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 沃伊切赫·哈斯
哈斯的彩色电影,《萨拉戈萨手稿》的姊妹篇,个人觉得他的风格更适合彩色,此片要比《萨》更为出色。这是一次内心的历险。故事背景设在二战前期,一位年轻人乘坐一辆奇怪的
哈斯的彩色电影,《萨拉戈萨手稿》的姊妹篇,个人觉得他的风格更适合彩色,此片要比《萨》更为出色。这是一次内心的历险。故事背景设在二战前期,一位年轻人乘坐一辆奇怪的列车去看望住在疗养院中垂死的父亲。但这个即将拆毁的地方唤起了他许多过去的回忆。他被过去的士兵、殖民地的雇佣兵、昔日生活中的女孩,以及他的父母所包围...
获奖:波兰电影奖最佳产品设计奖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并提名金棕榈
第2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沃伊切赫·哈斯
第2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奖沃伊切赫·哈斯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下载观后评论:
因1968年三月事件和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波兰停办部分大学院系,一些电影小组也面临解散,哈斯的犹太制片人移民国外,该片搁置数年才完成。后因将其偷偷送往戛纳,他被禁拍近十年,改道电影学院任教。比起大银幕的投入,这次更偏拆解:1.非线性的沙漏时间的不断回拨(反刍的二手时间),有内在联系和触发点(洞/滤镜...),梦的逻辑、意识的漂流体现在转场上并非胡来 2.所谓符号有语境和对应物,如片中的宗教习俗、木偶历史人物、模拟战争,从中能瞥见创作者对历史循环、人世枯朽、个体被困的虚无态度,国内某些电影节电影在挪用此类手法时只习得技巧,没找到对应物,因此观感拙劣 3.影片使用女性的方式很土鳖很野蛮,此前未留意 4.明明是一场对童年和记忆的考古,却在视觉和叙事上使尽花招。人们要说多少谎言才能掩盖真正想言说的事物。

你让我因此沉沦,高度清醒的大脑,却保留了梦的质感,断断续续,片段观影,却能链接上下文,那些绮丽的布景,氛围,漂亮女人的嬉笑,清晰的正脸醒来就能忘,低保和的滤镜,迷幻的酒精饮料消融在空气里,我们是喝得醉醺醺的水母,摇摇摆摆,凭借本能往更深处走。不需要过分解读梦的真相,只需要咀嚼诗意,像吃牛肉蘑菇一样吞咽,就可以得到一阵欢呼,孩子,有你的信,追寻着黎明去!跳进兔子洞,变成爱丽丝,在儿时的疗养院里寻找红皇后的秘宝,牵起公主的手,欣赏做工精致的雕塑,阅读邮票簿,等待沙漏最后一刻的沙砾彻底归于沉寂,才选择面对。牵起父亲的手,不要流泪,正因为父亲没有再活着,才无法真正联系起来,你就可以继续往前走,穿过奢靡和朴素,在烛火冷峻闪耀时,尘归尘,土归土。

穿梭在历史,宗教,女人与权欲的迷雾中,桌下与床下的小径中总是分岔出新的wonderland,太过绚烂多姿却又令人昏沉的梦境,当结尾现实的灰暗笼罩上来的时候,精神为之一震,浪子那永远无法弥补回来的遗憾又极富情感浓度的令人潸然泪下。在另外一个属于亡灵世界的家铺,父亲哆嗦着翻开腐朽的爬满虫子的破烂布匹,展示给同为亡灵的顾客,但是心中未忘记期待中的儿子的来信,再回首一切已灰飞烟灭,那一幕简直太伟大了。

我们小时候相信的神话,当我们长大了,就不再相信它了。
小时候觉得爱丽丝漫游仙境莫名其妙毫无逻辑荒谬胡言乱语,后来才欣赏这种无序。
书籍像凤凰的比喻,确实。
百鬼夜行,共赴繁华舞会。
突然从对角巷到了翻倒巷,想到了小时候看的聊斋志异,黄粱梦醒发现原来是墓穴。
对时间单向性的恐惧,亲人逝去后开始怀疑是否存在过,

穿梭来去,时间作用于人,或者本没有人,是人发生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一切,爱,变了,亦或者那玩意没变,我们一辈子从年少,到衰老,就是经历着生生死死,我们是时间的玩物,一瞬间,倘若如电影,一瞬间就是一辈子,我们自己也将疯疯癫癫,大概所有人都无法忍受时间的加速,亦或是变慢。人是,一种准时动物。

【个人观点 毫无参考价值】十多年了还是很喜爱舒尔茨作品...所以看了俩小时画面还是没能和导演兼编剧对上电波。如果这是一部原创奇幻电影也许会喜欢,但看过舒尔茨的原作之后,会非常怀念那种清醒梦一般醇厚优雅又残酷,同时泛着恋物倾向发酵酸气的独特氛围。

坐上一列奇怪的列车,来到一家沙漏招牌的疗养院,躺在陈旧的房间里,回溯了自己的一生,父亲、母亲、童年、女孩、殖民、士兵,然后,走向死亡。
太喜欢了,可惜字幕翻译得七零八
落,对白本身又很意识流,有些影响观影体验。希望能找到优化译版,好好欣赏一下。
难看,但考虑到小说“翻译”为影像的难度和波兰近代史的复杂勉强抱以敬重。战后欧洲中年男性故作严肃沉思者的母题都差不多:认爹学、语言和存在学、清算学、乡愁学,完全不如战后经济胜者组中美日拍的大片厉害,被美式B级片日式昭和特摄片中式伤痕乡土片薄纱。
4.5 以绵延的视角进入私人的时空进而解构彼时的社会,在非线性的时间与无逻辑的空间中找寻存在的痕迹,最后复活的代价是失去与现实接触最直接的媒介从而反对了现实。
广角镜头调度绝,转场绝,表现主义的超现实主义。
“书籍只是我们年轻时代的神话,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就不再认真对待它了,书籍过着借来的生活,每一本书都有那么一个时刻,当它翱翔在空中就像一只燃烧着的凤凰,当我们爱上它的那一刻,他们却化为灰烬。”
开头有多么精才绝艳之后就有多么…从此以后屏蔽一切八股文,看得快断气了…结局顺回开头的思路稍稍挽回。个人认为很多优秀的Setting用来报历史的流水账实在暴殄天物。有些过誉。
电影分两次看完:第一段前一半,大半夜看睡着了;第二段后一半,干脆播放电影并一边做别的事情,反正云里雾里,就只看画面忽略对话了。不得不说这部美学完成度很高,想象力也够丰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