿 内容有断裂的感觉。
尺八如此特别,第一次这样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乐器与宗教之间的契合,超脱尘世的空,浓烈的色彩,最悲,也可以欢。一直觉得三味线和尺八这样的乐器应该算是很洋气的,但和民乐一样,作为传统乐器,在本国人民看来都有些“土”。所幸热爱它们的人还在继续奔走。在开篇的时候提到更重要的是与不同的人相遇,五个部分里人与人在故事中的重叠。在多年后看来必然成功的人,都曾看不见未来。如果多年后走向不甘心的平庸,除了被现实打败,也可能是不敢做梦。
佐藤康夫的《宙》真的好好听啊,一音回大唐。原来西方的乐器是点,东方的乐器是线,每个人演奏出来的声音都会有细微差别,东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但这部片子作为纪录片真不出彩,缺乏连贯性,能看出来是想表达的是传统乐器的寻根和传承,日本尤其喜欢寻根。小凑昭尚的孩子小凑千丸的出生,寺庙残垣前的虔诚,更多的是一种意境。酒后交谈那段,意外地被龚琳娜吸引,她在表达各个民族的唱法时惊到我了,果然是真正研究音乐的人。
是也乎,( ̄▽ ̄)B 站立功了... 非常 NHK完全想象不出中国能拍出这种格调的纪录片,不吹不悲,仅仅是认真的记录一件事儿在人类范畴以内各种真实切片...因为记录对象是乐器,所以,背景音乐很少...当然,最没想到的是世界 尺八 大师居然是名美国老头儿...世界真奇妙, 不看不知道.以后, CCAV 的纪录片除了一带一路之类的, 其它都可以期待 B 站新导演们的了...
导演别丢人现眼,对音乐艺术家的侮辱,那种说要改主题曲,然而对方不接受,她那不屑又装b的眼神……佐藤应该想说,改我的东西,不如你去作……一个读金融的,老公是优酷董事,真够胆拍这种厚重文化的纪录片,真的有钱什么人都能当导演。龚琳娜,你不知道埙的存在,洞箫的由来,秦腔的点型颤音,你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丢人丢出新境界!音乐素养跟他人相差十万九千里,丢出国门,丢进世界……
一声一世这部纪录片很好的讲诉了尺八背后发生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两个画面是 佐藤康夫在青龙寺里演奏夜明,另外一个忘了名字小哥为了纪念逝去的师兄站在长城吹着尺八,长城的风吹动他的头发和衣襟,镜头慢慢拉远,慢慢看见延绵不绝的长城,耳边响彻的是尺八声。另外尺八虽然源于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但是现在严格意义属于日本乐器。尺八源于唐朝,后面不断演变发展为中国南箫,和日本尺八。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找到这样让我虔诚的人或事或物。以前在一些音乐中听到尺八的声音就觉得我很喜欢这个声音,但是音乐方面实在惨不忍睹,都意识不到这是一个乐器的声音,也不知道它是谁的声音,相识多年以后终于认识它了。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声音,好像是木鱼?反正听上去总给我雨落的感觉,也是有一点安静、寂寞、空旷、很有空间感的声音。发掘到一个新的喜欢的音乐家,佐藤康夫。
想知道如果是日本人来拍尺八纪录片会是怎么样。说真的,这个纪录片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尺八源于中国,但日本的尺八演奏家们学习的时候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就像我曾被日本同事问过“中国也用筷子吗?”。如果没有了这一层“回归祖源”的立意,尺八纪录片的中心思想应该能更高,更专注于艺术家们演奏尺八时的感悟,那些只用眼睛看不到的,只能以心灵体会的东西。
题材是好题材,人物和内容也都很有趣。问题出在剪辑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各个城市国家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衔接生硬得很。感觉是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透彻。纪录片不是MV,也不是音乐欣赏。龚琳娜老师在镜头面前道出了艺术的真谛,十分惊喜。相对而言,梁文道和陆川的出现更适合在预告片和花絮里面,不用通过名人去背书,尺八高于他们。
太强了太强了太强了龚琳娜对自然界声音如何要影响地方音乐的解释,太强了。尺八的开阔感跟竹笛透云霄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音色更加的丰富。ZAN乐队,还有佐藤最后的《一声一世》都太优秀了。除了听到绝美音乐之外,还有大师对尺八的执着还有从尺八看到生与死的高度。尺八像是演奏者与世界、生死、他人沟通的途径,从尺八的演奏中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