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38岁的伊丽卡 日比游一
故事獲日本國寶級演員樹木希林青睞,首次為電影擔任監製並參演。改編自真人真事,日泰警方聯手搗破一宗近十億日元跨國騙案。落網騙徒是六旬婦人,卻訛稱38歲並以美人計騙
故事獲日本國寶級演員樹木希林青睞,首次為電影擔任監製並參演。改編自真人真事,日泰警方聯手搗破一宗近十億日元跨國騙案。落網騙徒是六旬婦人,卻訛稱38歲並以美人計騙財騙色,轟動全日本。女主角與詐騙犯情人聯手行騙,以花言巧語媚惑心靈脆弱的人入局,換來不義之財享盡奢華。可惜當局者迷,金錢無法填補心靈虛空,枕邊人的背叛令她出走尋找慰藉,在異鄉依然逃不出物慾與色慾交織而成的漩渦⋯⋯導演日比遊一曾為高倉健拍攝紀錄片,首度執導劇情長片引領觀眾窺探傳奇騙子戲劇性一生,直面人性的慾望。
《38岁的伊丽卡》下载观后评论: 20190407@资料馆。北影节的第一出。冲着树木希林奶奶遗作的名头来的。故事本身很简单,庞氏骗局跨国犯罪老年女性被逮捕后追忆一生的故事。她一步步地沦为行家开展诈骗的工具,为爱的人熟练又冷酷地卖弄风情引诱别人落入陷阱,在得知自己不是对方的唯一之后远走异国。也许在她心里,建立在金钱和房产基础上的小狼狗的爱才更真实吧。可是末了,小狼狗搂着新欢站在她买的大别墅阳台上,面对警探追问是不是你举报了她时眼神犹疑,只是托他转交了给她的信。信里写着永远爱她,等她回来。女人呵,即使精明如她冷酷如她,活了一辈子,也到底还是需要被爱的动物。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悲哀。
两星半。采访的形式并没有多视角,实际是拼贴在erika的骗局上,而对于骗局的表现,甚至连全貌都未曾描写,更别说深刻了。浅田的起手演得非常好,警车上的戏若不是对人生有观察有感悟,演不出那样的做派,可惜后来被众视角推着走,她尽力了,但比不上日本任何一个熟女骗子(宫泽理惠、大竹忍等),遗憾的是这件事的光环那么的大。那场母女厨房戏是很微妙的,我觉得是这个剧本唯一亮眼的地方,可惜突然插入十分突兀,倒是后来出现在树木希林那随便的一挥手,写出了人的命运飘零之感。
#因为抢不到《日日是好日》所以干脆看这样一部树木希林作为纯粹配角的作品,但这样质量的一部片子实在不应该再消费一个去世的人了。传销、庞氏骗局、甚至是诈骗,所有人身边都已经发生过太多,但在日本这样一个有3%收益就值得冒险的国家背景下显得有些凄凉,其实不用写什么根据真实事件改变所有人也都明白这是真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并没有手法上的差异。想做的太多,但一样都没有做好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短板,对于个人而言,可能那个背影的挥手更有意义,就像一个真正的告别。
山边节子案改编,看之前就知道会烂,但没料到能这么烂。剧本结构乱七八糟(这个章节体 公民凯恩式记者寻访 跨度长达四十年的前史插叙拼凑出的结构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更不用提神出鬼没散布在各处的泰国段落了……),各路人物没头没尾混成一锅粥,讨债大群戏配角全员贡献灾难级舞台剧表演。除了配乐,几乎一无是处,希望导演能再去认真看两遍《纸之月》。升格一出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敢相信这片居然连一个笑场的都没有?这不是我熟知的资料馆观众!
樹木希林很想拍這個故事來講human condition,然後導演就稀裡糊塗加入這個項目了。有一些部分讓人生理不適但是很好地表現出了大人慾望的醜惡、包括對金錢、性、還有控制欲。尤其是眾人討債那場戲露骨到讓人難受但又莫名爽快。還蠻喜歡一些細部節奏的,也喜歡bgm。我覺得很厲害的是女主坐在警車裡能坐出在兜風的感覺,如果結局停在警車越開越遠那個鏡頭會很酷,最後加戲感覺又扯回童年陰影和人生虛無有點土。
1、大概真的是“全球首映”,主要演职都来了,除了希林様...然后现场翻译一直把名字说成“树树希林”...2、大概被骗多了,自己也开始说谎;背叛多了,自己也开始背叛别人;片子好像在说智子的沦落也是种种遭际所致,隐隐觉得日本人真的有点“善于理解善于原谅”;3、如果成人世界的潜规则就是当真的人后果自负,那还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所以为自己可以诚以待人而荣幸,也感激遇见的每一个真诚的人。
实在是…比较糟糕。作者创作的动机在于呈现No Country for Women的社会景观,但无论是各方矛盾本身的装置,还是主角对困境的主观认识,都并不具备产生移情的说服力。画面的高对比度设计与接近正方的画幅也相当吊诡,整体而言是非常疲惫的观影过程。映前主创全部到齐,制片人说今日其实是替树木希林到场与各位交流的,有感于此,影像成为一个人仍然存在的证明。BJIFF@英皇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见到了导演和男女主,制片也代替已故的树木希林(曾出演《小偷家族》《步履不停》《比海更深》)来到现场。片子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一个传销集资的故事。电影的叙述方式有点像《公民凯恩》,但强化了剧情本身,戏剧张力在前3/5都很强烈,但后面部分走成了文艺方向,整个张力就散掉了。想表达的更多,往往适得其反,如果秉承着少即是多,应该可以善始善终。 7.8
一部曝光率不高的日本故事片。个人认为,这个片子是北影节展映单元很容易被忽视的一部。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本片4:3画幅,类似电视纪实风格的拍摄手法。片子讲的是一个女传销者的故事,制作水准不错,演员表演也非常出彩。但遗憾的是,「38岁的伊丽卡」有着近期日本电影的通病:太过工整,没有短板,当然也没有太过惊艳的地方......
在我心里日本有两种电影拍的奇好,一是温暖的家庭生活;二是冰冷的家庭暴力。 一暖一冷,想必在日本这两种极端的社会现象应该不算少见。 暖心的家庭剧细看起来有一些不切实际,更多的我想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而相反的冰冷的家庭暴力剧则让你感觉很真实… 我认为其实母亲什么都懂,也想到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势必会变成这样。
北影节第二场@资料馆,抱着瞻仰树木希林遗作的心态来的,可惜镜头和台词都太少了,这片本身也没名气到很多公号都拿《日日是好日》作为遗作在发酵。庞氏骗局的表达不太出彩,倒是关于人性更值得玩味,金钱是骗局,年龄是骗局,爱情是骗局,人生中还有什么不会是骗局?电影的内核大概才是日本人和美国人内在的差别吧。
【北京电影节展映】法制在线节目之集资爆雷庞氏骗局揭秘。4:3的画幅营造出纪录片质感。女主集可爱、可怜、可恨于一身,装无辜的架势演得极好,而感情戏甚至让人产生同情怜悯感。浅田美代子以60岁演出了仿佛4、50岁的气质,非常出彩。作为树木希林奶奶的遗作,留下了她最后的银幕影像。可惜戏份不多。三星半
3.5 最喜欢的段落:母女二人因为汤锅里的毒药而放声大笑。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没特别多感觉。第二次在树木希林被送入关怀院之后,情感冲击强烈。伊利卡与男人互相利用,互相背叛。至于大背景的模版,无非是共和国随处可见的传销罢了。关于女人报复男人的电影,最喜欢的还是萨玛利亚女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