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芙洛拉与儿子 约翰·卡尼
弗洛拉(伊芙·休森 饰)是一位住在都柏林的年轻母亲,很久以前就失去了抱负,在努力抚养儿子麦克斯(奥伦·金兰 é 饰)的
弗洛拉(伊芙·休森 Eve Hewson 饰)是一位住在都柏林的年轻母亲,很久以前就失去了抱负,在努力抚养儿子麦克斯(奥伦·金兰 Orén Kinlan 饰)的同时,她要兼顾一份维持生计的托儿工作,并与不友善的前任进行令人忧虑的共同抚养孩子的安排。 母子俩关系紧张,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挣扎,弗洛拉伪装成自私之人来寻求自主和自爱,麦克斯渴望独立和自我表达 ,走上了犯罪之路,成为一个小偷。 警察鼓励弗洛拉为麦克斯寻找一门爱好,弗洛拉送给儿子一把被丢弃的二手吉他作为生日礼物,但被后者拒绝,她决定自己通过Zoom向一位热爱音乐的老师学习。在母子两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麦克斯自己的音乐天赋显露出来,音乐将让生活重新充满活力,唤醒沉睡已久的梦想,并让孤立环境成长的人建立新的联系。
《芙洛拉与儿子》下载观后评论: 男性MPDG的换位反思已不鲜见,析出音乐创作和亲密关系同构,写歌的连结体验尤胜性爱才是真正从廉价影像心灵鸡汤中脱身的一瞬。议题泛滥多线处理的详略失当险险在最后一刻点题归位不至全盘崩落,奔现网友虚拟恋爱止步屏幕云端的审慎也把这段转瞬即逝的网络激情暂停天涯共此时式的合奏相惜而非极速滑向烂俗惯性深渊的恋爱叙事。值得玩味的是当男性作为消费主体的情色交易广泛依托线上媒介开展时,女性借商品情感寻觅的始终是假象遮罩下平等的倾听交流。Apple 臭名昭着的过度磨皮光滑滤镜和剧作本身的糖衣泡沫意外铆合,音乐使人逃逸当下遁入超然的主题没能被故事本体骨肉提炼而是由作者风格和命题作文先入为主预设得出,John Carney成名作至今没有分毫进步,这系列为白人观众量身打造的失意情歌仍有广大市场才是不思进取的依凭保障。
好喜欢这部暖心电影啊。刚开始看时,真没发现老师是囧瑟夫,而且歌喉还不错,女主前夫是真的帅,女主也是耐看型,声线也是很赞,女主儿子说唱也是一绝,片中的音乐也都很好听,写出了角色的心境,也有着治愈一切的力量。故事更多围绕女主的成长展开,她原生家庭本身就有问题,还被(很烂的)前男友伤过,年少怀孕没选择打掉,自己还是半个孩子,就要被迫长大,这种不适应也导致她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地鸡毛,消极且阴暗,直到她拿到了吉他,跟着网上的老师开始学习音乐并有了感情,发掘了自己的天赋,也发现了儿子音乐的才能,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力,开始懂得如何面对生活,和儿子建立联系,也在最后儿子偷东西被抓并要庭审时,重新审视了和儿子的关系,真正的成长了起来,找到了久违的光明,文戏都很棒,还有小幽默,真的很治愈。
这片子原先是不想看的,因为对剧情不怎么感兴趣,点的时候点错了,放了5分钟才发现不对,但既然已经看了,那就看完吧。故事里一对充满矛盾的母子通过音乐找到了共同语言,找到了爱和更和谐的生活。在我看来,艺术需要天赋(同样学琴,我大儿子玩着就搞定了10级,老师都不需要说透,说一半他就知道老师的意思了;换小儿子学琴时,好家伙,那么用功可连琴键都老搞错,经常急得满头大汗,最后只能放弃),麦克斯肯定遗传了他爸妈的部分基因和天赋。麦克斯因为偷东西上庭时,我差点以为不够尽责的芙洛拉会跑掉呢......还好这一次她努力了,看着母子出庭后在街头拥抱,我有一丢丢感动。我的生活和芙洛拉完全不一样,蛮幸福的,但芙洛拉最后表演时,我真的被打动了,好感动,掉了不少泪,歌也好听。影片质量可以,我给4星7.2分!
一位住在都柏林的年轻母亲,很久以前就失去了抱负,在努力抚养儿子麦克斯(奥伦·金兰 Orén Kinlan 饰)的同时,她要兼顾一份维持生计的托儿工作,并与不友善的前任进行令人忧虑的共同抚养孩子的安排。 母子俩关系紧张,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挣扎,弗洛拉伪装成自私之人来寻求自主和自爱,麦克斯渴望独立和自我表达 ,走上了犯罪之路,成为一个小偷。 警察鼓励弗洛拉为麦克斯寻找一门爱好,弗洛拉送给儿子一把被丢弃的二手吉他作为生日礼物,但被后者拒绝,她决定自己通过Zoom向一位热爱音乐的老师学习。在母子两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麦克斯自己的音乐天赋显露出来,音乐将让生活重新充满活力,唤醒沉睡已久的梦想,并让孤立环境成长的人建立新的联系。
爱尔兰人对音乐的热爱真是深入骨髓。约翰·卡尼制作了太多音乐电影佳作,《曾经》《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初恋这首情歌》,这几部都很不错,相比之下,这部新作稍显平庸。单亲母亲与儿子关系紧张,母亲最爱蹦迪,儿子频频犯错,因为一把捡到的吉他,他们开启了新的人生。母亲为了学吉他与教吉他课的囧瑟夫产生情愫,吉他也越弹越好,这条线还是比较可信的。母亲突然发现儿子的音乐才能,与儿子解开心结,一起制作音乐这条线就有点勉强了。要是音乐很好听的话,剧情上的瑕疵也无所谓,可惜音乐比起之前那几部来说,过于普通。
3.5 (给四星拉点分)
视角很好,是出乎意料的那种,给的感觉不像前三部曲那样“宏大”,《曾经》的爱情 唱街的爱情 梦想 再次出发的自我 可能是因为歌太好听了和剧作上的间离感,观感是很电影的。卡尼这次把视角放的更低了,更贴近生活(但是镜头太精致了,如果像once一样的摄制风格可能就会在我这有4.5了,感觉那样会更真实,追求更现代和进步也没问题)
故事讲好了生活,电影讲好了故事,这就够了,再有期待就是大师之作了。
以音乐为媒介,讲的是自我价值与亲子关系。很难想象17岁便生养孩子对女性人生的巨大影响,当黄金恋爱期撞上叛逆期,取舍的动因终究还是母爱大过天(这天性无法改变)。有两点触动很深:法庭上父亲可以缺席而母亲却无法置身事外,事事精打细算还依然拿出全部私房钱为儿子买了心心念念的设备。(最后麦克的Canada Goose想必也是芙洛拉的礼物,至少我不相信他爹能舍得这笔钱。另外小伙子:你真不热吗?)
商业音乐文艺片 边玩边看三心二意也看起来不吃力 但是也很感动 让我想起来 六年前考科二前的晚上和sqt看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的日子(之前误认为名字太长就像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一律为烂片)原来是一个导演的 更别说他还导过 我很爱的modern love第一季 oh 那时是2019年 疫情前最好的一年 toast to the past, music makes us alive.
整部电影还是保持着约翰卡尼一贯的风格,只不过是主人公变成了不很能让人共情的身份:一位母亲。电影的主题仍然是通过音乐改变一成不变、黯淡无光的生活,舞台同样是放在了都柏林,似乎都柏林仍然是一成不变的,在故事中也有不少导演之前几部作品里的面孔出现:巴克斯特校长、哥哥布兰登。但与之前电影的颓丧不同,结尾you're fucking shite没看明白。由于像样音乐电影不多了,所以改成5星
就像我煮的晚饭,不可以说是没有滋味,但你也知道说到底就是超市速食汤拌上打折意大利面。但话又说回来了,我在里面注入的无限巧思难道就不值得credit一下?
像我这种上了一天课,阳气被这个学校吸得一干二净,还要忍耐饥饿完成任务的苦学生,脑容量只能接受这种能躲在小放映厅睡睡醒醒完全不用动脑的片子。想来竟然是近期看过的片子里的前三名,不知道是我完了还是谁该完了。
整部剧,可以理解为三个人的互相救赎。Flora17岁便生下儿子,十几年内,母子关系一般。某一天Flora遇到了被丢掉的吉他并修好,展开了接下来的三人救赎。儿子不愿意要,那就自己学,网课老师一直以来都无法突破自己,借着每次网课 找到了突破点,儿子也跟Flora通过音乐拉进了关系 而且更加了解对方。最终实现母子、网课老师、前夫同台演奏,整部剧结束。
一杯未满,半杯有余,生活永远是半杯水,糟糕,但总不吝于给勇敢的人希望和收获。现实和音乐没有国界,都柏林也好,洛杉矶也罢,正像女主歌词里说的,we live in our high life,今天就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天。前半部可以作为丁克宣传片,最后竟然又能够成功的逆转回来,导演和编剧的功力是相当在线的。女主翡翠色的眼睛真的好美,我爱说实话。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