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亡命千万里 回来的路 彼得·威尔
电影根据斯拉沃米尔·拉维茨的原著《漫漫长路:追寻自由的真实故事》( :
电影根据斯拉沃米尔·拉维茨的原著《漫漫长路:追寻自由的真实故事》(The Long Walk: 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改编,讲述了1939年,几个从前苏联古拉格集中营里逃出来的政治犯,从喜马拉雅山脉逃往印度的艰难过程。
《亡命千万里/回来的路》下载观后评论:
没想到这部并不是很出名的电影聚集了这么多实力卡司,美国老爷子的扮演者是在《兵临城下》中出演优雅冷血的德国狙击手的艾德哈里斯,扮演波兰女孩的西尔莎罗兰,还有被我误认为“锤哥”的饰演信仰共产主义和斯大林的街头混混的科林法瑞尔,以及看着特别眼熟的男一号。电影的化妆技术确实值得夸一下,无论是在风雪中被又冷又饿还是沙漠里又累又渴,都表现得很逼真形象。电影其实可以更简练一些,后面有些剧情有些多余,比如为什么不等冬天过完再翻越雪山去印度,男主给的理由也很牵强,感情这段旅途已经从一段亡命之旅变成了朝圣之路么。另外到了印度这个待遇让我还以为你们到了香格里拉呢。最后还要再来一段共产主义铁幕笼罩欧洲的片段更属画蛇添足让影片变味了,苏共的的贡献就这样无视了么。二战期间西藏不属于中国么,为什么要单独拿出啦讲呢。

一个发生在战争时代故事,苏联和德国分割了这个裂缝中的国家-波兰,然后“罪犯”被送到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集中营,那里残酷的不是人,而是环境的恶劣、食物的短缺。逃跑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更需要的是自己坚定的意志,他们一路翻过雪山,走过沙漠,趟过河水,有的人找好了木柴却因为夜盲症永远的坐在了离火堆不远处的雪地上,直到迷雾散去才被队友发现;有的人严重缺水导致浮肿虚弱而安详的躺在了沙漠里,幸运的4个人活了下来,3个走到了印度,一个去了拉萨,最后男主乔在波兰解放后回到了家,宽恕了等待被原谅的妻子。面对事情抱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摆脱你不想要的处境,才是该做的,人生会走很多的路,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不要惩罚自己让原本就荆棘的道路更加举步维艰。

古拉格是是前苏联政府的一个机构,俄语全称为“劳改营管理总局”。1929年至1953年的二十四年间,至少有一千四百万人被监禁于古拉格。《回来的路》根据波兰军官斯拉沃米尔.拉维茨的回忆录改编。书名为“漫漫长路:追寻自由的真实故事”,1956年出版,由英国记者罗纳德.唐宁代笔写的。他们逃出古拉格,沿贝加尔湖南下,经蒙古、过拉萨抵达印度。此书被翻译成25种文字,全世界销量达50万册。片长133:11,2010年出品。

让人震撼的是历史上确实有三个人做了这样的事,虽然电影表现的很夸张。这条徒步逃亡的路线太狠了吧,不可能有人挑战成功,真的太可怕了。从极寒的西伯利亚穿越原始森林,贝加尔湖到蒙古沙漠,草原,翻越中国长城,马上就到了雪域高原西藏,估计导演是想忽略中国这段了,要不然就是把中国当成朝鲜了,最终到达印度。为了摆脱奴役,获得自由,人类历史上总有些人做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真正的勇气。四星

他们开始似敌似友,突然就要担心有人抢食物、水源和杀人,当然最终这些都没发生。他们被困在飘满雪花的雪山里,和野狼抢食物,救了一个小女孩,在海市蜃楼之后找到了真的绿洲,跟着蛇找到水源,受藏族等热心人民的救助……一路上一直有人去世,即使在热情的人民挽留下,他们却又选择继续踏上自己的路,一切为了自由,为了远方的家

(06.14)屁股歪到不行的玩意儿,假借艺术之名行政治攻击之实。西方人代表的就是正义和自由和善良?苏联(共产党)就是邪恶和魔鬼的化身?中国印度这样的亚洲国家就是愚昧和落后的形象?凭什么你三个陌生人来到印度人家阿三就要夹道欢迎,太恶心太傻逼了吧。希望哪天导演被老婆卖了还能帮她数钱嗷。
和极地重生类似的电影,从苏联的劳改营逃出来,穿过西伯利亚,过蒙古的草原戈壁,进中国长城,然后直接到西藏的布达拉宫,这个地理上就跨度太大了,翻过喜马拉雅山就到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这个更扯大了。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型是走的什么路线。瑕不掩瑜,电影还是很好看的,名气不大,找了很久才找到。
共产主义,红色恐怖,集中营,冷战,在那个时代人人都惧怕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沉重而不沉闷。所有人都渴望自由,这种被共产主义埋没的东西,也有对斯大林极度忠诚的人,宁愿重新回去坐牢也不离开苏联,因为他害怕外面的世界,未知的恐惧比已知的恐惧往往更加骇人。这是一部好电影。不过长城过了是西藏?
本以为故事高潮是集中营生活,越狱等事情,没想到故事开始没多久就直接进入「自然与生存」环节。全程没有高潮的故事情节,但却让人看得毫无睡意。信念之于人类的生存作用比其余任何外在物理条件都重要的多,致敬那个年代为了自由和信念而受到迫害但依然不断奋斗的人们。Dieforfight!
作为一个公路片爱好者,这电影太好看了,二战时一群人从苏联越狱,越过西伯利亚雪原,绕过贝加尔湖,来到蒙古,结果蒙古还是共产党,又过草地过沙漠翻长城来到中国,发现还是共产党。继续南下经过塔克拉姆干沙漠,吐鲁番盆地,走青藏高原翻过喜马拉雅山,最终来到了印度。致敬自由!
苏联,古拉格,逃亡,跋涉挺喜欢科林的角色的,纹着镰刀锤子列宁斯大林,抢夺了别人逃出来的机会后又选择了不走出国境。监狱里的小混混会在自由的日子里,生日的时候,偷一瓶酒杀一条狗,哼街头长大的孩子才会唱的歌。(BTW他是不是每部戏都会有赌博或者酗酒啊(滑稽))
如果没有艾琳娜,我会感动于雅努斯一行的钢铁意志和惊人耐力。而有了艾琳娜,这个姑娘,电影又多了几分柔情和人情。她聪明、可爱,并且坚强,她的存在不仅不是拖累,反而是压抑气氛下的缓解剂。电影并没有用力渲染情绪,我却与每一个人同悲同喜,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或缺。
瓦尔卡很出挑。他对乔努什说“老大,我会挡在你和死亡之间”,对牧师说“你一定杀过人,对一个清白的人来说你祈祷次数太多了”。他不愿去蒙古让我不解,大概科林法瑞尔太贵了,这部片子只能请得起一半。印象最深的是少女临终前反复呢喃,“我的名字是伊莲娜佐琳斯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