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北野武 / 岸本加世子 / 大杉涟 / 寺岛进 / 津田宽治
导演:北野武
语言:日语
地区: 日本
编剧:北野武
类型: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上映时间:1997-09-03(威尼斯电影节) / 1998-03-20(美国) / 1998-01-24(日本)
别名:はなび / Fireworks
用户标签:北野武,日本,日本电影,暴力,花火,文艺,爱情,1997
片长:103 分钟
imdb编号:tt0119250
西佳敬(北野武饰)是一名警察,几年前儿子不幸死去,现在妻子(岸本加世子饰)患白血病已到晚期。好意让他去探望妻子的搭档堀部(大杉涟饰),则在任务中严重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与轮椅为伴。后来西在一次逮捕行动中处理失当,又导致后辈田中(芦川诚饰)丧生。引咎辞职的他,想着供养田中的寡妻(大家由佑子饰),接近并安慰老友堀部,黑社会紧追着他索讨利息,这一切都令西感到不堪重负。他决定铤而走险,做件冒险的事情,将一切做个了结。最后,西陪妻子做一次没有归途的旅行。
第2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2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北野武
第23届报知映画赏最佳影片北野武
《花火》下载观后评论:
被这个名字开始充满了期待,最后给我的感受也较好的有所回应,整部影片给我的感受与《奏鸣曲》感觉类似,其中《奏鸣曲》讲述的是一个黑帮老大的自己救赎过程,这部《花火》讲述的是一个警察、普通人的自我救赎过程,但在感情上有了比《奏鸣曲》更加积极的一面,在片中主角虽然一步一步被社会代入痛苦不堪、万劫不复的阴影之中,有些类似《海边的曼彻斯特》,但却通过自己在救赎自己的战友、下属的亲戚、自己的妻子,但最终自身却永远无法拜托这种阴霾最终走向灭亡之路。片中尤为亮眼的地方就是剪辑的跳跃运用,在叙事方面不断的倒叙与插叙让故事给我们呈现的首先是开头和结局,在其他位置再展现过程,给人一种出现疑惑、思考疑惑、解决疑惑的过程,也体现本片的内在情绪。视听方面也是安静的画面与紧张的枪声快速衔接,配乐的抒情与画面的静止,内在的美

社会我武哥,人狠话不多!是个狼灭!这电影说话比做事要难,直到第31分钟北野武才开口正式说了第一句台词,严重怀疑北野武是不是借自导自演的便利这样就不用背台词了,哈哈。94年的车祸导致面瘫使得他只有一个眼睛会眨眼,饰演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相当合适哇,赋予了角色额外的独特气质。片中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出自北野武之手,尤其是那些脑袋开花的画儿格外瞩目,曾经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看过北野武的艺术展,正是这些画,相当喜欢。揍起人来也是干脆利索,真是文体两开花。电影的转场剪辑也比较出色,使得各种意象的使用恰到好处,配合久石让的凄美音乐一起食用效果极为出色。北野武骨子里是一个极为浪漫的人,电影里那些饱含个人气质的幽默和温馨都无比触动人心,最后海滩上左右相依的画面美如画,终结于两声枪响,猛男落泪!

安静,缓慢,片长其实仅103分钟,却感觉度过了好久。空荡悠长的镜头显得轻盈无比,又让人倍感沉重,好像天空和大海,透明的,又像是深蓝的,沉默着,又像是在轰鸣着。花店门口的一段,看得想哭,他坐着轮椅,妻离子散,那些盛开的花让他重新感受到生命的美和力量,绘画和艺术拯救了他。人的生命,如天上的花火,虽然转瞬即逝,但也可以留下绚烂的一笔。生命,就在种种选择中来回漂浮摆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患病的妻子,他将所有的温柔和暴力一并献出,那是他的花与火,终于,他烧干了自己,陪她一起走到尽头,于是在影片最后,她对他说:谢谢你,对不起。两声枪响,一切戛然而止,潮起潮落,世界未曾改变。一如既往的蓝,忧郁的底色,看完只有深入骨髓的悲凉。

〈重看〉1.洗车工、垒球,北野武不动声色的流氓幽默。2.“你不能这么做。”“嗯,画得很漂亮。”点彩画里一家人站在一起看花火。3.第一次看的时候急于了解剧情,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实际体验并不很完整。第二次的观影才把情绪与影片接轨。与猎鹿人相近,花火的影像描写的完全是悲剧的后劲,真正悲剧的发生只是一笔掠过。4.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北野武是温情,花火里则是骨子里的温柔。一双温暖无比的坚韧拳头。5.岸本加世子好美,有时候像小女孩,最后又突然变成大人,“谢谢。对不起。”6.一闪即逝的花火、动物头部的鲜艳的花,漫天大雪与光亮中格外鲜艳的“自决”二字。生与死的关系,一连串与死亡相关的打击将山田引向死亡,山田作为生者无比沉重地背负着死亡之痛。死仿佛是那么轻易,而生是如此的艰难。

北野武式的调皮:包括鸦雀无声的银行抢劫,后视镜中的扑克牌点数,手起刀落的杀人,寺庙中敲钟。被触动到的是妻子最后遗言,只有:谢谢你,对不起。这两个词,涵盖的意义可能超越了所有的言语和情感。总觉得日本社会实在压抑,小人物在其中无法喘息,崛部绝望的活着,在绘画中试图求生,但置身于大海、樱花之下,却依然浮现于眼前的是妻子,女儿,幸福的家庭,以及最后的雪中自杀。废车场的暴躁老板以及他无所事事的女儿,高利贷的团伙,甚至包括警局的警察,都有着没有缘由的暴力和孤独绝望。影像中的画作逐渐从生命体变成了自杀,可能是崛部的暗示西先生的死亡,也可能是崛部内心的绝望,北野武在求死之前放肆的活着,崛部艰难绝望的求生,生死两条线串联起来,像乐谱上的音符互相呼应。

8.5/10.镜头下的平静与克制,在陈述,在凝望,无论暴力亦或柔情,时间在永恒姿态下舒缓地流走消逝。北野武用干练果敢的处世哲学形成情节引导,身背死亡的伤痛与身背责任的沉重合为一股倔劲促使血腥四溅。身为丈夫、搭档、前辈的既存责任成为压垮事况的重负,黑道的残暴胁迫紧逼其至禁锢绝境,在绝望境地中将心底浪漫及温柔翻扯外露,而仍留硬汉的铁骨雄健。精简的话语叙尽纯粹的男性暴力,而除将斗殴景象保持完备,也将叙事空间留以画面进行充实,久石让的配乐将画面赋予跳动活力。一类相互分离但不对撞的内容相互填补空缺文本,是子弹的凌厉,还是花火的绚丽,二者皆为一瞬的造物,象征着结尾与开端,像海边风筝一般无法飞离,没有答案。

这部赫赫有名的电影静的可怕,在台词少的情况下还有大面积的长镜头和固定镜头,但这些镜头又往往并不服务于故事情节,这对注意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与打击。在枪战和动作部分干脆利落仅为表现死亡的一瞬,配合着残疾的警察与缓慢的人物动作将电影中整个情绪都裹得密不透风,可以说看完让我觉得观感不是很好,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北野武用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讨论了一个关于生死的话题,在妻子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男主又给他增添了一点生的美好,这不是关于希望的美好,而是生命本身夹带的色彩。只是我个人无法在本片对此探讨上得到共鸣,对我而言过于抽象与隐晦。
开始一些画面是有些糊涂,但是都有交代,北野武原来这么有名,第一次看他的电影。这个男人面瘫的脸,沉默的一部电影只说了几句话,但是却能感到他的内心绝望。花火人间熄灭之前的盛放。以下是豆友的评论,概括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有文字底蕴的人真的佩服:你可能不信,其实我身负超凡魔力。我能猜出你手中扑克牌的花色,轻松破解七巧板的谜题。能让晚钟在亭午敲响,会让花火重新绽放。我会变形术,能把出租车变成警车。我会隐形咒,抢劫银行都畅通无阻。我掌握所有不平凡的魔力,却拯救不了平凡的你。每个人的脸都是不同的花朵,就像我们的寂寞,全不相同。
《菊次郎的夏天》要在中国内地上映了,北野武的作品首次在内地上映,很难想象在大荧幕上看北野武的感觉如何。北野武同样是个画家,很多时候,看北野武的电影更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画,一幅幅穿插其起来,平静,但充满力量。这部电影延续了北野武浓烈的个人风格,简洁的镜头语言,久石让的配乐,一些闪回,插叙的处理,给人的感觉略显沉闷,但北野武的表演和细节的处理很有趣,穿插了残疾警察的这支线也值得回味,让故事不至于显得乏味,能感觉到北野武身上独特的细腻。结局的两声枪响是对整部电影的升华,将主旨升华到了生命的高度,震撼!
极具北野武式的电影风格主角几乎没台词,很多短情节具有北野武式温柔和浪漫,还有他的小玩笑,北野武式的暴力,非常多的叠化剪辑,有点看不懂精美巧妙的插画(插画都是北野武画的。。),久石让的配乐,漂亮色彩分明的构图,电影前面时间顺序有点混乱的回忆(看了b站上的影评之后才发现自己第一遍没看懂,那些回忆有时间顺序,由于没有旁边,确实需要看几遍)经典的电影镜头,凄美的结局,这部电影看完还是有点抑郁的感觉。女主演的挺有趣的。电影里有两条线,男主走向死亡和男主朋友的复生
第一部北野武,我好爱他的影片风格。观影前半段,一直试图从东拼西凑的闪回的片段中搞懂叙事,中途了然,北野武压根就没想讲清楚一个故事。该说是“日本印象派”么,一切只为了烘托氛围与彰显主题:爱与孤独与暴力。失去家人的中年人,只能在轮椅上度日,看海,涂画、赏樱,每个人的脸颊是不一样的花,每个人都代表着各自的孤独。真挚的感情也如花火一般,绽放时绚丽夺目,消逝也在瞬间,上了膛的子弹亦没什么不同。爱与死亡,花与火,成就了永恒的孤独。
不知不觉又一部金狮作品。本来对于北野武的印象,只有巍然不动的面瘫与四肢僵硬的傻气,花与火之后,或许还得加上铮铮铁骨与腻腻柔情。在一幅幅画作的伸缩变换中,感受不到是眼界在扩大还是画幅在缩小,就好像不知是海水冲上了海滩,还是海滩压下了海水。纵使人生与人死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答案,至少还有一双花儿年纪的眼镜目睹了开火之真相。不过开头感觉有微薄的港片范在欺骗眼球,毕竟这还是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
影片中没有大量的对白,凭借恰到好处的几句交代和任务的动作,神态来推进事件的发展。它的音效是极具震撼力的,无论是枪响还是打人的音效都非常简单直白,单刀直入直戳胸口,听得人心头一震,冲击着人们的视听感官。而其中几首配乐也是与剧情紧密相连。那种对生命承受力度的诘问,与堕落和自救之间的,情和人格间的挣扎、无措,包括在山田和妻子一起时极度快乐却又极度痛哭的交织情绪,全凭那些音乐声效烘托得更为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