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影片使用的作品标题为《小小英雄》(ちいさな英雄),这出自于西村义明想向孩子们提出在生活四周里,也许就有着渺小;但努力活着想达成某种目标的人物存在。
作品里包含三个长度各约15分的动画,其中米林宏昌所负责是名为《卡尼尼与卡尼诺》(カニーニとカニーノ)的章节,是个将螃 蟹给予拟人化的作品,剧情是描述一对名叫卡尼尼和卡尼诺螃蟹兄弟所经历的冒险故事,这也是米林过去至今执导过动画里头首部由个人所原创的剧本。起初米林是计划弄出一篇将青蛙给拟人化的内容,但之后发现内容不够有趣而舍弃,便转向从自己感兴趣的泽蟹之类生物来寻找点子。画面的表现手法上,则是采用了融合手绘以及电脑CG的方式。
百濑义行所执导《武士蛋》(サムライエッグ)是偏向剧情类型的作品,内容改自一位患有严重蛋类食物过敏少年的实有事迹。因作品涉及到医学症状,而有向领域人士询问了一些建议。其中百濑不想让观众觉得这只是一篇关于一名可怜小男孩的故事,而是想表达出生命强韧的一面,和少年要如何在天生体质问题下掌控自己的生活,以及亲情之间的描写。作品画风上有从古田足日和田畑精一俩人所创作的绘本《壁橱里的冒险》(おしいれのぼうけん)来作为参考,并采用类似色铅笔所呈现出的绘制效果。
最后由山下明彦担任的《透明人》(透明人間),描述著一名透明人内心里的孤独,并以山下明彦擅长的动作场面来作为表现手法。西村义明认为作品里的透明人,能作为现代人内心常有的孤独、不安情绪的隐喻,并觉得这是一篇含有哲学性的疑问,以及是三篇里头最具前卫风格的作品。
配音
第一篇《卡尼尼与卡尼诺》里,由女影星木村文乃和铃木梨央分别担任了卡尼尼和卡尼诺螃蟹兄弟。第二篇《武士蛋》中的小男孩俊、以及和他的父母一家人,为篠原凑大、尾野真千子、坂口健太郎三人饰演。最后一篇的《透明人》,则邀请了小田切让和田中泯参与配音。
配乐与歌曲
配乐部分有过去与米林宏昌多次合作的音乐人村松崇继,流行音乐制作人岛田昌典,以及曾在百濑义行执导的科幻短篇动画三部曲《便携式机场》、《9号太空站》、以及《飞天城市规划》里配乐的中田康贵担任。
影片片尾曲《小小英雄》(ちいさな英雄),则由女歌手木村KAELA负责演唱。
《谦虚的英雄 普乐卡短片剧场系列第一辑》下载观后评论:
3个各自独立的短篇小剧场,总共50分钟,导演组里只认识米林宏昌的名字,虽然我不是他的粉丝。可以说三篇制作质量都非常高,第一篇米林宏昌的《蟹》制作得最精细,然而从动画和主题表现上个人感觉是三篇中最弱的,孩子向;第二篇《武士蛋》完成度是最高的,动画的表现力真正用到了实处,小故事让人收获大感动,真诚不做作,写实细节丰富,配乐到位,第一次觉得直接弹钢琴音阶可以这么好听,最喜欢的一篇;第三篇《透明人》也做得非常棒,角度非常独特,压迫性的音乐,耐人寻味的故事,具有张力的表演节奏,结尾瞬间提升主题,不禁让人由内至外感到震撼。总体而言,比绝大多数商业动画好,如果电影院有的话,愿意花50元去看,虽然只有50分钟。好的动画不一定非要多长,故事多曲折,主题多庞大,做到“真”“诚”,着力小处,往往更能让人感动。

一想到这么可爱的动画是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画出来的,一想到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说着“资金够了也会做,资金不够也要做,这是普乐卡的第一卷,要一直做到第十卷”这样孩子气又充满“life”的话,就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工作或许会长成一个人的脊梁,但电影、书、风景会长成一个人的血和肉,形成骨与骨之间的包膜、皮肤和人的表情,让人柔软、共情、灵动而不至于僵硬。今天的两场都太好看了,以至于熬夜、遇到脾气不好的宿管阿姨、吃饭的时候也必须复习和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天就是第22届的高峰了。我永远不会不会因为工作和学习太忙了而不看电影。我可以少睡一点觉,但我不能不看电影。

纯吉卜力班底打造,看的时候就和在三鹰吉卜力美术馆里看土星小剧场一样,就是这个味儿。卷名是“谦虚的英雄”,很容易联想到剧本范式“千面英雄”,三部也都是按此路数拍的。英雄起于平凡,临危受命,但转折不同于欧美,欧美往往关注“能力”,只有获得神力才能在数值上pk掉敌人。而日本动画更关注“勇气”,三位英雄在能力上都没有变化,用心灵上的坚强获得胜利。这也可能合了“谦虚的英雄”这个名字吧。还有螃蟹中的cg,三篇中的,特别是透明人间里的作画,真是酷到爆炸!不胜剧情,略带实验性,花钱在电影院里看的话还是四星吧。

仅第二部好,立意和完成度都很高。有两处让我感到罕见的动画中的生活气息:第一则里,父亲出事时,男孩安慰蹲着哭泣的女孩,女孩连续两次用手臂把男孩的手推开,有着完全不同于其他过场动作的冲击力;第二则里,男孩进屋放下冰激凌与脱、穿衣服的动作在一个长镜头里完成,不仅充满质感而且巧妙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想来铃木敏夫当年任性的提拔,真是把麻吕酱害死了——骗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比当面斥其没天赋更残忍。动画这个东西,谁比谁更“真”一点,谁就是赢家。子供向不意味着低龄思维,童心也是很难的,好好观察吧各位。

电影节首刷!三个短片~最喜欢第二个-《永不言弃》。关爱过敏儿童~其实去年有一阵子总听说校园霸凌的一种是过敏霸凌…就是强迫花生过敏的同学吃花生、或者偷偷把过敏原放到患者的食物里。真的出了事故就说是不小心或者装无辜说只是开玩笑这种恶性事件,还觉得小孩子之间的恶意真的超恐怖。还好剧中的小男孩和妈妈、还有他的同学、邻里都十分了解情况的严重性非常注意。每一个小小的情节和短短的镜头能看到强烈的活的力量~善的力量~永不言弃!每个人都是小小的英雄呀。还有希望我们的医学可以更加厉害~愿小天使们不再有病痛。

《卡尼尼与卡尼诺》故事还是前几个世纪的调子,吉卜力的模具用得太随意了,“怎样把一个18分钟的动画短片变得更空洞"的生动案例。☆☆《武士蛋》平滑的部分和有起伏的部分节奏不错,需要表现强烈情感的时候也足够果断,但整体不是很有趣,作为动画公益广告就非常适合了。温柔的大阪腔。☆☆☆《隐形人间》“隐形人间"的概念表达的是“隐形在人间",相对来说最喜欢的一篇。分镜人物细腻不少,许多地方的表现力也充分,以角色在不同场景中的高速运动引导情绪,主题保持开放不做过多赘述,表达得更加自然。☆☆☆☆
三个短片的企划案,作者背景不一样,风格也当然各有不同,所传达的某种情绪性的表达既有温暖的一面,也有感伤的瞬间。尤其是山下明彦的《透明人》这一章,如同无根的浮萍一般讲“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孤独感刻画得入木三分,观之难免心有戚戚。米林宏昌的《卡尼尼与卡尼诺》是拟人化的亲情故事,而《武士蛋》更关注的是对于有着罕见过敏症的孩子在独特环境下对自己生活的掌控,以及亲情的描绘。风格上不尽统一,不过倒是各有奇趣。
是也乎,( ̄▽ ̄)日本动画界为什么总是有令人惊叹的作品不断涌现?可能就是一直有这种短篇实验动画集的传统...最早的记忆是 87 年的 机器人嘉年华 (豆瓣) 迷宫物语 (豆瓣)-page将每个导演心目中最想表达的以极端形式进行了尝试,从而保持探索以及兴趣, 可以投入到商业片的制作中...40年过去了, 虽然制作技术在极大的进化,但是, 日本动画人探索的乐趣从来没有减少...太敬佩了...
三部動畫皆有展現出真人影像無法帶給的想像空間和趣味性。《卡尼尼與卡尼諾》有讓人重溫《借物少女艾莉緹》的感覺,米林在小小世界的創意性依舊有一套。《武士蛋》有嚴重過敏體質的人都多少能產生共鳴的故事,是我最喜歡的一篇。《透明人》對兒童觀眾而言可能就沒那麼容易專注,但這篇的概念和設定上是最有意思的,一個不只外觀,而是連"存在"都是透明的人。
很好看啊!第一个故事的画风细腻唯美,米林宏昌拍出来还是有借东西的小人的感觉,合家欢情节套上瑰丽的想象还挺好看;第二个吃鸡蛋过敏的男孩和他妈妈的故事,看哭,真实故事本身就很动人,细节处理得完美;第三个透明人绝了,全程惊艳,设定已经很炸裂,呈现得也好,叙事张弛有度,有种卡夫卡的感觉。(上影节第一部打卡,嘉定的场人真少啊)
螃蟹:直接人形比说人话穿衣服把人动物化要顺眼,掺杂CG画风不太入眼;鸡蛋:妈妈配音竟然是尾野真千子,对鸡蛋过敏对牛奶过敏,曾有个同学对水果过敏,生而不平等,不是人人都有选择权,虽是现实题材,却赋予了动画呈现的意义,下楼梯一场尤甚;透明人:以前被思维定势只看见透明人的不可见,却原来忽视了重量的可能性,多想化成透明人,
结尾还附赠了ponoc创始人西村的访谈是不是赚到了哈哈哈哈!如他所说的确能看出是为了孩子而不是成年人创作的,非常少而简单的对白,有限的场景,主要依赖动作和声音,这些先决条件外加短片限制之下,算是完成度很好。第一个米林宏昌的不太行,鸡蛋过敏男孩和透明人都很喜欢,不愧都是前吉卜力最好的animator。
来豆瓣看了简介才知道那是螃蟹的拟人化形象,自己看的时候以为是小人国,而且是生殖崇拜的那种群落,可这样又该怎么解释兄妹(兄弟)哭泣时在一旁围观的没有拟人化的螃蟹呢?所以在“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小英雄”的层面看来,武士蛋的表达明显更胜一筹,对成年观众来说也更为成熟。(透明人间还得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