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途岛战役 约翰·福特
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战争片之一,焦点是美国与日本海军对垒的中途岛战役。1942年5月海军统帅部决定把力量转到太平洋中部夺取中途岛,消灭美军前进的基地。日本组成了强
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战争片之一,焦点是美国与日本海军对垒的中途岛战役。1942年5月海军统帅部决定把力量转到太平洋中部夺取中途岛,消灭美军前进的基地。日本组成了强大的联合舰队,由山本大将亲自指挥。南云忠一率第一舰空母舰舰队任主攻。美舰队力量较弱,但因截获日军作战密电,对日军作战计划了如指掌,乃隐蔽待机歼敌。美军的轰炸使得日本航空母舰甲板上的炸弹爆炸,弹片穿过甲板,又在船体深处引起爆炸,三个显赫一时的庞然大物沉入海底。山本得讯,命令所有舰队集中攻击中途岛,以示报复。日机炸毁美航空母舰“约克顿号”,但美机很快又炸沉日航空母舰“飞龙号HIRYU”。此役日军损失巨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一艘,飞机400多架,兵员3500人,其中包括几百名熟练飞行员。日本无可奈何地承认“太平洋上的主动权转入敌人手中
《中途岛战役》下载观后评论:
现场拍摄的中途岛战役啊!片子略带搞笑,但还是涵盖了很多重要的战役镜头。其实美军破译AF应该在日军突袭前不久吧,居然就有人赴前线拍摄了,感觉完全是胜券在握,瞧瞧萨奇那堆飞行员笑得多灿烂。全片着重拍美军,日军的战机几下就被灭了,图样。中途岛风景太美,看上去像喜剧片。片尾还恶搞日本国旗

约翰·福特导演的纪录短片,获得了194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本片记录了二战中1942年6月4-6日的美日中途岛海战,包括日军战机轰炸、美军地面还击、空中打击,以及战后清点伤亡的情景。影片全部为真实战争场景记录,解说为事后创作,并由亨利·方达等多位好莱坞影星配音以加强效果。

18分钟的短片,既有战争前中途岛美丽的风光和潇洒乐观的士兵,又有从空袭到反击的刺耳炮火和浓浓黑烟中的惨烈战役,还有军人美国家庭的真实镜头。电影兼具真实和写意,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役之后,太平洋战争主动权被扭转,美国获胜只是时间问题。2018年4月Netflix观影

佩服像亨利福特这样为了电影事业不惜冒险上前线实地拍摄的精神 很多镜头确实刻意设计 剪辑手法/配音还有最后刷漆也都是宣传片的标准操作 但说到底艺术不就是为了表达和传播人的观点么 (PS:并没注意到亨利方达在哪里出现)

40年代美国战时纪录片。约翰 福特。用16毫米的摄影机,捕捉日军的进攻和美军的反击。将胶片素材与演员以演讲表达美国公众典型心声的镜头剪辑在一起,还在声轨中使用了传统的民谣音乐。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无资源

#纪录片#该片借鉴故事片的对话,解说犹如广播剧,有限的视角表现了真实的情景,亲切的语调引导和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轰炸中晃动的画面,如实地纪录了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也启发了后来的直接电影。

用配音突出士兵个人的背景身份以达到人性化效果,开始的宁静和事后的残酷的对比,战争场景的临场感。废墟上的海鸥,黑烟前的国旗。虽然结尾的字幕迅速回归强调宣传的本质,但此片更着眼于战争之惨烈。
看电影《决战中途岛》的时候有一位电影导演在敌机来轰炸的时候不但不跑,而且冲到最上面去拍片最终负伤而且坚持拍下去,没想到这个剧情竟然是真的,拍出来的片子居然就是这个,真实画面足够震撼。
生肉av2921943,那个年代的propaganda都是这样,战争的凝重中又不乏生活的闲趣,宣扬一下敌方的不干人事,展现一下己方披上军装可英勇杀敌,脱下军装可田园牧歌
今天Peggy讲到911她当时站在WilliamsBridge上拍人就一个个跳下来那段视频她再也没看MOMA35mmRestorationPrint
虽然只有18m,但镜头画面都十分不俗。很神奇的是去看决战中途岛前两天正好看了这个,对蔚蓝的大海印象深刻——还有军歌U.S. Air Force。
因为无法拍到交战的场面,所以也就是一个征兵宣传片的常规水平。但是会注意到,约翰·福特还是在用拍电影而不是纪录片的方式组织素材
虽然是美国战争纪录片,目的大多是意识形态宣传和鼓励参军,但是福特是真敢,是有人会为了拍电影记录故事而不要命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