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864 奥勒·博内代尔
主演: æ / - / 西德斯·巴比特·科努德森 导演:奥勒·
主演:Pilou Asbæk / Sarah-Sofie Boussnina / 西德斯·巴比特·科努德森 Sidse Babett Knudsen
导演:奥勒·博内代尔
语言:丹麦语
地区: 丹麦
编剧:奥勒·博内代尔 / Jesper N. Christiansen / Tom Buk-Swienty
类型:战争
上映时间:
别名:1864年普丹战争 / 一八六四普丹战争
用户标签:战争,丹麦,历史,电视剧,欧洲,剧情,史诗,普丹战争
片长:
imdb编号:tt1753353
1864年丹麦在普丹战争中战败,失去了40%的领土和38.5%的人口;这是丹麦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1864年也成为了丹麦历史的关键转折。
《1864》下载观后评论:
很长时间才看完,最后几集是一口气看的,感触非常多,一方面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更有了直观的感受,也是当初看的动力所在。但这种奇特的叙事确实是以前从没看到过的,乡间、战场、史诗和神话全部交融在一起。有些评论不喜欢其中的“神棍”剧情,但我还是觉得那个老兵约翰就是真正的“天使”或者“使徒”,还包括那个不死的中尉。这些神话人物的凡人化身在凡间行走,竟然也会对命运有深深的无力感,在普鲁士大军凡人们的伟力面前,就连他们也渺小了起来。很喜欢这种表述,但感受也很复杂。除了神话人物之外,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可能除了蒙拉德首相吧……)都活灵活现,很见功力,也很让人感慨,这样直面悲伤、失败和痛苦的作品总是可贵的。

一个民族能够正视自己屈辱和悲惨的历史还是可敬的。不象某国,只会掩盖、篡改和意淫。国内盛产神剧,管的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说,某抗战剧的其中一条修改意见是:“可以强调日军的残酷凶狠,不能展现日军的军事素质。”一般战斗,日军与国军的伤亡比率是1:4,某些甚至是1:10。我们是傻子吗?

怀着很大期待看完八集,越看越失望,此剧总体超过抗日神剧,各种神功护体,兄弟俩各有仙人超人保镖,有催眠术,透视未来术,甚至能用一只手隔胸掏出濒死之人肺里冰块很快康复如初,作为历史正剧太不严肃。人物非黑即白,演绎非常肤浅,各种白痴情节和奇葩恋情,两分只给服装道具,建议别浪费时间观看。

迪德里希,一个懦夫可怜虫卑鄙小人,但是看得出编剧对他同样充满同情,只是又一个受伤的灵魂,战争的受害者,最后他的结局让我非常满意。不是很明白如此逼真的一部剧里为什么要有一个神棍or先知的存在,不然我会更喜欢索伦演的这个老兵,除了他每个角色都如此真实,我都很喜欢,除了首相,太讨厌了

大炮开始打响丹麦的上空时,我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是害怕劳斯特见不到英格,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劳斯特死了,看见结婚的英格后彼得很愤怒,但他没有说话只是给了满口胡言迪德里希一拳,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到了孤儿院当劳斯特的儿子问到“你是谁?”时,他没有毫不犹豫的说“我是你父亲。”

丹麦战争片一向都是这么精致,战争场面不输美英,甚至更好,配乐优美、摄影技术高超,在大背景中融入的凄惨爱情故事也是如此的忧伤,各位主演的演技非常不错。虽然看的是剪辑过的电影版,有些断片,但依然觉得这是一部一类战争大片补:看过电视剧版,只能说,太震撼了,打6星不足为过。

我看的是电影版。为什么电影版没有专门的条目?战争场面拍得非常好,特别有质感。这就是1860年代的真正的战争实况。它让我想到我们国家打的第2次鸦片战争时,欧洲军队就是这种战争水平。而我们中国没有一部影视剧能拍出这种真实的当年战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的样子。
很少看一个国家拍自己先胜后败的历史,只这一点就令人敬佩。整个剧剧情、节奏、演员、表演都很严谨,没有大的BUG,该有的战争场面也很到位,细品能感觉到很多经典战争剧的影子。看后明显感觉民粹的回潮,连丹麦都在反思1864,宣扬自己的爱国战绩。
三角恋的剧情略狗血,隐约看到了珍珠港的影子(笑)。剧里还提到了英国首相巴麦尊那句著名的评论:世界上只有三个人了解这个问题,一个已经死了,第二个已经疯了,第三个已经忘了。剧中那个预言家中士真是一个败笔,弄得剧情神神秘秘的。
第一集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应该怎样去争取自己的尊严,即使是在面对权贵的时候。看史诗的时候总会让人产生一点错觉,就好像你总是想帮助他不要这样做,避免他的遗憾,但是你却无能为力,在已发生的事实面前,只有聆听,不能改变。
“你是谁?”“我是你爸!”“那是什么?”“是云雀。云雀总是很快乐!”妈妈站在晾晒的白床单后不知所措的望着从战场回来的彼得,真的让人动容。在CHC家庭影院看的,应该是两小时的剪辑版,回头找电视剧原版来看看。
今天看的CCTV6版本,很想看看电视剧版本的,但是似乎找不到片源和字幕。如果只是看电影感觉只能看到情感线,大大压缩了其他一些普丹战争的细节。还有雪地里中途冲出来的丹麦军帅哥好想知道是谁。
制作精良的冷门好剧,分为两个叙事,从古代与现代的两个小战争与各阶层人士的角度看待战争,从而达到反战效果,为了个人野心而鼓动民粹的政客,普通民众作为炮灰被推上战场时的无奈,北欧风格的冷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