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 米古尔·戈麦斯
译 名 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一千零一夜 :迷醉之人(台)
片 名 : 3,
译 名 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台)
片 名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3, O Encantado
年 代 2015
国 家 葡萄牙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葡萄牙语
字 幕 简体/繁体
上映日期 2015-05-16(戛纳电影节)/2015-08-26(法国)
评 分 6.7/10 from 445 users
豆瓣评分 7.1/10 from 156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x AC3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3.14 GiB
片 长 125分钟
导 演 米古尔·戈麦斯 Miguel Gomes
影视简介:
「一千零一夜」最终曲《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皇后雪哈拉莎德再次现身,因担心失去说故事的能力,计画逃离皇宫,并述说最后的故事。米格尔戈麦斯改以文字说明故事背景,将影像赋予诗意,令此片富有文学性与民族色彩,并透过纪录片式的观察,呈现荒谬之中的凄凉写实,为当代葡萄牙留下了不可言喻的浮世意象。
影视截图:
《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预告片》
《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下载观后评论:
最后一部就像Xerazade再也讲不了好故事一样,再也无法呈现出足够讽刺亦或者最基本的足够有概念的故事了;故事多个层面的单薄以及人物之间都没有了灵气,所有的桥段都脱离了中心,散乱无章,为了回归到Arabian Nights的主题而增加的Xerazade的戏份也仅仅是维持致敬经典的基础上;也就只能在第二部中看到大部分的真正的连环包孕式结果魅力了。

不能当真,看着玩儿就可以给四星,很认真地解读你就输了。导演很任性,想怎么拍就怎么拍,那么多夜不厌其烦,一则则葡萄牙人的萧条叙事,不紧不慢,听他说。训鸟人的部分就当纪录片来看吧,鸟一直叫,以为是猫咪的玩具。鸟像时间里的东西,找不到存在的痕迹。中国被骗大学生的旁白叙述很王家卫,囧。葡萄牙破破旧旧的房子很好看。原来是导演送给八岁女儿的礼物,可爱。

生了两百个孩子的男人。你刚才把一句蠢话用更愚蠢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世界很残酷,但你的美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抱歉,你真的都很可爱,但我很困。海边岩石上俯卧撑的男人。捕鸟人。燕雀驯养人。多名训鸟人的纪录片,额,有点冗长乏味。遇到一只好鸟,就不要浪费它的天赋。众生皆为友,众生皆平等。鸟儿唱歌大赛。一只鸟唱歌过度,挂了。单身老头散步长镜头。

巴格达的桨划着葡萄牙的船、分屏中折叠空间、翻转画面;引用鱼玄机:生活的对立、声音/字幕/影像三重分列。果然影评人出身的导演都是电影建筑师,知道回响来自分离。“鸟”故事也许可以这样看:囚禁于岬角的悲鸣却是另一宇宙的欢歌。六小时结束眼前模糊,戈麦斯寄语女儿不正是《JFK》的终局,1000个夜晚,但愿看得见下一个黎明。

戈麦斯的电影逻辑都是叙述学的,这点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里最有体现。叙述可以在过去与现在间架起桥梁,这个俗套却真实的认知是作品的基石。而结尾的题词则表明,这部电影是拍给未来的。有分析准确地指出,当戈麦斯的女儿长大以后看到这部电影时,这部2015年的时代画像就不再突兀,因为一切剧情都将发生在过去。那么,祝她观影愉快。

3>2>1。神性十足的叠化运用,两性危机后的突然分屏,字幕条的加入与画面保持着十分和谐的距离,以及捕鸟人部分极为出挑的录音教科书,忒炫技了(前两部也很优秀,但感受没这么强烈)。在松散的意识流中插入北大女孩短短7分钟搭配游行示威的旁白叙述,我重新体验到了《禁忌》带来的叙事魅力,就是女孩的普通话水平有点让人扶额。
1.越来越不明白了。那些注释还是电影的表达吗?跟图像有啥关系啊?!2.为什么从第二集,到这个第三集都有我们中国姑娘出现啊!第二集是13个姑娘,做一个吴姓商人的情妇们,商业失败后被集体抛弃。这一集一个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高材生到葡萄牙,糊里糊涂的就做了个小警察的金丝笼中鸟,莫名的怀孕、
越拍越差。这部非常个人化,也极无聊。两大段,一是各种乱入手法的脑洞胡说(依附宰相和女儿的家庭戏),二是干燥生涩的抓鸟人群体(北京老大爷们应该去交流一下),全片嵌解说字幕,类似小人书了。我觉得那些胡说应该有些具体的当地背景所指,可形式给的太楞了毫无技术含量。仅中国公厕女孩故事留印象
虽然有所谓的声影分离或者说是影像表达手段的再创造,但是这部电影已经很难称作一部电影了,故事情节推进的特别慢,而影片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却仅仅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也许是因为我对西方的文艺电影了解的还是比较少,欣赏水平没有跟上的缘故,觉得这部影片很一般。完全是为了看三部曲而硬着头皮看完的
最接近神话故事的一部,谢赫拉莎德在海边迎风而唱Perfidia的画面是如此动人。纪录片手法让人感到无聊,但“视觉文学”“非电影”的叙事正是戈麦斯的标签。北大少女的画外音讲述和游行画面以及背景乐的配合极为出彩。自由快乐的风神,也有穷困潦倒之时,黑夜降临,看岸边的灯塔,带来希望之光。
到了完结篇,导演终于对自己的作品下了判定,即:人们的欲望和恐惧,成为了故事叙述的手段与方式。脚注的叙事推动了现实和寓言的距离,画面成为固定的分屏绘本。当国王忘记杀戮,女人因杜撰的精彩陷入了对未知的惶恐,因为总有一天会厌倦。舞蹈平拼诗歌,身陷囹圄。就像捕鸟者和驯鸟者彼此对立又吻合。
比起前两部,这部用了更多的单纯文字的叙述故事。不过与前两部跟现实葡萄牙的明确对应所不同,这部的表达明显要更隐晦一些。而且全片意外的显得宁静轻盈(能忍受鸟叫的话),鸟叫我觉得还挺好听的……最后,敝校无辜躺枪(话说我们只有国际关系学院,没有“国际关系与政治学院”的啊),莫名被黑……
末章电影性和故事性进一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的互文和隐喻,字幕负责叙事影像负责纪录,让观众更出戏看待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与前两部完全断裂,使三部曲欠缺整体性,看出导演的野心、游戏心和写意。本章是浓重的乡愁散文诗,几乎脱离故事让观众感受葡萄牙风情,还有神奇的中国元素,和鱼玄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