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遁入虚无/嗑到荼靡》09年欧美最新限制级高分惊悚剧情片DVD中英双字
◎片 名 Enter the Void
◎年 代 2009
◎国 家 法国/德国/意大利
◎类 别 剧情/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7.4/10(2.446 votes)
◎文件格式 XviD AC3
◎视频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长 155 min
◎导 演 加斯帕·诺 Gaspar Noé
◎主 演 帕兹·德拉维尔塔 Paz de la Huerta....Linda
内森奈尔·布朗 Nathaniel Brown....Oscar
西瑞尔·罗伊 Cyril Roy....Alex
艾米丽·阿琳·林德 Emily Alyn Lind....Young Linda
杰西·库恩 Jesse Kuhn....Young Oscar
丹野雅仁 Masato Tanno....Mario
Edward L. Papazian ....Customer in dance club
奥利·亚历山大 Olly Alexander....Victor
Sara3e Stockbridge ....Suzy
Ed Spear ....Bruno
Janice Béliveau-Sicotte ....Mother (uncredited)
◎简 介
讲述了奥斯卡和妹妹琳达来到东京后发生的故事,哥哥靠卖毒品为生,妹妹则在夜总会跳钢管舞。在一次毒品交易中,奥斯卡被警察撞见,并被手枪击中。就在奥斯卡垂死的时候,他的意识发生了变化。他又看到了五岁时候父母的死亡。种种的幻象让奥斯卡无法死去,他的精神脱离了身体,自由地穿越在各个时空,但是他无法与任何一个人对话,连自己的妹妹也不例外。
◎剧 照
幕后制作
导演加斯帕·诺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不可撤消》,该片在2002年的电影下载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轩然大波。此外,在1996年,他担任摄影的《雪地里的情人》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2006年,他执导的《SIDA》作为展映影片也参加了戛纳电影节。
【电影截图】:
《遁入虚无》下载观后评论: 遁入虚无对我来说像一首trap,爽一下然后呢?所以到底是什么问题?电影不是非要问问题,我干嘛这么执着于问题?遁入虚无…我看到遁入到迷狂、遁入到穿西装的男人和一丝不挂的女人,遁入到大哥和小妹、遁入到阴谋、遁入到烂俗的死后观,遁入到重复自身、遁入到一种片面的凝视。但我生什么气呢?为什么总是被冒犯到?我不知道我在要求电影什么,难道我必须尊重每一个电影吗?我不可以批评吗?我不可以憎恨吗?我吵闹了吗?我没资格吗?我误解了吗?我从小到大离psychedelic太近,但我仍然总是看到他们然后疑惑,嬉皮士们到底遁入到哪片极乐净土了?我看到的都不是单纯的吃和交配,是饕餮盛宴,是暴食行为。他们为什么总是念叨着修佛?通灵?修仙?普渡?爱人与和平?如果我不与他们一起通过药物遁入,他们不能带我去任何一处。
加斯帕·诺总是用最极致的视听最花哨的结构讲着最简单的故事。来自灵魂的POV,嗑药幻觉和死后人世虚实交织;心跳声是生命的伴奏,死亡并非虚无而是新的开始,Oscar甚至遂了俯瞰东京的愿。其实影片生死循环的内核早已借Alex的台词全部道出,大量圆形符号在视觉上再次强调循环这一主题。长镜头背后的“观察”主体再多一层,形成“观众-灵魂-角色”之间“观察的观察”的递归关系,我们观察着灵魂“进入”一次又一次的旁观。故事体量其实根本拍不到着160分钟,全因为运镜和迷幻场面拉长了时间,而闪回结束之后叙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到后期手法重复新奇感消退,观感就疲软了,《高潮》也是同样的缺陷。先看过了《爱恋》和《高潮》,原来片头片尾的打乱、长镜头、某主观镜头和单词双关的文字游戏早在本片玩过了
1.可能确实有一点过长;2.直到爱情宾馆部分才知道原来开头纯主观镜头的抽象放射图案是精气概念的视觉表现;3.没必要看得太玄,有资格被称作是“生命之树”;4.很明显,这是一个兄妹畸恋情节剧。“What was it that Douglas Sirk said to Fassbender,” Gaspar Noe told the questioner, “To make a good melodrama you need, sperm, blood and tears. These are in this film.”
也是没想到在climax之后还能再次收到加老师发的lsd三小时体验券,断断续续看了一周,真是补片出奇迹。中段大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视角的肩后镜头还蛮酷的,搭配拍摄手法有种灵魂出窍的剥离感。没做好心理准备被特定场景的占比时长惊到了,只能感叹真不愧是剪出著名十分钟一镜到底rape scene的加老师。但最后半小时love hotel的戏里群演们都是隔了探照灯在doi吗?日本小电影的圣光打码在经历了千禧之后的第一个十年终于冲出国门成功实现了反向输出,可喜可贺。
意识流的运镜,潜意识流的剧情。《百年孤独》般的拉美风魔幻,压抑与罪恶人性的东京都市,静默孤寂的灵魂轮回(此生殖科学嫁接在柏拉图灵魂说之上的轮回转世一说,应与藏传佛教无关),性欲、死亡、童年创伤等精神分析意味的情节。那重胀的色彩、模糊的画面与肮脏的场景,尽管可以理解用心或意味,但在生理上着实有点晕呕。虽然如此,仍是一部视觉语言独特的哲学电影。渴望在性爱中潮亡的人们,也建起来了高楼宇厦。夜色倾颓灯迷火失,爱之旅馆若能透明,那就会看到自交的群我
操。void是神来之笔,入虚如无风。太飞了,太幻了,太空了,没有尝试过lsd的观众可能无法理解导演坠入缥缈怪诞的心境。全片没有故事情节,没有逻辑性,没有固定人物,更没有三观。只有一个“孤魂野鬼”飘在天上看过去的旧人飞叶子,情色交易,然后继续飞叶子。生命就是一场虚无的意外。意识流先锋片,不喜欢的估计一星都不想打,像我这样喜欢的眯着眼睛看导演嗑药之旅就非常爽。
前半段超神了 被这炫酷的视听语言技术深深折服 几乎全程主观镜头(眨眼掉帧、上帝游魂视角、隔墙转场、超长镜头、手持镜头(晃的我特害怕摄影师把相机掉下去)、高饱和超现实调色。 就是看到后面有点审美疲劳中间有点拖沓
拍摄手法很另类,通片上帝视角,剪辑过渡就一个字,闪!我的眼睛快TM被闪瞎了!!最苦逼的是男主,前部分基本后脑勺示人,后部分幽魂无影。只有两次短短的照镜子能看见尊容,肯定是得罪导演了。一个悲剧的人生,一个轮回的故事。男主搞了朋友他妈,朋友报复,举报他贩毒,拘捕被毙。死后灵魂游历的自己的一生,穿梭大街小巷,关注着他身边的人。最后,选择投胎对象转世再为人。
全程主观镜头,前面部分男主眨眼的细节都拍出来,死亡以后变成上帝视角。故事不是从某个生命的诞生开始,而是从一个生命的结束,追溯其一生和身边的人的关系,再到灵魂飘荡,直到另一个生命出生而结束。每一次镜头变换颜色都是一个段落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这个适合有独立审美架构和思考方式的人观看,那些觉得烂又坚持看的真是够拼了,161分钟,能看完好多没智商的真人秀
这电影的致幻效果绝对不亚于《梦之安魂曲》。Drugs, sex, clubs在东京的夜晚周而复始的发生,像黑洞一样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无数少男少女。虽然电影实验性相当强,风格也相当小众化,但其实拍的一点也不枯燥乏味,大量主观镜头和伪超长镜头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角色的强烈主观视角中。唯一不太适应的是最后四十分钟的纯粹意识流影像实在有点挑战观众的耐性。
金马12#飞升入梦,腾云驾雾…这种空中视角实在炫目,更炫目的还有每次穿越的时候的定格单色强光。在大银幕看加斯帕诺真是非常难得的、极不真实的体验。各种快速长镜头的调度、从模型到实景的穿越,还有开着车的时候给你来那么一下,不断切换房间去窥探lovehotel里的各种体位,连续性爱镜头的刺激,投胎到妹妹孩子身上失败的隐喻等等都叹为观止。
服用DMT会让大脑分泌和临死前的一样的一种物质,灵魂慢慢飘起来,就那样俯瞰着你的身体。絮乱的视网膜拖着孤魂漂浮在堆满棺材楼的都市上空,混沌意识挣脱血污在无爱之城绽放出七彩曼陀罗。无缘无果,无踪无迹。随欲而来,从欲而去。朦胧之中偶尔响起巴赫G string的迷幻变奏,却似异次元短暂的幻想之爱,每每终结于爆裂的血管,冷寂,和哭喊。
片头enter片尾void,叙事采用全主观视角,依托生死与毒品作为媒介展开连续性穿越性转场保持了主旨的溶贯一体,灵魂主观视点(上帝视点)与肉体主管视点的切换与运用也反复衬托主题,在如此单一的运镜方式下仍用光影畸变频闪超现实等等元素丰富有佳,值得学习。前所未见,但也确实没必要见,牺牲大量时间成本锁扩充之虚无只达其表难究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