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未来学大会 阿里·福尔曼
《未来学大会》是曾执导《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的最新作品。影片依然走《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写实路线,内容却朝幻想更进一步,直接步入科幻和未来
《未来学大会》是曾执导《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的最新作品。影片依然走《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写实路线,内容却朝幻想更进一步,直接步入科幻和未来学领域。 《未来学大会》改编自波兰科幻、哲学、未来学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讲述男主人公进入致幻药物取代现实的世界中。莱姆的科幻独具哲学体系,最著名的小说《索拉里斯星》曾在1972年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拍成电影...《未来学大会》下载观后评论: 关于人类消亡在无法指认的想象之中的终极寓言之一,很棒!这种自定义的设置从某方面超越了可见的人类,随着每一口呼吸都充斥着致幻剂的庞大幻想世界的展开bag也有,不过人物设置非常巧妙,其中暗含了梦境与疾病的隐喻。科幻将关于未来的极端命题直接呈现了出来,例如存在而非存在主义。特意设置回归现实废墟的直接对照不避讳地表达出了对后未来主义悲观态度,阶级也完全呈两极分化。动画叙述方式只是区别于真实的视听语言之一,在这个庞大的幻境中时间只是一个主观概念,想象可以通感呈现,其间也避开了很多基本问题:比如在环境中死亡的最后结局以及用诞生其中的生命来推敲这个乌托邦是否能经得住想象的架构。最后结局弱了:主体落足于类似梦境的回归:一切意识的依托基于真实生活的记忆与期愿。而我们活在所谓的现实之中是不是也是一场真实的幻觉?
女主角“扫描”的场景相当带感,经纪人为引导女主角的情绪讲故事也令人动容,开头部分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女主这一人物,来写电影业,写她患病的儿子,写她的演员事业,然而在后半段中,前面的铺垫失去了连续性,虽然动画场景美轮美奂,从真实世界到动画世界的转换也激动人心,但主题的转向让人措手不及,变成探讨到底是应该直面真实世界还是躲进想象世界中去的问题,和开始的叙事脱了节。其实,这一主题在开头时也埋下了线索,比方说,女主角绝不拍科幻片的原则,患病男孩脑中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但叙述和挖掘却并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断裂。再者,女主角的抗争总让人感觉理由不充分,一次次的妥协也尤为迅速,行动行太弱,一直被推着走,儿子这一角色其实应该在后半段有更多的展现,是否能在真实世界中和想象世界达成互动呢?这在影片中也没能呈现出来。
自从女主变成动画人物开始就看不懂了,后续剧情逐渐使我感到迷幻? 一开始设定很新奇,把演员数字化。后面怎么成了一个动画世界了? 还有那个老板是成功实现了他的进一步改革计划了吗?那那些起义的人的结果是什么?还有怎么就冰封了20年?不是老板开枪杀了?what? 怎么变成消防队员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还有艾伦的事?最后妈妈体验了一次儿子的人生?越看越一头雾水。进入动画世界的开始,那个“守门员”不是说离开动画区的唯一途径是原路返回?这坑编剧没填吗?开头经纪人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倒是很令人入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他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呢?或许都不是,都是幻像,像佛教里说的无数个世界那样,但是你没有办法达到去证悟那种真实,我相信佛陀是一个完全解脱的人,我相信。可能扯远了,我不知道导演是要表达你认知的世界是你的意识的产物还是那个小男孩的幻觉世界,可能都是或者更丰富。我看的时候完全被迷住了,佩服编剧的头脑,佩服导演动画世界里繁华的画面所对应的省钱,和设计和异想天开,它真的很棒,跳出电影本身,我在思考我本身了。
特别有深意的电影总是云里雾里。本来感觉前面的铺垫有点冗长,可是竟然慢慢看进去了。导演想表达的内容太多,拼凑的有点乱但可能这就是这个电影魅力所在。看着很多部分总觉得有些凉意,尤其结尾部分更是寒冷。未来,到底是怎样的未来?我还是我吗?我若是我,会是什么样子?我若不再是我,那我变成了什么?也许,多年的以后,不再有生老病死,只有永生。不同的,只是存在的形态而已罢了。
- What do you choose, Robin? - Usher syndrome.- Why do you need this? Are you researching someone?- No. I'm missing someone.#致幻剂# #乌托邦# #虚拟# #多重梦境# #精神世界
新时代表现主义电影,两次现实与动画的转换无论在视效还是内容上都及其震撼人心。人类遭受了自我降维化开发回缩到精神世界,形体任由思想塑造,一切都幻化成了五彩斑斓的虚无泡影,娱乐至死的致幻良药。而沉浸其中的全是衣衫褴褛,身在其外的确是相貌整洁,真应了那句话,在Ai时代,穷人沦为数据,富人才配拥有肉身,可怕可怕。
现实节奏慢,动画部分快,不统一,但这正是影片要表达的核心之一,现实平淡冗长无谓,幻象刺激感官令人沉迷。太厉害了,动画描绘的未来世界,人们沉溺在即刻享受的幻想中,满足自己欲望的方式到达了人类可想象的最高级——变成任何人、感受它所感受的世界,不得不说,这可能就是人类在工业和科学下想达到的目标。
是神作!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完美融合,一个现实而又动容,一个脑洞大开惊艳非凡。龃龉的真实和华丽的虚假,选哪个?整部电影华丽而又绝望,野心很大,但最后却没有能力去好好探讨这样一个个深刻的主题,只能以母子深情匆匆结尾,有些高开低走。罗宾怀特的每一滴眼泪,都不觉得是在acting,都是真的。9.0
#选择不堪的现实还是虚假的美梦?不论是哪一边,都值得被深思。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哪个选择。以前认为逃避现实很可耻,为什么可耻呢?现实有所不能忍受的,才会选择逃离的;再者,美梦多美,这份诱惑确实很强大。理解不代表我会选择,我仍旧觉得,在粗糙的现实里摸索后升级是件畅快淋漓的事情。
日行千里的科技发展最终无法解决资源短缺,无法阻挡人类的生理衰老,无法治愈每一种疾病,但致幻剂带来的快乐却能将对脑神经的刺激无限度延长,让人进入梦想中的天堂。问题来了:“救赎人心”的致幻娱乐究竟是指明了一条通向乌托邦的坦途还是仅仅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
如果能过那一种虚拟的生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主角的驱动在于寻找儿子,但如果致幻剂可以生成一切幻觉实现一切自由意志,主角也没理由找不到儿子啊…还有,人可不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的,从配角来看是可以,alan却不行。我只能理解成她从来没有走出幻境了。
想表达的东西很简单:未来的世界人们靠致幻剂来诠释自我。为什么电影会拍的这么糟糕、不要为了浪费两个小时而刻意去诠释这个电影的高度,这只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无逻辑无概念烂片而已。不喜欢这种强行片、搞得很玄乎、貌似说起来还有逻辑、其实真的很烂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