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庐山恋 黄祖模
中美建交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张瑜 饰)回到祖国观光,在庐山游玩的途中,她巧遇有志青年耿桦(郭凯敏 饰)。两个对祖国怀有无限热爱且充满远大志
中美建交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张瑜 饰)回到祖国观光,在庐山游玩的途中,她巧遇有志青年耿桦(郭凯敏 饰)。两个对祖国怀有无限热爱且充满远大志向的青年走到一起,经过短短几天的相处,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然而很快耿桦便因此受到审查,周筠也郁郁离开。 十年浩劫结束后,已是清华研究生的耿桦在庐山和周筠重逢,这对相爱之人不愿再被分开,彼此约定婚期。而当耿桦的父亲得知周筠的身世时,却对这门婚事断然拒绝…… 女主角张瑜凭借本片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
《庐山恋》下载观后评论: 我很喜欢《庐山恋》,在80年代火得一塌糊涂。听说庐山景区放这部电影放了整个30多年,连吉尼斯世界纪录都打破了。要把爱情片融入到一种政治语境,《卡萨布兰卡》或许只是历史的反映,那《庐山恋》既是反映又是预想。关键那时候的爱情片在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魔幻的,那种比韩剧更少女的魔幻还包括一种说教。即使是在西方文化刚刚融入到中国的后文革社会,通俗电影也充斥着一种浓浓的说教性。但也正是这种魔性的反差,这部电影真是咀嚼了多次后还觉得有趣。。。(当然拿现在的审美真是槽点多多。。。。)再说张瑜和郭凯敏在当时是什么水平,恐怕也差不多活到了韩剧中全智贤和孔刘的水平了!
质朴的推镜头剪辑手法 庐山美景和文化历史的自信展现,面对庐山风景却画现代化建筑速写,清早念I love my motherland……对祖国的热爱和美好愿望甚至民族自信都在改革开放后大胆表达出来了 并且以个人化的叙述方式 倒退三十年还真是不错呢新一代的青年背负着上一代对中国的记忆,肩负着新中国“建设现代化”的使命。太诚挚了。耿华好耿直可爱呀233后二十分钟彻底崩了。爹味还是太重了,还是gcd最好。爸爸的理想,爸爸谈恋爱,为了祖国的现代化恋爱。“叫爸爸”笑死我了
号称新中国第一部吻戏,实际上此前还有1979《生活的颤音》,以及同一年的《不是为了爱情》(湿吻);造型上突破重大,服装和发型在当时十分新潮,尤其发型上更是命名有“张瑜式”广受追捧;张瑜真的很美,但表演如今看来实在是太稚嫩了;意识形态表达也是如此——爱国就要大声说出来,还要用英语说......难怪王小波调侃两人【狂呼滥喊:“I love my motherland!”有如董存瑞炸碉堡。】
风景与爱情、政治、音乐的互相勾连,使得这部片子带了很强的抒情性。前面那些大段的风景独白段落宣扬了爱情的美好甚而让人相信了爱情,但个人理想的过去和痛苦现实交织的矛盾必须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大背景下才能寻求解决。张瑜的面部特征很像吴天明导演镜头下的吴玉芬,不过相较而言更舒缓自如,黄导更能展现女性多方面的美。问题是为何要选择这么一个具有多重复杂身份的女性作为叙述者呢?
很纯美的爱情片,看到再次相逢太感动了,甜的合不拢嘴,然后又是父辈的问题还以为悲剧结尾,好在后来父母开明,可以幸福的在一起了……这很老的爱情片竟然比多数爱情片都好看啊……另外就是庐山的风景啦,云海、日出、瀑布、波光粼粼的水面、白鹿洞书院……好多庐山景点都值得再去哇……而且这部电影里的脸颊吻,据说是中国荧幕的第一吻,这个也很值得看了。
最初的乐子就是看一天一套装扮的周筠怎样靠近每天都不换衣服的耿桦(桦不该念第四声么?)。很喜欢看他们的调皮与笑。看时代烙印很深的电影会想,那种颇具感染力的纯真与热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改头换面了,但更感慨,经过那么多人为劫难,他们还可以死心塌地地相信“这样的时代不会再来”。三星半。#FIRST#vivo修复,桃红柳绿地鲜艳。
女主来到庐山,便在一个旅馆住下,这个旅馆的所在地为芦林湖;然后女主拍枕流石时邂逅了男主,后来两人同游花径,仙人洞,老君庙,御碑亭,龙首崖,三叠泉,月照松林,泉男主送女主会旅馆的路上走到翠溪桥时女主吻了男主,这个吻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五年后两人重逢,同游香炉峰下东林寺,庐山植物园,在聪明泉饮水,在蓄水潭游泳。
在庐山上看一场《庐山恋》,女主角长得好像认识的一位姐姐噢,都是美女!喜欢女主每次叫男主“孔夫子”的时候,是那么的俏皮~除了故事本身,这部片子还可以看成一部庐山风景区的宣传片,基本每处值得去的景点都在其中。像我,本来没有打算去东林寺的,但看完这部片就决定要去看看,应该就在香炉峰边上,安排一起去一下。
太肉麻太尴尬了,没有心理活动,因为所有的内心戏全都通过浮夸扭捏、过度用力的表演,矫情直白的台词、内心独白和插曲,或急速推拉或天旋地转的镜头外化出来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情节安排也是巧合俗套的登峰造极,简直是把观众当弱智的拍片忌讳大全,天雷滚滚的史诗级灾难,我认为这就是该片的电影史意义所在。
台词政治化味道略浓特别是被王小波耻笑的那句 I love my homeland, 但作为那个年代的片子能够对青春和爱情毫无邪念地赞美,比现在许多跪舔广电总局的姿态要高明多了,张瑜演技虽略浮夸但眼里有80年代才会有的灵动,修复版画质感人,男女主全程颜值在线让我恍惚间有在看小津的错觉,
七、八年前去庐山,记得还看到电影的海报。原来庐山有一个专门的电影院,每天不间断的放这部电影给游客看。为什么是庐山而不是别的山?大家心照不宣。可爱的张瑜老师在短短90分钟换了怕是不止40套衣服,时髦的不得了。结尾耿桦斩钉截铁的说“值得高兴的是,那种年代再也不会回来了”,可谁又知道呢?
一星给女演员,一星给男演员,一星给导演和一星给那包中华烟。庐山顶上看的,今天看来这部电影有许多地方挺滑稽的,很多次影院里的人都集体笑场,我更是笑的岔不过气,特别是最后那声“爸爸”。但我同时发现这部电影有很多放到今天都很尚属前卫的手法,受苏联新浪潮的影响不小,只是大多数没有都用对。
80年上影敢拍这样的片子,果然上海宁受资本主义的荼毒最重啊!事实证明,哪怕是最最狂热的洗脑之后,毛泽东思想也改变不了女孩喜欢帅哥时装,男孩喜欢女孩穿更短的裙子,郭凯敏不愧是和唐国强并称的小白脸,搁现在脑残迷妹肯定不比小鲜肉少,新中国的第一部吻戏,人民还是爱接吻胜过爱主义啊?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