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大事件
◎片 名 Breaking News
◎年 代 2004
◎国 家 中国/中国香港
◎类 别 动作/犯罪/剧情
◎语 言 国/粤语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6.7/10 (2,100 votes)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024 X 434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90 MiN
◎导 演 杜琪峰 Johnny To
◎主 演 任贤齐 Richie Ren ....Yuen (as Richie Jen)
陈慧琳 Kelly Chen ....Commissioner Rebecca Fong
张家辉 Nick Cheung ....Inspector Cheung
尤勇 Yong You ....Chun (as You Yong)
张兆辉 Siu-Fai Cheung ....Eric Yeung (as Cheung Siu Fai)
许绍雄 Shiu Hung Hui ....Hoi (as Hui Siu Hung)
林雪 Suet Lam ....Yip (as Lam Suet)
任达华 Simon Yam ....Asst. Commissioner C.K. Wong
邵美琪 Maggie Siu ....Grace Chow (as Maggie Shiu)
Haitao Li ....Chung (as Li Hai Tao)
丁海峰 Haifeng Ding ....Long (as Ding Hai Feng)
◎简 介
剧情
电视摄制队无意中拍到警队在街头被元率领的悍匪重创,全港市民哗然。为了重整士气,全港3万名警察誓要捉拿重犯归案。重案
组督察恒追踪元至一幢大厦,正欲行动之际,副指挥官Rebecca却打算将整个行动现场直播。市民全都屏声静气,观看这场电视史上前
所未有的“大事件”。
恒与部属戴上微型摄影机冲入现场,却发现大厦内躲着另一班劫匪,两面受敌,形势凶险;但Rebecca却将此片段剪掉。元在大厦
内挟持人质,并将闭路电视录到的枪战片段发送给传媒,使警方大为尴尬,Rebecca被迫播放完整片段。
Rebecca力劝元投降,但两帮歹徒联手抗警。混乱间,恒成功救出人质,但元也成功逃脱,巧遇Rebecca。Rebecca从未见过元或恒
本人,竟误把元当作恒。元遂将计就计,意图借新身份逃出生天,但在这过程中爱上了Rebecca……
一句话评论
“这是一次面对600万市民的行动”
“我保证 这是一次精彩的行动”
幕后制作
《大事件》贵为2004暑期港产大片,还参与了戛纳影展的观摩部分,新闻宣传势头猛烈。此片的新意落在演员阵容上,任贤齐、陈慧
琳都是近年影坛红人,因此可以成为票房保障。而兵捉贼的剧情的确比较简单,但枪战场面紧张刺激,人质一场戏更是充满了黑色幽
默的成份。导演有意采用了纪录电影的拍摄手法和风格,不规则和晃动镜头占一定的比例,而且对传媒这个身份的把握也比较巧妙,
显得颇有风格。该片荣获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两项殊荣。
精彩对白
方洁霞:形象很重要,我们要做一个好看的秀,以牙还牙。这是资讯年代,我们栽在传媒手上,就要从传媒手上赢回来。
方洁霞:你知道我为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黑与白,就这么简单。
副警务处长:感情的事,不是就黑与白那么简单。
杨警司:这次行动是为了挽回警队损失的所有声誉,是要告诉大家,香港警察,是有能力把匪徒绳之以法。画面会第一时传送给全港
市民,要市民给警队再有信心!
副警务处长:不管匪徒是否在单位里,我们都要行动,起码我们要在传媒面前显一次身手,这次我们不单要对付匪徒,还要做一场面
对六百万市民的戏。
杨警官:资讯发达,有好有坏!
方洁霞:会利用传媒,他就是英雄!
方洁霞:我保证,This is a great show!
元:你这种女人,会选什么样的男朋友?
方:我没有男朋友。那像你这样的贼呢?
元:我也没有女朋友。
元:你…不举手?
方:这场戏不能砸在我手上。
元:如果可以选的话,我会选你做我的女主角。
影片截图:
《大事件》下载观后评论:
虽然“警察需要一场show来挽回声誉”这一情节略显荒诞,但是依然是部好的香港反主旋律的警匪片。“民主制度”的特色弊端,使警察做事层层暴露在摄像头下,颇感压力山大,一个“警察打人”的视频足以将香港警察定罪入牢。更何患是片中的“警察面对匪徒举手投降”放到现实将会引来多么轰动的舆论风向,到那时,很难说不会出现影片中荒诞的情节。 《大事件》没有以往警匪电影酣畅淋漓的悬疑、背叛、热血等元素,但片中抢劫犯和杀人犯碰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共处一室一起煮饭吃饭……)着实让人看见能在不同角度诠释警匪片的可能。 影片随着时间推移对比度直线下降,到了影片的最后甚至出现清晨空气弥漫着那种蓝色天空的blue色调,杀人犯和抢劫犯同时干着相反的行当被击毙,给这一荒诞的故事留下神秘凄美的结尾。

无论是长镜头在动作场面中的使用,还是讽刺意味十足的表达,在我这里都称得上杜琪峰前五的作品。“难得吃到杀手叔叔和大贼叔叔做的饭”,一句打破紧张气氛的玩笑话反倒真成了变奏的第一个音符,音乐突然轻快,节奏陡然变缓,箭在弦上的冲突消失不见,吃饭片段公之于众带来的是所有人释出的放松。警匪枪战的火拼场面已是屡见不鲜,杜sir倒是别出心裁地反其道行之,中插一段温馨异常的变奏真是神来之笔,更有意思的是这场戏的主导一方是困在屋内的匪徒,警方照猫画虎、有样学样。当怯懦的警察形象广为人知,不信任感开始在城市蔓延。而面对失信于民的危机,“利用媒体 就是英雄”成了救命稻草,结果不重要,Good Show才重要。尤其当正在经历着长达近一年动荡对峙的现实和拍摄出的影像完成一场意味深长的互文时,那份震撼力是无法掩饰的。

-“这次不单是行动,更是一场秀(戏)。”大圈仔搞大新闻,故事可看作是杜sir在创作思路上结合时代特征的全新尝试。不再是单单小个体的时局命运恩仇情义(依然有劫匪杀手惺惺相惜互换任务这种悲情浪漫的桥段,上一次是[真心英雄]),而升格为社会事件讨论,传播学(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在传播力上的较量)及警民公共关系思辨(绑匪人质四菜一汤把酒言欢跟警察记者叉烧鸡腿咸蛋饭真是绝了),主题上是看齐[热天午后]的。拍的也很炫技,开篇的长镜头,对大楼封闭场景的运用调度等等。枪战戏还是bug太多,严重失真,老杜的片儿习惯了。最要命就是选角太失败:陈僵硬、张紧绷、任突兀(表白毁结局)、尤游离。林雪一如既往的稳健,可一个单亲爸爸前面那么拼死拼活紧张一双儿女最后居然想自己逃?硬要拿这种设定来烘托人性有些太负能量了。

惊艳长镜头,连续时间内的紧密叙事,不剪切压得观众喘不过气来,爆炸的剪接点也精妙无比,突然抽身,造成的惊吓感更大。但有趣的是,长镜头的应用,使镜框内很难真正的装下两方枪战,此镜头大多是对单方面的直摄,只有后面劫匪撤退之时,才在前后景真正的制造了一个对峙场景,但相比大横切式的取景,自然力度削弱了,另一个有趣的点是,如此压迫的时间,无法制造静默时刻,也就无法造就典型的杜琪峰式站位,片段中唯一一处时间延宕点是在巡警询问袋子里是什么东西之时,但此时的全景画框内,只有三个人处于车子前后中不同景深的站位,也没有凸显那份明显的舞台化站位风格。《大事件》对于传媒的刻画是明显高于其他层面的,在这场警方的戏中,网络他不受控制恰是屋里的匪,而受众则被操纵于精心选择和剪接的片段,片中“大哥”撑警神来之笔。

尽管是警匪题材,但传统意义上它却并不被算作是银河映像的作者向电影。剧本题材并不新鲜,大圈仔(《省港旗兵》) 封闭大厦兵贼游戏(《虎胆龙威》)的嫁接,外带着对媒体存在价值做了一些探讨。最大的亮点不在警而在匪,杀手与劫匪间的惺惺相惜,包括他们身上迷人的侠义之气风头远远盖过了片中要么只会鲁莽行事要么利用媒体作秀掩饰的警察。而他们在互换身份短暂体验对方角色后迅即殒命的结局更是充满了银河标志性的宿命感。只可惜,作为一部陆港合拍片,注定了银河无法真正以自己心目中的方式呈现出这个剧本的原貌,因为那样也许会触怒媒体与警方,也许会冒犯大多数观众心目中的道德评判标准。

杜琪峰一部比较另类的警匪片。警匪之间你来我往的不只是枪林弹雨,更多的是媒体镜头之前的作秀,斗智斗勇,一场面子大战。只是里面的所有警察形象都让人生厌:装腔作势,与下属关系暧昧的任达华;年纪最轻却背景深厚的陈慧琳,盛气凌人时她的三白眼让整个画面都像鬼片;畏手畏脚,笨拙放屁的许绍雄;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张兆辉,鲁莽呱噪,死缠烂打,阴魂不散的张家辉。任贤齐倒是难得的帅气,智勇双全。最后若开枪打死陈慧琳,我一定给本片满分。他不要再演什么情深眷眷的好男人了,悍匪更加适合他。(参见后来的《树大招风》)
7分钟长镜头一气呵成,影片借警匪枪战反映媒介丑闻现象,妨碍警队的正常运作。陈慧琳指挥整场行动,但落实焦点不是如何抓到匪徒,而是做show,将香港形象提升到市民符合的标准,而匪徒也跟随斗智,双方玩起心理战,拆穿真相。当中穿插的黑色幽默起到放松的效果,张家辉就是警察版的飞机,他是搏命型差人,但却一直不受关注。匪徒人质一家吃饭显得不可理喻但又合情合理,很有温馨的家庭气息。而尤勇和任贤齐的惺惺相惜也尽显江湖的道义。最后任贤齐和陈慧琳的关系就好似他们一起扣着的手扣。结局充满悲凉的基调。
因一段警察向劫匪举手投降的画面被传上网络引发居民对警方缺少信任。然后为了挽回声誉,树立威信。方洁霞警司发动媒体作秀,期间警匪之间通过媒体互相攻击,警这边是一直撒谎,隐瞒自己的伤亡,匪做饭吃完全是凭本能,然后传上网络给警方那边看,然后警方效仿买盒饭给队员吃以回应。影片最后因手机而被找到行踪,方洁霞警司被劫持,最终那段台词有点扯了,‘我希望你做我的女主角’而后让她自己做主。人物形象太扁平了,有点刻意塑造一个警匪互换的感觉,警察是邪恶的,而匪徒是真诚的。
多年前在三里屯遇见过一个墨西哥厨子,我们坐了一会他说你不是会杀人的人,我说为什么,他说你长相就不是。然后他指了指自己,说我就是会杀人的人。这部片子里任贤齐就不是一张会杀人的脸。半小时弃。电影导演是最喜欢想象媒体的群体了,因为生活中被侵入的机会不多,走出舒适圈的欲望不强。跑来跑去也打不死人,弹夹永远不会空,汽车永远防弹。“儿子比爸爸聪明”“你听警察的话就不会这样了”“尊重你爸爸”。
灵感原点还是当年叶继欢们持枪街头扫射被电视画面呈现出来时对港人的冲击。只不过这次在电影里想拿返个彩,顺带塞一些一直以来的政治信息。看得出杜琪峰对香港街景和香港的真心喜爱。音乐部分胡乱使用到了wtf之程度,其他小点子很多没有有机融合所以异常混乱。枪战部分最糟糕。今日港影还在聊大圈以此为隐喻,不说二十年无进步就是二十年大退步,菲律宾人质事件就屁都不敢放#好奇港人内心的成龙观
大事件这部电影是在戛纳电影节上进行了放映之后,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在圈内大家都认可了张家辉,而在戛纳上放张家辉的电影,人们更加认识到张家辉的才能和演技,而由此张家辉在国际上的名声也是更加出名了。张家辉一向都是出演的是喜剧型的电影,而这部大事件却是不一样,是让张家辉从喜剧角色中走出来了,也就是他需要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一个转型,而这部电影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锲机。
这剧情真是既荒诞又真实啊。劫匪不杀孩子,不杀人质,还救了贼来了段生死兄弟情。警察高层各种作秀,什么英勇的警察逼退劫匪,什么零伤亡,什么掩护市民安全撤离,最后搞得伤亡惨重,一线警察拼命抓贼,而在高层眼里也不过是一句鲁莽。投降的巡警,和美的匪民一家亲,警察高层的作秀,媒体的舆论导向,劫匪和大贼的兄弟情,杜导依然还是展现人性和现实的高手,杜琪峰果然是杜琪峰。
拉跨,拉跨,拉跨,拉跨,从吃饭之后整个情节直接开始拉跨.......不管合不合逻辑,帅,美和情义最紧要。其他都靠边站。这么现实的题材,还他妈批判媒体,最后也不过是被杜琪峰来渲染江湖情义。其实开场的长镜头,我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倒是最后陈慧琳和任贤齐在车上长聊的长镜头我反而比较喜欢。而且时不时还有刘德华在撩蒙嘉慧的幻觉出现在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