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朴树 / 夏雨 / 周迅 / 李明 / 舒耀瑄 / 田震
导演:高晓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高晓松
类型:爱情
上映时间:2002-05(中国大陆)
别名: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用户标签:周迅,青春,高晓松,朴树,夏雨,那时花开,爱情,大陆
片长:90分钟
imdb编号:tt0385893
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大学期间,最美丽的岁月和最难忘的画面,都在迅速铺开。高举(夏雨 饰)在女朋友出国后迎来了一个乐队合伙人张扬(朴树 饰)。他们生性自由散漫,一天在礼堂顶上看着刚入学的新生,遇见了欢子(周迅 饰)。欢子在人群中耀眼的美丽让他们倾心,并开始了攻势。高举出于友谊第一的考虑,同意只在周六才和欢子一起。三人之间依稀的感情始终在青葱岁月里暗暗流动,他们在青春里,或许都有自己随心所欲的率性和幻想。
“后来,我们分道扬镳,发誓不再提起往事。欢子就象从我们手指间流走的那种叫作岁月的东西一样,偶而还会涌上心头。”在高举他们心中,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那时花开》下载观后评论:
张扬是一双眼睛 沉默的 寡言的 却深邃又迷人 性感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他说他要去天堂 高举是一个孩子 炽热的 顽劣的 像天上永远的太阳 说着无边无际永不着调的话 他说他要去地狱 交叉的时间线 不同的时空下 同样的面孔再次相遇 却是以陌生人的姿态 最终欢子和高举还是打破了诺言 而张扬就像从人间蒸发一样 消失了 周一到周五 你属于张扬 周六你才属于高举 周日你又做回你自己 你是这样的洒脱不羁 带着19岁女孩儿的奋不顾身和青春的美丽 情感有些断裂 但这不正是青春的情感吗 断裂的 极端的 莫名的 却始终纯粹 你美吗 你寂寞吗 你还记得他们吗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还在哪儿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星期天晚上看了部奇妙的电影,对高晓松刮目相看了呀。从开头伴随着鼠标点击一下就是一声枪响,到摄像机连续咔嚓,主角们的摄像机自拍,还有面具,假人的群众演员,电影里从来没有停止射击。我觉得高晓松并不是要拍一部青春片,而是关注着人与人之间互相观看的复杂性和暴力性,会让“不寂寞的人也寂寞了”。电影原声也是个惊喜啊,尤其那首《三个郁闷的家伙》很Portishead。还有周迅实在太适合演那种疯疯癫癫的小女孩了,谁不想她谈恋爱啊。

最早听到《那些花儿》是在大理人民路上摆摊时隔摊情侣教我弹尤克里里,正是这首歌。明晃晃的青春,高晓松的文艺真是入骨,周迅那迷死人的模样,荡起年少吉他弦上的音。那时的恋爱啊,沉浸在青春而不自知。抑郁怎么就来了:曾经的环境干净纯粹人与人爱得深沉,现在离开校园社会堆着假笑眼睛放光盯着票子。我怀念的,是花儿么?那些花儿,高举是一双眼睛,张扬是一个孩子。“你美吗”“你寂寞吗”为什么感怀青春,这操蛋的电影。

极富实验气息 放在如今看都独树一帜 我非常喜欢现在 但也极其迷恋那个“黄金时代”生猛的力道诉说高晓松自己的爱情故事朴树老狼配乐太够味道看到夏雨明白了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对幼儿园的那个男孩有莫名好感。人跟人之间很多东西说不清楚 有些人你也许曾经遇到 但未曾了解 但有些事早晚会来 就像我翻出高晓松的这部电影一样。三人,或许导演看过,法外之徒,祖与占,戏梦巴黎

高导这根本不叫电影,整个一MV,也太意识流儿了。到一半才说出关键剧情。电影唯一的价值是周迅年轻的美貌和朴树的歌了,这眼神儿和拍DV时候的自然,不愧是我最喜欢的朝廷女演员。朴树也挺有范儿的。话说欢子的抽克是当戒指戴了吗?高导估计是美国看见的,真是超前,就让她戴上了。还用了Eric,最后不忘黑板上自恋一把。塑料模特挺个性。夏雨念台词的样子老是有点儿变扭。

高晓松拍电影的才华跟不上想法,也就剩电影中的几支曲子可以听一下了。印象中这部片子在当年也没红过,不过却勾起了许多回忆,那时候这样的就是时尚就是青春。紧身鸡心领T外面配格子衬衫、坎肩式露出全部手臂的T(应该有个专有名词的,可惜我忘了),当年多流行啊——现在看起来真是够土。或许是距离还不够远,等到2050年,又成复古的时尚了。

影片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处处透着九十年代初刻板追逐先锋的稚气和拙劣。原本讲的是一个简单故事,两男生同时爱上一女生,因为莫名堆砌胡同神秘的四合院、一张有求必应卡,突兀犹如僵尸的塑料模特,郊外树旁一张床等桥段把故事讲得云里雾里,故弄玄虚。几个演员正值青春,周迅、夏雨、朴树那时花开,本色出演。
万万没想到高晓松当年竟然还自编自导过电影,而且演员阵容还是挺大牌的,当年应该正是周迅、夏雨和朴树当红的时候,可惜电影本身并没有留下什么波澜,反倒是片尾曲朴树的《那些花儿》传唱至今,成为了经典曲目,本片的拍摄风格在当年来说应该也算是挺超前的,通过倒叙和插叙将几条时间线巧妙连接到一起
最好的年代,一直觉得80后的青春特别青春。年轻的时候会用17种语言说我爱你;年轻的时候,欢子的想念里可以有两个人,高举是一双眼睛,而张扬,张扬是一个孩子;年轻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忘记爱情的排他性,坚信欢子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年轻的电影可以让无关紧要的人是塑料模特,大海外可以是鱼缸。
因为朴树,看的电影。虽然没有朴树多少镜头,可这也是没办法的吧。再说感受,好像就是迷幻,故事明白了,可没太懂其含义。再有就是台词 台词还蛮精美的。还有的话,就是画面,画面还蛮印象派的,模特来充当龙套,也是蛮新奇的。此外的话,周迅很美,夏雨我总感觉他是马小军(捂脸),朴树尽力了。
导演高晓松在剧情的表现手法上,比较注重个人感受,凸显表现主义,以独特的拍摄手法,将这部影片呈现于大众面前。他以对音乐、色彩的敏锐度,将音乐融入到影片中,而且注重影片的画面处理,让整部影片表现得更完美。他本身又是音乐人,《那时花开》也是他首次自编自导的影片,风格非常独特。
听了高晓松的《晓年鉴》1999那年,就翻出来看看,封面风格很像上世纪的电视剧。不过电影还是超出预期的,老高大概是第一次做电影,想表现的东西太多,显得有些装,文艺青年嘛。高晓松本人经历改编、片头的《月光倾城》、片尾的《那些花儿》以及青春年华的周迅,给片子增色不少。
还不知道高晓松还拍电影。我觉得不算糟糕,可能更大的问题是个人风格缺少足够的练习。能感觉到这是一部借鉴比较多佳作的作品,高晓松本人可能也确实热爱了解电影。如果能抛弃掉形式主义的文艺,能多拍多练习寻找自我风格,或许能成个什么。(周迅早年文艺片中的风格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