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名 초록물고기
◎中文译名 绿鱼 / 黑道初哥 / 生死边缘
◎英文译名 Green Fish
◎上 映 1997-02-07
◎国 家 韩国
◎类 别 剧情
◎片 长 114 分钟
◎语 言 朝鲜语
◎字 幕 中字
◎评 分 6.9/10 (590 users)
◎链 接 ◎导 演 李沧东
◎主 演 韩石奎
沈慧珍
文成根
郑镇荣
宋康昊
金永万
绿鱼的剧情简介 · · · · · ·
刚服完兵役的莫东(韩石圭 饰)坐火车回家的路上认识了美爱(沈惠珍 饰)。不知为何,莫东感觉自己以后的生活都会跟美爱有牵连。回家后的莫东正找工作,他再次遇到了美爱,美爱是在夜总会唱歌的,更是黑帮老大(文成根 饰)的女友。莫东也因为美爱的关系加入了黑社会。
忠心耿耿的莫东对美爱却有一丝丝的好感,而美爱冷酷的外表后面是一颗炽热的心。没想到,他们的组织面临解散,莫东打算付出自己的所有以及心爱的女人,他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豆瓣
绿鱼的获奖情况 · · · · · ·
1997年 韩国电影大钟奖 最佳男演员 韩石圭
1997年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Dragons and Tigers Award 李沧东
1998年 Rotterda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Netpac Award - Special Mention 李沧东
1997年 Blue Dragon Awards(Blue Dragon Award) 最佳影片
1997年 Blue Dragon Awards 最佳男演员 韩石圭
1997年 Thessaloniki Film Festival 李沧东、
《绿鱼》下载观后评论:
78/人总是不自由的,或被社会被家庭裹挟,或被自己裹挟,被一段虚无隐忍的爱情与一场缥缈不可触及的梦所挟持,最终淹没在命运的浪潮之中。李沧东的现实主义电影如同诗一般,人物并不处在激烈的戏剧矛盾之中,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与生活和命运碰撞,如同美爱没有勇气逃跑。他用一种平淡且忧郁的口吻诉说着一个普通人的毁灭,这种毁灭真实且有余韵,李沧东不同奉俊昊直白地站在了社会制度的对立面,他游走在反抗与隐忍的灰色边界。奉俊昊的人物能看出明显的戏剧矛盾冲突,人物在矛盾之中时会用诙谐的锻炼来缓解氛围使节奏自洽,他如同小号,虽然以悲剧收场但也活在希望中。李沧东的的电影会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吹奏一曲萨克斯,阴韵的曲调如同冷冽的寒风,即便人物在向上也流露出忧郁,这种忧郁与生俱来这源于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人在平静中沉沦。

悲剧,平静生活下的悲剧,悲剧之后仍然是平静的生活。影片的开头仍然是火车开始,还是有侯孝贤《恋恋风尘》的影子,也有另外其他元素像侯孝贤风格。一个仗义的退伍军人,忠心耿耿,符合儒家或者说东亚的道德标准,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混迹在半黑社会的企业老板之间,用肉躯体换取生存的物质。忠诚于知遇之老板,为老板两肋插刀,结果确实换来老板将其毙命,而这中间最坚持的一点是利益或物质。而女人则不能摆脱她不喜欢的人,对喜欢的或者说中意的人也没办法在一起,所以女人最后不是跟她喜欢或者中意的人在一起,而是跟追求她的人在一起。最后她是跟半黑社会的老板一起,并怀孕。虽然这个女主是看起来有点丑,也是下层女人浪的那种。影片摄影还不错。跟《绿洲》女主一样,男主的哥哥也仿佛患类似的疾病,好像韩国特有的?男主有些容貌跟李赛豆类似。

无与伦比的李沧东!当长镜头缓缓上升最终定格在一家人嘻闹幸福的场面时,流出了眼泪。不免思考,人存在的意义在哪儿?侄女点餐时说的那句“还是看着吧,这是一个人与人互不信任的年代”更是对莫东的死和曾经的活着极大的讽刺。找到的高清版是EBS电视台的被剪掉了七分多钟,于是又啃了一大遍未删减的生肉。看到一些细节:影片开头的照片是莫东的小时候和大哥、二哥和三姐的合影,那时大哥还没疯,钓绿鱼也差不多是这时;莫东和大哥第一次见面是在车站,等了他整整一晚上,看到他时哭了。被删减的是救美延时莫东拿酒瓶砸了自己的头、捅流氓时的连续动作以及活埋偷情人时宋康昊调戏被尿了一手。社长杀他是为了保全自己给对面一个交代,搬到他的城市去并且去他家吃饭社长清楚的?偷情也是知道的?另外韩石圭、文成根、宋康昊都奉献了绝佳演出,尤其饼叔

绿鱼之于主角被提起就像很多人心里会有难以忘怀的童年往事一样,代表着纯真的过去时光。父权的缺失,一家人的吵吵闹闹,大哥顶替了这一角色,虽然没有好的结果。梦想是什么,多次被提及,到后面只是一家人在一起开一家餐馆那么简单,跌跌撞撞闯入成人世界所见识到的会慢慢影响对未来的看法。大哥的回答则是自己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不会输给别人但如果危及自己的利益也会不择手段,典型的利己主义。微暗的火在城市里随波逐流伴随着被点燃的红色丝巾,预示着理想主义的提前死亡~(喜欢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在火车上的戏剧化相遇,最后在那盛开的柳树下偶然间遇到的曾经,愧疚又能怎样,看起来都过得很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背后都充满了这样悲剧化的棋子故事~

1997年,韩国黑帮片,还能看到青涩的配角宋康昊。这是时年已经43岁的导演李沧东的处女作,他凭借本片一炮而红,获得了当年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奖和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除了胶片的质感,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纯真善良与灯红酒绿间的反差。在萨克斯管里流淌着兄弟亲情,江湖义气,暧昧的大嫂情愫。压抑又冰冷的故事中,融有丝丝冬日的阳光。导演的风格也在首作中凸显,后作都可以视为这种模式下的补充与延伸。除了叙事的多元性,如同散文诗一样的画面,还有人文关怀与细腻的精准的镜头语言,让人思考又留有余味。聚焦在大环境中那些挣扎的小人物的悲观离合,嗟叹命运与历史的无情。在一个一个悲剧的故事里,阐述着复杂的人性。

由于摄影和音乐加上看得删减版,7.8分。作为处女作,整个电影完成度太高了。无不例外,主人公是社会边缘人且无视社会道德准则,在社会中失语的人,对感情的真挚,不管是爱情亲情友情都是一腔热血的信仰,这种真挚让人无限感动但可知悲剧结局。李从第一部就喜欢将故事与社会时事结合在一起,这里男主是喜欢田园大家庭的环境的,但途中为了爱情推动了拆迁的进度。最后因为质朴牺牲了生命。资本毫无意外地侵占了朴素人民的生活。李的编剧手法太细腻和巧妙了,电影中的铺垫环环相扣,最后冲击的车窗到到家里吃饭,整一个让人唏嘘不已,做到了最大的情感冲击。最喜欢的画面是最开始大哥等他回家和在车上追警察。意象:镜子,围巾,火车,绿鱼。

退唔青年的美好愿望,最后一个镜头家族小院和景深处高楼的对比。善良的痴情男子,忠于大哥的小弟。无论如何,对别人好的前提是要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音乐,长镜头,火车。大哥在车站等的那场太温情了。 看完了李沧东,悲悯,无限悲幸。 在里面,有次新闻讲评,一占有赞誉另一占有看酒店管理得书,回家发现还在里面的弟弟也看。mdzz,不切实际,难以实现。不是说要给退唔的我们什么他妈的狗屁出路,给年轻人应得的机会吧,做个人吧。 片中女人太他妈懦弱,难道漂亮妹妹都不能自主自己的命运,那只好他妈的庆幸我他妈的是个丑x。宫崎骏,疤脸煞星。 看看李沧东的书吧 宋康昊哈哈
2018M277:李沧东处子作。童年为求绿鱼跑掉了拖鞋,青年红布蒙面丢掉了性命。只可惜那绿鱼的溪水不再,那红布的女子也永不会属于你。开着货车追警车,去你家乡吃肉汤,所有的追逐都是一种反向逃跑。中间漫长的散漫,惊艳的宋康昊,一度让我以为这是帮派片。直到最后,才发现它依旧是个爱情故事。不想装逼说处子作就露出大师相之类的话。整体很电视电影,很粗糙。但情感是很细的。末东最后躲在电话亭里给家里智障的哥哥打电话,涕泗横流。你个黑帮的打手居然哭到这个地步,令人动容。女主告诉末东,谁都可以睡我,你为什么不?风尘女子固然人尽可夫,但总归有那么一个人她希望把脸贴着他的脸。3.5
绿色三部曲终于看完了,绿鱼本来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却是最后看的,一开头的相遇很浪漫,连接我们的是风,是噔噔的铁轨,也是注定无缘的缘分。命运是一张大手翻云覆雨,莫东却只能任由其摆弄,老大不止一次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很多次都没有得到答案,只有与莫东死前的一次对话莫东回答了出来。爱情、兄弟情都没有存在过,李沧东总是轻描淡写而又刻骨铭心地讲述这种心情,《绿洲》里绝望的爱情;《薄荷糖》里执拗的爱情;《绿鱼》里看似风轻云淡的爱情。自我命运的决断却不属于本人,被警察耍弄,被家庭拖累,也被所谓的大哥害死,但莫东直至死前都是真诚、热忱的。我太难过了,说不出为什么,真的。
好的故事,总有一个令人吸引的开头和怅然的结尾。火车上,一名不谙世事的退伍军人,一名神秘女子在前面车厢摇摆,女子的丝巾吹到他的脸上,让人好奇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可惜男主的单纯,女主的懦弱,黑老大的心计,造就一令人揪心的结尾,李沧东真的很狠心啊,不过片尾,黑老大,女主,男主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黑老大铲除了对手,女主得到了稳定的婚姻,男主得到了团圆(代价惨重)。那个年代,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度膨胀,但是制度没有完全跟上,人们心思浮动。这部属于绿色系列,黑帮片,相对于绿洲带给我的震撼有一定差距,揪心更多一些。
结尾镜头上移,像是天使视角。一瞬间觉得这里才是电影的开始的起点。已逝的男主从天国观望,看到曾经喜欢的女孩子和忠心耿耿以待的大哥,来到自己默默守护的家庭小餐厅吃饭,不仅回想起退伍回家后的种种。没能得到喜欢的人,也被自己最忠心的大哥背叛,但家人如愿的聚集在了一起,纵使有万般心碎,现在也平静下来。于是镜头往下拉,男主的灵魂第一次落地观看。处女作已经显露李沧东的个人风格啦,有几处镜头真是看的我一怔一怔。开头的红纱、家人吵架时开车旋转的男主、临死前贴上车窗配上女子的画外音(绝了!)……
开场的火车立马想到导演的另一部作品《薄荷糖》,盲猜李沧东对绿色情有独钟,包括《绿洲》三部片名里出现都出现含有绿色的元素在此部,唯一提到绿色鱼的段落是在男主杀人后给哥哥打电话回忆小时候钓鱼的经历,那次因为绿鱼失去了一双鞋,得不偿失的命运似乎一直在牵绊他,因为喜欢的女人与正常生活从此擦肩而过,因为忠诚黑帮丧失了性命他总是触不到追求的绿(希望),结尾处用绿丝带盘发的女人与绿树旁由绿瓦盖起的家庭小馆,都是他一生追求但死前缺失的梦,连死状都像极了因无水而渴死的鱼
镜头一移,画面中冷不丁就出现一个新元素或者强视觉,看出来我东哥也喜欢塔可夫斯基。很喜欢影片的结尾,命运不被法律控制,以命偿命还是杀人者逍遥法外,在世界太多的角落里都不过是个概率问题。命运抹掉了末东的性命,但家人完成了他的心愿,开了一间温馨的小饭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命运抹掉了罪证,黑老大与末东的家人相逢不相识,家人的仇恨也无从而出,反而热情款待眼前的仇人。这样的剧情对末东公平吗?合法吗?是在培养社会的侥幸心理吗?惭愧,竟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