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夜,死亡幽灵般的凶手,利用跨年烟花的掩护,在市中心的一栋大楼,大规模远程射击枪其他高层楼上狂欢的人群,紧接着射出子弹的大楼房间发生爆炸。此神秘案件遇难者人数众多,留下的线索极少。
当地年轻女警艾丽诺的敏锐判断吸引 了负责调查此案的联邦调查局长官兰马克的注意,二人携手接近那冷酷的、危险的、惊人的真相。
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最佳影片奖(提名)达米安·斯兹弗隆
《追凶》下载观后评论: 视听和文本都非常作者化,很像《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未署名监制的作品,或是《荒蛮故事》好莱坞化后的一个章节,或是斯兹弗隆化身《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所写的一篇控诉美国社会的,足够精彩但又稍显刻意的R级犯罪新闻纪实报道。当制造两场堪称超级枪击事件的枪手是美军特战老兵之子的身份被揭露时,配合故事发生地巴尔的摩以及女主和FBI上司晚餐时闲聊到的美式“定体论这国怎”,基本就能猜出核心的创作意图。斯兹弗隆与在业界崭露头角的联合编剧韦克哈姆在剧本撰写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他们在黑色电影的视听质感下以近似美式硬派侦探小说叙事(技术层面离《侠探杰克》不远了,整体Noir气质重如《新蝙蝠侠》),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出了经典的存在主义论题,所以《首映》杂志称本片是“一部充满人文主义和社会批评色彩的惊悚电影”。
#BJIFF2023 万达CBD太热了,空调都不舍得开一个。可能是深受好莱坞的迫害,这个剧本根本就不像拍过《荒蛮故事》的导演能写出来的,完全就是cliché,看五分钟就能猜出后面的剧情走向。开头像是致敬了一下《搏击俱乐部》,于残破的房间之中遥望高楼大厦。后面基本就全是正反打,比电视剧的镜头语言还单薄。又是以迷惘女警与正义男警为主角,主题上融合了全球贸易、官僚主义、个人成长等话题,不过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最后再企图通过家庭阴影、社会孤立等负面影响来让凶手的做法充满合理性,凶手再次成为了大众心目中的那名充满刻板印象的、家门不幸的怪胎。最后的决战段落简直就是一团糟,无法理解女主对凶手所说的那段圣母般的感言,黑人小哥也完全被架空,这个角色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这部电影实在太棒了!从头到尾无尿点。从片头,艾莉诺让老妪留下过完新年,到枪击不断,到房室爆炸,到艾利诺去楼下拍人头,上17楼差点掉下去,再到开始探案,不断揭露美国警方与FBI的丑陋(这种丑陋甚至更甚于杀人魔王,因为他们是故意制造冤假错案!)杀人魔王在Mall里的鏖战,几乎预判了警察的所有行径,简直就是个举世天才。若不是碰上艾利诺,若不是兰马克慧眼识英,恐怕这个凶手将永远逍遥法外吧!最后小屋下面有个Bunker,小屋爆炸从后门逃走,真的是每一步都算到了,唯独没有算到的就是艾利诺会狠狠咬他那一口。而他为什么,没有杀艾利诺?或许即便是狼,也不会裁决自己的同类?
老少配的探员破案过程,重点似乎并没有放在悬疑,而是展现孤胆英雄式主角与權利的撕扯博弈,被放逐又被召回,以及官僚制度下的黑暗荒谬。两场杀戮戏都超精彩,老探员太有魅力,小妹子撑不起戏份,人设也没太立住,反而一双模特大长腿晃来晃去干扰剧情,虽然有那么一两秒穿越肥温。导演有意设立这样一个被消费主义包装,被当代传媒裹挟的疯狂崩坏的世界,而存在于其中的那些精神错乱的变态和怪人才是真正正常拥有人类心灵的人。可惜结尾不好,冗长而损失了力度。凶手商场捡拾食物残渣遭人辱骂一段复刻了夺命凶灵,有些配乐也很Howard shore,导演是不是柯南伯格迷弟
#BJIFF2024# 每一个厌世魂都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一路追凶的过程却反而制造了更多的不幸。影片涉及的社会议题范围极广,有自残倾向的女警、同性恋FBI长官、部队退伍的黑人警员,现代社会几乎再没有在干净环境中成长、完全身心健康的人了,所有人都可能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腐败的官僚系统、不被关注的抑郁青年、极端的种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者、底层移民黑工……在五光十色的大城市霓虹到底掩盖了多少人挣扎、苦涩的生活,他们就像凶手一样只想体面。着实,杀人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但被绝望到扭曲的狂躁在报复时是没有理性的,这个社会将自食其果。
#BJIFF,第九部,主竞赛第四部,多写一句,应该也是本届最后一部了??……很不舍很难告别。片子并非传统好莱坞模式,悬疑和动作基本上没有,主要反应的是社会问题的一部故事片,剧情很稳定但也不出彩,但一些击杀场面还是很“刺激”,有达米安第一部的特点。相比于荒蛮故事达米安的才气没有展现很多,太靠近商业同时也并没有商业化的模式。本来会给三星,但他是达米安...他跟我对视交流...他给我签了六张海报...他那么那么帅那么那么善良...怎能不怒加一星!映后见到导演是如此热情幽默的话痨很难不带滤镜!
笑嗨了 确实是有质感的一团大便 女主演技太着急了 探员仿佛含着一口水在讲台词 大部分都听不清 理解导演想要犯人视角的犯罪片 但凶手最后那段对话真的让我共情不了 一副我开始要教育你的样子真的很装逼 浅入浅出平平淡淡。创作者厌世极了 准确来说恨老白极了,不过又没勇气或者深知自己没能力掀起波澜 所以就在那个体制里苟延残喘 结局真是应了那句 活又不想活 死又不敢死全片是包着商业片外衣下的导演个人矫情呻吟 不甘于纯粹商业犯罪但探讨社会问题又深刻不足 无功无过 中规中矩
尚可一看,当成两集美剧,还是可以的。导演不甘心做一部商业类型片,在试着朝一些有品位的创作方向努力,只可惜最终什么都没有够到。剧本节奏上试图反类型,结果节奏崩了。FBI内部权力斗争,只是浮于表面。女主的反社会人格,试图让她以罪犯的思维去思考,最后只写了一堆空洞的说教。导演想走风格化的暗黑犯罪片路线,可惜他不是大卫·芬奇,暗黑的底色没做出来,只做了浓浓的流水线美剧质感。建议导演去拍《东城梦魇 第二季》,他可以的。
拿杆二战古董,透过建筑外墙玻璃(重点)狙杀20 路人,弹无虚发、枪枪致命;拿把Uzi几枚手雷,无掩体近战撂倒10 武装警员,自己毫发无损成功跑路…… 这反派战斗力大概是按照超英电影大boss的规格设定的,放在现实主义题材里格格不入。批判官僚体系的部分连隔靴搔痒都够不上,结尾女主威胁上层的桥段理直气壮得有些莫名其妙。办案难免走弯路不假,但便利店枪战怎么看都是水时长。有这功夫不如再看一遍《边境杀手》
【BJIFF 20】毫无诚意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流水线作品。女主抑郁症和自残倾向的设定对推动情节有任何帮助吗?难道只是为了最后杀手能和她“共情”?能在闹市区展开如此规模屠杀还能全身而退的杀手不是《七宗罪》式的心思缜密的变态,居然是一个“融入不了现代社会的怪胎”。最后警匪对峙的场面俗套得像AI写的剧本。并不是说电影不能对整个人类文明进行批判和质疑,但这样浮于表面隔靴搔痒的方式实在是让人尴尬。
补标4.29 HK K11 art house。对这种好莱坞模式的商业爆米花越来越无感了……睡着了一会,被枪声惊醒,一直在想凶手啥时候把女主杀了,在这样的紧张感之下我才勉强撑到最后??结果,又是一个有家庭创伤的两个人相互理解救赎的故事啊,讽刺的是通篇都在反抗权利和官僚,结果最后女主也踏上了这一条道路。(?)所以没太Get到凶手到底是为什么觉得女主和自己是一类人的。
能觉察到导演并不是要拍一个爆米花片,影片的中心是权力的争夺,不仅是FBI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是警察与凶手之间对生死的掌控权争斗。细节上有一些政治正确的点,倒不引人反感。最喜欢游泳的几场戏,翻倒的画面里每一次划水都像在奋力求救。遗憾的是,剧情上的硬伤还是有点多,第三警察的存在毫无必要,凶手的人格也过于单薄了。在3星和4星之间纠结,但是导演太帅了不得不加了一星。
导演去好莱坞合作的一部作品,所以和《荒蛮故事》风格很不同,这部就是很爆米花的枪杀案抓凶手,个人觉得女主的人设和能力有点立不住。有幸看到导演映后,非常帅气活力幽默,他就像电影里的FBI,连对电影的起名权都没有hhh,本来想叫《恶世之子》的。他说弯腰快跑送话筒的工作人员像网球球童,哈哈哈太妙了。@北影节 万达影城CBD(电影院座位很舒服,但是字幕遮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