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张译 / 黄景瑜 / 海清 / 杜江 / 蒋璐霞 / 尹昉 / 王强 / 郭家豪 / 王雨甜 / 麦亨利 / 张涵予 / 王彦霖
导演:林超贤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编剧:冯骥 / 陈珠珠 / 林明杰
类型:动作 / 战争 / 犯罪
上映时间:2018-02-16(中国大陆)
别名:刀锋·红海行动 / Operation Red Sea
用户标签:军事,战争,热血,特种部队,动作,真实事件改编,爱国,中国大陆
片长:138分钟
imdb编号:tt6878882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
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 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改变航向,前往执行撤侨任务。蛟龙突击队八人,整装待发。
时间紧迫,在“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的大原则下,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深入伊维亚,在恶劣的环境之下,借助海陆等多种装备,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在激烈的遭遇战之后,营救了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巴士。
然而事情尚未完结,就在掩护华侨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众人深感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再度展开营救行动。前方路途险恶,蛟龙突击队即将遭遇的,远不止人质营救那么简单,恐怖分子的惊天阴谋即将浮出水面…..
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提名)林超贤 第4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提名)
《红海行动》下载观后评论:
先抛开所谓的民主主义,中国战争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部影片让我联想到《拯救大兵瑞恩》与《黑鹰坠落》,但在质量上却相差悬殊。中国队员很多情况下是开挂状态,就算炸弹在身边爆炸也无伤大雅,牺牲集中在倒数第二场战斗,比较集中与突兀,敌人都是弱鸡。还有一些无意义的慢镜头,颤抖的拍摄手法,旁白式的小队通信,剧情乏味如白水,逻辑上也有很多瑕疵,包括女记者原来是在摩洛哥,怎么到的中东?8-9个人坐一辆吉普车是怎么坐的?翼装飞行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再步行潜入因为需要降落伞,而降落伞在中东大沙漠里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无人机引擎都起火了,马上要坠毁还能炸掉敌人?大部分角色前面铺垫不到位,没有为后面的牺牲部分引起共鸣与产生泪点,还有低质的特效与爆炸场面,总之,一部蹭《战狼》热度以及消费大家民主主义情怀的影片诞生了。

超级专业的“新主流大片”(重工业大片: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肾上腺素飙升。叙事从头到尾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剧本的还原程度非常高,可见林超贤导演功力之深厚,动作设计、场面调度并不输于好莱坞战争片,甚至没有了好莱坞的“废话连篇”,通篇都是“干”,群像刻画栩栩如生,每个人物都形象饱满,不再是“士兵甲”、“士兵乙”,体现了港片一贯的人文主义关怀,但是呢,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唯一两位女性角色:夏楠和佟莉过于“男性化”,导致夏楠和杨锐、佟莉和石头的感情戏没表达出那个意思。不过这几位女性真的非常厉害,我相信,男同胞看了也会对她们倾佩有加。最动人场面:佟莉给即将阵亡的石头剥糖却半天没剥开。

看完兵团才意识到红海的主演竟然是张译,于是和同事一起重温,重温前一点细节都想不起来,看的时候却发现记得所有下一秒即将发生的剧情。是一部优秀的片子,节奏把控的很紧,大场面中也展现了角色细腻的个人情感,很喜欢这种能够展现每个人能力的团队协作情节,角色们不是英雄一般的工具人,而是有血肉的人。虽然有些画面实在是过于血腥,但是拍摄角度很美,很多镜头都展现出摄影的美感。非常非常喜欢坦克冲进沙尘暴、无人机进行支援的那段,暴力又热血。不再上升高度,仅作为满足感官的商业片,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大家都在捧的《战狼2》意淫成份太多,个人英雄主义过于突出,熊孩子其实给人的印象也不是那么深刻,武器装备并不是很突出,这一切,林超贤都给避开了,拍出了有血有肉,打杖靠合作,武器装备齐全的《红海行动》,比起拿着五星红旗过交战区这样不靠谱的设计,林超贤明显更加高明,真正拍出了战争的残酷,虽然里面的一些情节不是很合理,结尾太快结束,但是里面的战争,爆破场面己经是现在国内最好的,全程高能,而且写实。贺岁档里这部《红海行动》无疑是最佳。2018估计没有哪部国产片的口碑能超越他。

不谈电影了,只写一下引发的感想1️⃣战争的残酷性2️⃣战争的正义性3️⃣对战双方的决策者、部署者和执行者看了下何怀宏为莫里斯的《战争:从类人猿到机器人》所做的序,摘一点点出来:「战争的第一本性就是人类的相搏,就是成建制的、大规模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厮杀。战争不仅本身就是残酷,还助长残酷,它容易把残忍的习惯从战场带到非战场,从战时带到战后。战争无论如何都不是人之为人的骄傲。」(其实觉得这本,看序言就已足够)

海清那条线加进来真乱,看不懂跟她同车的人是些什么人,让我一度分不清敌我。整个片子就是突突突,突突突,然后剧终了。对武器装备不了解,作为外行只能看个热闹,只觉得特种兵真真儿是高危职业。团体作战高度依赖合作和信任,听到不止一句“我要去xxx,你掩护我。” 这样的交情才是真正的同袍战友。对方的狙击手还只是个孩子,但跟经过专业训练的优秀选手顾顺不相上下,这得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才会习得的技能?
失去了大荧幕和环绕式音效这部电影真的很难把紧张感传达给我,同时我本身对这类主旋律电影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作为院线电影这部电影明显是达到了它该有的水准,我看着这无数的突突突和断臂残肢就想着这部电影并没有分级,那么孩子看到这样的画面是否会觉得不适?剧情规整节奏卡的也很好,重点高亮:黄景瑜尹昉这对儿真的好适合延伸一下搞个cp,貌似当年确实是搞了,cp脑的我果然关注点都在这个上面。
太棒了。几乎是全程高能。很燃,看得我热血沸腾,不论是枪战、狙击战还是坦克战,都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狙击战,有种强烈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又很感动,最后两名军人阵亡的场景和全军敬礼的场景看得我热泪盈眶。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气概与精神。个人觉得几处无关战争的对话不太好,海清黄饼的支线处理得有些着急,完全可以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故事,最后罗星的存在几乎没什么意义。
有一说一,看过,不过是在军训的水泥地上挺着脖子看完的。号称给我们放松,可实则却让我们晚回宿舍2小时,身心俱疲。。。广场式电影音效和影像都可以说极差无比,我所在的位置不仅看过去人头攒动,而且反光,声音忽大忽小。。。洗完澡后被赶到广场上,支起凳子开始看。。。我先是和同学聊天,随后便睡了一个半小时。。。入睡前仅记得,即使是再晴朗的夜,依旧没有星星光顾北京的天空。
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危急出兵、突围营救人质,最后的追击等场面,拍出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摄人心魂的震撼效果。“一个中国人都不许伤害”“一个中国侨民都不能少”,大国尊严、大国责任、大国气魄贯穿该片始终。
的确热血 的确燃 但是8VS150这种事 虽然我站中国海军 但还是感觉太扯 有点抗恐神剧的感觉 战争场面是真实的 但是不见得中国军人就要有光环护体 恐怖分子就像豆腐一样 而且现实中我们就只是撤了侨 其他什么抢黄饼我觉得没必要加上去 虚构的不真实 只能子弹面前 人人平等 做不到这点 再宏大的场面都是扯
跟《战狼》比的区别是从一个董存瑞到n个董存瑞,剩下的其实不分伯仲。无法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只能塑造成鲜血淋漓的尸体给人视觉冲击力,分分钟点燃的是复仇渴望。十足发挥了林导的多面手特色,坦克、狙击、炮弹、各种武器眼花缭乱。一言以蔽之,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强者无敌砰砰砰砰砰砰砰砰……梆!
巷战、坦克战、狙击手对决、沙暴追车……所有动作大片最火的桥段都被打包装进了这里,林超贤真乃中国卖拷贝!本片完成度不错,肉眼可见的资金充裕。摄影方面有很多漂亮的航拍和第一人称视角,不过慢镜头似乎过多。音效剪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也已经好于90%的国产同类型作品了。另外感慨下狙击手观察员好特么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