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哭泣的女人 杰罗·布斯塔曼特
拉丁美洲盛行“哭泣的女人”拉洛罗娜的民间传说。曾经在危地马拉对当地土着人实行种族灭绝的退役将军恩里克如今被提起刑事诉讼;患老年痴呆症的将军越来越频繁地听到夜间有
拉丁美洲盛行“哭泣的女人”拉洛罗娜的民间传说。曾经在危地马拉对当地土着人实行种族灭绝的退役将军恩里克如今被提起刑事诉讼;患老年痴呆症的将军越来越频繁地听到夜间有女人哭泣之声而产生日益严重的幻觉。虽然受到包庇而无罪释放,愤怒的民众却包围了他的住所,而随着一位神秘女仆的到来,诡异的拉罗罗娜诅咒正在一步步应验。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欧洲电影联盟奖 威尼斯日最佳影片杰罗·布斯塔曼特
第78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35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伊比利亚美洲电影(提名)
《哭泣的女人》下载观后评论:
曾经的「宗教屠杀」现在以「末日审判」的形式再一次《震荡》了危地马拉。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任何一场种族屠杀一样,噩梦般的《野蛮入侵》被这个国家的权力机关赋予了正当性与合法性。然而《哭泣的女人》却对这种侵害行为本身提出了合理质疑。富有洞察力的作者发现,问题就在这个政治氛围浓郁的大家庭内部:被当做佣人的原住民根本不被这些外来者理解。她们把这种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规矩看作道德秩序,又把多数人骚扰少数人的行为按照科学理性的逻辑解释为一种对于「性」的无意识的需求,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因为这种权力关系本身是生理化的、病态化的和情感化的,所以它是被允许的、被呵护的和被满足的。正因如此,这种该死的行径才会长命百岁。然而将政治议题拉入宗教语境里探讨似乎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难道人们的同理心都是通过梦游唤回的吗?

挺有想法的,就是剪辑差一点,惊悚片段太闷了,呈现得很普通,节奏不如正片流畅。打着清除共产主义者旗号对玛雅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独裁者们,可以逃过法律制裁,甚至可以“自证”清白被奉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英雄,一个将回过头来反思历史视为社会倒退的国家,面对这样的现实,无可奈何只能在电影中让亡者们归来,将独裁者亲身置于受害者们的境地,用内心和灵魂的审判代替法律,直至疯魔,众叛亲离。几个人物的设置比较有意思,将军夫人痛恨被强奸的印第安女人们,认为她们是勾引男人的娼妓,甚至家中的女仆就是丈夫和其中之一的产物;思想进步的女儿嫁给了玛雅人,丈夫不得将军父亲喜欢,神秘消失死亡;混血孙女却天生亲近玛雅亡灵们,最后被疯魔的外祖父用枪打中。

60/100。看在导演愿意将这段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得诚心上勉强给个三星。其实整部电影想要叙述的东西跟《我们的母亲》是一样的,但相对于后者平淡之中极富情感力量的效果,这部试图将对过去的反思包裹于类型片特色中的尝试着实失败。想制造惊悚吧,使用的手法又蠢又笨,根本不能让观众信服;想呈现家庭问题吧,却有种不知所措的违和感,每一代的矛盾和问题豆没弄明白;想展现社会背景吧,又根本没有触碰到那个最触动人心的敏感点,完全就是绕着这个好话题盲目打转。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具有一定野心的但是能力基本没有的电影,除了能让人感到一瞬间的震撼之外,剩下的只有失望。PS.在一阵无聊之中保镖的颜值好突出。

除了不吓人哪里都好1.不少镜头拍的很有感觉:第一场法庭戏镜头慢慢后拉还有第二场法庭戏的压迫感;主角团视角下的抗议群众镜头周围都是扭曲模煳的;随着镜头移动窗外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的鬼影2.不过缺点也是因为摄影,作为一部恐怖片,很多氛围非常不错的地方都没有任何添加恐怖元素的想法有点可惜3.救护车那一段声音的运用真的很棒,也是全片最喜欢的一段4.故事本身是比较简单的怨灵复仇,加入了一些政治元素,但是类型的融合没有像逃离绝命镇那么好不过也算不上缺点5.背景故事和原因通过幻觉加闪回的方式表现的,处理的还不错6.当地的音乐和片尾曲都非常喜欢

三星半,一出退役将军被起诉宣判、原住民冤魂的索命杀事件,挖掘出危地马拉尘封的黑暗历史:在内战期间,军政府进行针对玛雅人的种族屠杀,沉重惨痛。最突出的亮点:一是音效诡异而丰富,除了幻觉中女性哭泣的阴郁瘆人,片中经常回荡着聚集的遥远的人声,仿佛被驱赶、被处置、充斥着不安动荡。在将军大宅里,经常听到的是外围愤怒人群的吟唱和口号,加剧焦灼感。二是水的意象的充分利用。游泳池的水、房间里的水、噩梦中的水,水是通向罪恶回忆的载体,里面包含着死亡、血腥、残酷,它从记忆深处流出,成为渗透施暴者生活、控诉其罪行的攻击武器。

有第三世界国家长途大巴看片的感觉了。中美洲人民耳熟能详的“哭泣女人”,危地马拉版本加上了1980年代军政独裁的背景。最早听这个中美洲美狄亚故事,是2019年在墨西哥亡灵节时。那个版本是:一个土着少女爱上并嫁给了一个西班牙来的外交官,还给他生了三个孩子。男人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得出差,却总能准时回到女孩身边。后来,外交官消失了,其实是回到西班牙再婚。土着姑娘愤怒极了,把孩子带到河边一一溺死,接着又无比懊悔和哀怨。后来经过河边的人,都能听到一个恐怖的女人哭喊着:‘孩子们,你们在哪?妈妈错了!’”

极右种族肃清之灾,报复性的出现在一个将领的家庭之中,最后让将领偿还血债的,居然是对他不忠一直耿耿于怀的妻子。观感有点虎头蛇尾,一场灭种族的灾难竟借由家庭中妻子对丈夫的怨怼来抚平?上将这个角色塑造得过于可恶,侧面烘托了妻子和女儿角色的坚定,颇有女性主义电影之风。导演运用很多透视的镜头,平行视角注视故事的变化,如影片开头的女主人和仆人一起祈祷,危地马拉幸存者的证词控诉,甚至是最后的上将葬礼...
危地马拉独裁者和种族灭绝故事起,之后电影的空间挤压在独裁者的家中,四周都是抗议的人群和不绝于耳的口号。这本来是一部有政治意味的心理剧的好模子,可惜被后半部神神鬼鬼的惊悚搞砸了,变成了“出来混总是要报的”的简单逻辑。最后伸张正义的并不是良知,而是民间流传的诅咒。这还不是个报仇的故事,纯粹是个报应的故事罢了。
拉丁美洲这点事,就是查也不用查都知道跟CIA脱不了关系。查了求证一下,果然CIA在50年代为了“对抗共产主义”帮助武装统领政变,推翻了合法选举上台的总统。之后60年开始军政府就开始对原住民种族清洗。哎,愿南美的天堂里没有CIA。电影本身编剧摄影都很优雅,虽然不够惊悚,但胜在立意就高了
将军逃过审判,幻听到女人的哭泣。夫人自欺欺人,深陷进屠戮的梦魇。拿出所有蜡烛和糖块,摆出黑魔法阵列问亡魂需要做什么。坚信自己无辜,并未想到赎罪,一屋子人沦为沉默的帮凶。凶手已经清洗不掉手上的血腥,只能靠射杀孙女偿命。国家已经厌倦了为亡灵哭泣,只能用午夜的召唤,惩罚历史犯下的血债。
【3.0】剧本不够沉得住气,后半段剧情走向几乎到了直来直往的程度,剥削了观众对于电影所映射历史的思考空间。但电影的构思值得肯定,相对于多数类型片仅将民间传说文本当作典故或者情节一环利用,本片不仅对“哭泣女人”的故事进行了当下视角的解读,且对这个传说持追究审慎的考古态度。
初始氛围塑造的可以 同样涉及 Genocide 以为能有新的角度补足一些映照面 可惜黑魔法不是毁了开题的 反而是私生女这条支脉太俗气 人群里你看到女儿我看到丈夫 一场降灾青蛙雨 煳弄完了一个上将继续报复下一个 挺露怯的 p.s. 认识了 Gaby Moreno
【危地马拉】继《我们的母亲》后,再次对焦挖掘军队对原住民玛雅人迫害,造成种族灭绝的“余波类”电影。不同的是,它不再只是叙述,而选择用超自然元素和神话包装,发出更深的抗议与呐喊。这种独特的设计以及用水作为意象构筑的别样氛围也在不完全了解历史之外,感受到问题所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