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莲克一直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女孩,但这种幸福的日子开始出现了裂痕。妈妈和爸爸互相伤害对方,不断的争吵,最终决定要分手。自从来了转学生,她的学校生活也有了变化,周围的一切使她无法承受。随着熟悉亲切的一切发生了变化,少女的内心世界也开始有了改变。
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经典奖 最佳修复电影相米慎二
第18届报知映画赏最佳女配角樱田淳子
第18届报知映画赏最佳新人奖田畑智子
《搬家》下载观后评论:
第二部相米慎二,長鏡頭魅力依舊強大,以小女主的視角看待父母離婚後生活上的改變,先是家庭變單親,再來同儕關係緊張形成叛逆反抗,再後來形成不知該何去何從的迷失,父母的婚姻故事,以為自己能順應改變,殊不知還是經歷了一段不知該如何傾訴的叛逆離家旅程,來達成心領神會上的成長與接受,田畑智子說出「我會盡快長大的」這句台詞特別痛心,她無法懂為何離婚,無法理解為何回不了從前了,只能期盼自己快點長大能理解父母的心情,並在大火燃燒的祈園祭當中葬送過往的家庭回憶。仔細想想日本會有這麼多神待少女露宿街頭,或許本片正巧拍出了部分原因,因家庭問題導致叛逆,因叛逆導致覺得未來只剩自己孤身一人,繼而逃家流落街頭,第三幕的迷失樹林拍太長是一個敗筆,除此之外相米慎二依舊透過他招牌的長鏡頭捕捉到不少自然又痛徹心扉的成長魔幻時刻。

小孩子不理解离婚是因为她幸福,至少爸妈都在好好地爱着她,所以她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人生不可能一直顺风的,所以有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学会面对分离和不幸,在逆风中走路,会更累更用力一些,姿势会更丑,但我们要学会这样走路的方式,以免未来再度面临失控时,能够安慰那个脆弱的自己,能有力气逆风而上。爸妈的离婚就是莲要面对的分离,她要看见自己如何用力也没救的无能为力,并且学习接受,尽管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残酷了些,但好好翻过这一页,未来才能好好翻过下一页,当莲说“行动以失败告终”时,当莲唱着“没什么能够依靠,只有我自己”时,我觉得她离长大更近一点了,但更像是无奈,直到最后的河边,莲笑着跟妈妈说“我一点也不介意了,妈妈,我会尽快长大的”时,她终于学会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啦,祝贺你,莲,“请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微笑吧”!!!

和青年的青春期不同,本片里是童年被迫经历了一次早熟的成长仪式。相米的那些青年作品里,家庭总是缺席的,是除开学校-社会这一秩序背后的另一隐藏的规范象征,它们与青春都是一条战线的敌对关系,在与它们为敌的过程中,青春是主体和秩序之间的一个窗口期,自由正是由这里生发而来。比徘徊在青春的窗口期更残酷的是,家庭作为安全港湾的垮塌,强行压缩掉本属于青春的短暂空档,逼迫童年直接跨入现实世界,从而提早完成把家庭视作象征秩序的视角转变。对于童年,家庭并非虚构的秩序,它恰是童年肉身的一部分,是童年的身躯得以施展的自由空间。所以主角在家的灵动穿梭也就不同于导演赋予青春的长镜头——青年们的施展空间是整个长镜头下的外部世界,而非“家庭”这一内置景象。但最后,童年也被这长镜头收容其中,灵动的穿梭变作疏离的游荡

14th北影节No.13 @天幕。今年北影节看到现在,第一次眼眶湿润就是一通追逐喧闹撕打过后,莲一个人坐在马桶上的时刻。这部1993年的影片触及了一个非常锐利的问题——婚姻里并不快乐的妈妈希望重新找寻独立自我,一根不够长的跳绳撑不起三个人的父亲累了想歇歇,而这一切“进步的”抉择下,由他们带到世上的婚姻结晶似乎变成了罪魁祸首。人到底能多大程度上守护自我,又为他人让渡。更不必说母亲“没有经济贡献时被要求不能发表意见,出去工作了又被指责疏远家庭”的控诉放在今天仍刺耳扎心。三人视角都展现得耐心且克制,所有室内戏都好,家庭、餐厅等日式房屋结构在呈现人物关系上发挥巨大作用。但从祭典“我会尽快长大的!”开始,一切走向超现实的玄学。画面美则美矣,所有问题竟莫名其妙迎刃而解,岁月静好,白白辜负了三个鲜活的人。

“婚姻,就是两个人的持续争吵,直到一方拿刀砍死了另一方”莲将自己封闭赌气是由于父母的欺骗,可说实话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嘛,不会因为这是小孩子的天性。从莲单方面任性发展的同时,父母的真实变化也随即暴露,只把罪责怪于对方的母亲以及父亲最后说的“我累了”表明了双方其实也因为这次失败的婚姻而退化为“孩子”,失去了为人父母的责任感,所以是三个顽皮孩子的故事并且他们并没有因同样的身份而相互理解。莲从烟花祭逃走的故事那一长段雾雾蒙蒙的剧情代表着莲在碎片化的童年中迷失了自己,“祝贺你”不仅是对回忆中被父母抛弃的自己也是对父母自焚的祝贺,结局并不是莲懂事成长了而是莲接受了“不应该存在的成长”。电影专注于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可大部分台词或情节简直太刻意,很直接强迫的让观众去明白导演意图,可情节发展却又不现实。

当天真懵懂的小女孩遇上复杂难解的两性婚姻问题,她又该如何面对呢?影片正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开始小女孩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爸爸只是暂时搬离家里,所以显得兴奋又元气满满很有新鲜感。但当她逐渐意识到事情不对时,行为就开始变得倔强叛逆起来,最后用尽办法依旧回不到从前后,只能在内心和自己和解接受现实。前面拍的很生活流,后面就变得意识流起来了,而且拖沓到有好几次以为快要结尾了感觉又强行拉时长。小女孩不仅在剧情中表现得非常大胆,一个人深更半夜无论是去墓地还是森林荒野都毫无惧色,而且在片中的表演也非常厉害,最佳新人奖拿得极其有说服力。本届北影节观看的第八部电影,4K修复后的画面在巨幕上看得非常舒服(虽然巨幕太大坐在前面感觉视野有点不够用),尤其喜欢那个雨后蓝天白云的空镜,很有夏天的感觉。

14th BJIFF 12@天幕新彩云。1.电影前三分之二几近完美,相米慎二的场面调度复杂精致但毫无刻意,移动长镜头不着痕迹地随着人物的心情起伏轮转,而13岁的田畑智子在她出道作的表演甚至比因《无人知晓》获封最年轻戛纳影帝的柳乐优弥更灵。2.对高潮部分琵琶湖边的祇园祭之火感受复杂。捕捉到耀眼的象征始终是幸运的事,但创作者不可以为它的光芒蛊惑,任其灼伤甚至烧毁既有的文本结构。黎明,女孩莲走入幽蓝海水,记忆中跟父母一起看过的龙船熊熊燃烧,幸福的三口之家从此崩解沉没。她拥抱过去的自己,喊出第一声おめでとう时,我那么伤感。但更伤感地是看到随后电影的收尾被这个死亡与重生交界的强力象征死死拖住,直至彻底失控。3. “没想到寂寞也是闹哄哄的”。
成长或许意味着孩子不再近乎残酷地执拗于自己认定的应然。直视到另一个的灵魂的袒露,委屈愤怒羞愧地跑开;在经过遗忘一切的老人和庆典拥挤的人群后,梦中传统的舟焚毁,祝贺爸爸妈妈,你们勇敢地分开,拥抱自己,在懵懂之时,先体会到现代的孤独。一开始打电话给父亲,莲说我可是忍耐着爸爸妈妈的争吵,为什么你不能忍耐,后来在新建的酒店门口,父亲仰头对河堤上的莲说,家庭是三个人的跳绳,我累得无法坚持。妈妈说婚姻是适者生存,带血的拳头直接砸破门玻璃,残酷现实于是血淋淋地烙在莲的心上。其实我们不需要奇观,只需要用别人的眼、浸润在日常中,再经历一次。
#在加入豆瓣想看的五年后,终于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4K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尽管这已经是一部三十多年之前的电影,但人生的压抑对于东亚人来说似乎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你永远只能一个人孤独的长大,甚至不必要求理解,哪怕只是接受就好。如果没有什么偏差,我们大概会丁克下去,不仅仅因为现实环境不够理想,另一方面也是自私的希望达成更多自己的想法,谈不上梦想,但自由本身便很难,尤其是当你有越多软肋的时候,这一切就越会快速的变成你的枷锁。惊叹于小女孩的表演,却无法喜欢上小女孩这个角色,大抵只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敢这么肆意妄为过,也或许是羡慕嫉妒。
爹妈一对假关西人口音还行。越到后半越微妙,以小孩为主角的片子太多,这么明显披着孩子皮内里完全大人视角的少,虚虚实实间的场景也好意象也好甚至包括音乐,大人味儿都太重了,是那种作者味儿和奖味儿浓厚的大人味儿,不是说不好,但跟想象的确实有差别。小女主的脸太对称太适合大屏幕,看着看着疑虑这不会是小时候的田畑智子吧,一看还真是,现在看到这种演戏天才儿童都觉得很超现实,去考个北电中戏艺考绝对能过的水平吧——说演员;这么难搞的孩子谁家父母养也是个高难课题——说角色。
从一开始通过孩子视角过滤家庭变故,中间逐渐直面展示父母冲突,后面超现实展现孩子内心起伏,最后回归现实而积极面对。最后落地大团圆能看出是奥寺佐渡子的手笔,但中间把内心挣扎外化成各种奇幻场景的想象力只有相米慎二能拍得出来。摄影的柔光也过滤了现实感的冲击力,保证全片的童话效果。这种《铁皮鼓》一样的电影现在很少人拍了,可能是大家生活越过越好了。田畑智子表演确实难忘。才知道笑福亭鹤瓶是落语的艺名,还带了那么多徒弟。三枝成彰音乐很棒。副导演是成岛出。
240425电影节重看,惊于人与水火相融循环往复的场景,相米的魔法就是近乎他什么也没有做*从影院出来很真切想创造一个有爱的场景,汪荒499(20170724要想瞭解一個家庭最快方式是看他們怎麼吃飯,三角形餐桌往那一放就是冷漠對立尖銳的象徵。不要去拉架因為你什麼也不懂。可以回想的事掰手指就數的清豈不美哉?祗園祭狂歡start!“我會儘快長大的”可惜成長是單程票,我不想恭喜你。某個巨嬰很幸福。不要隨便生孩子永遠是我有關兒童題材的標準結尾)
2024BJIFF No.9 4.22 也许每个见证父母争吵的孩子都会发出为什么要生下“我”的疑惑;也许一个家庭中母亲总会是被误解的对象,而父亲则总是沉默的隐身对象;也许只有阵痛才会带来成长,那成长难道意味着懵懂着被迫接触成人世界的难堪一角吗?前半段写实顺滑地转入后半段超现实之中,虽然有些突然和晦涩,但片尾一步步长成大人的过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暖意和乐观。离婚是一个背景,电影更想展现的是女主的觉醒与成长,顺带也有母女关系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