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李廷香
编剧: 李廷香
主演: 金艺芬 / 俞承豪 / 童孝熙 / 闵京勋 / 林恩京
类型: 剧情 / 家庭 / 儿童
官方网站: www.thewayhome.co.kr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02-04-05(韩国)
片长: 80分钟 / 89分钟(阿根廷) / 85分钟(多伦多电影节)
又名: 外婆的家 / 回家路上 / 有你真好 / 回家路 / 一屋两婆孙 / The Way Home
IMDb链接: tt0312841
为了方便找工作,妈领着7岁的相宇(俞承浩饰)去乡下的外婆家,想把他暂时留在那里。外婆(金亦芬饰)年事已高,不能说话也不识字。而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孙子相宇,刚开始无法适应连游戏机、电池都没得卖的乡下生活。他开始蛮横地流露出不满,抱怨这个抱怨那。为了买电池,偷走外婆的银头簪拿去卖;外婆得知孙子想吃炸鸡,却只理解到鸡肉,炖了只鸡给孙子吃,却被生气的相宇踢翻了。
老人家默默包容着孙子的一切,渐渐的,相宇也体会到外婆的良苦用心,适应并喜欢上了乡下生活。
《爱回家/外婆的家》下载观后评论:
看得我太难过了,让我想起了奶奶和外婆,她们也是这样把最好的东西给我,用行动表达她们的爱。因为我妈是远嫁,看望外婆的次数不多。外婆也像影片里的外婆一样不美还有些佝偻。因为语言不通,我们的表达方式也和影片中的一样。和外婆一起的日子她总是竭尽所能给我们她所拥有的东西,佝偻着身子忙里忙外。离别之时,外婆送我们上车,我也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没好意思说话,但在车里一直看着外婆消失在视线里。对于奶奶,因为她离开太久,记忆片段有些散。每当她一有好吃的就把我喊过去,小心翼翼的把她珍藏着糖,饼干之类的盒子打开让我吃。每当我们去到外面陌生的地方见陌生的人,她总是会牵起我的手,小心呵护我。。。总之,这个影片也让我看到奶奶和外婆的影子,在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到了懂得珍惜的时候,却没有机会了。

想起了我的阿婆。里面有好多场景都是我和我阿婆的故事。阿婆年纪也很大了,这几年都老很多了(80 )小时候,阿婆总是会买好多好吃的看我。但我总是不喜欢她,不知道为什么。再大点起来,父母出差,我不得不和她一起住。那时候,她讲着最难懂的温州话,而我听不懂也不会说。我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过的,我们也像哑巴一样互相比划互相猜。记得,有一次我想吃牛排。她真的带着我去吃了牛排,我在那吃得津津有味,她也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吃,因为她说她吃不惯。总是我在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她在听词。我喜欢去买外卖,她总给我零花钱,尽管自己很节约。每次去她家,总会在冰箱放满我爱喝的饮料。小时候我对她态度也不好,但慢慢地突然好想念阿婆啊!希望回国的时候,她还依然健康常在。

孩子的天性不会是恶的,如果是,那也是大人们造成的。离开了妈妈的相宇,也脱离了他熟悉的可乐炸鸡、电子游戏和城市生活的种种享受,他重新立足于乡土,需要面对陌生的亲情和匮乏的生活。起初,他无法适应一切,他的内心由骄傲转而委屈、苦恼和害怕,他需要无私和温情的爱。在这里,唯一的亲人——外婆给了他所有的爱,尽管不如他意,但他渐渐理解了这种无私和沉默的给予的可贵,以及自己的任性和残忍。犯了错的他最终要由外婆领回家,饿了时要吃掉外婆煮的鸡肉,由着外婆擦掉眼泪再摸摸额头。亲情是永恒的牵绊,血缘能把种种隔膜、伤害和对立化解,再以一种模糊甚至颤巍巍的口吻和姿势示意:回家。

想我姥娘。姥娘很爱笑年龄大了背驼了总记得她驼着背骑着三轮车一次次的给我们送饭,一个人可以做十几口人的饭,她超厉害。我很想你哦姥娘,我现在过得还好,我现在有好好照顾妈妈哦你别担心,你在那边也要开心哈!其实我还是好想你,想和你在一起,后悔最后一次回家没有去看你,后悔以前不懂事做了很多错事你永远包容我,老家的石榴总会特地留给我。从你生病开始老院里的石榴树就不太好了,以前秋天树枝被压的很低很低,可能是结的果太甜的缘故石榴里有好多小虫子?。姥娘现在很晚了,不多说了,就是我很想你希望今天可以梦到你,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照顾妈妈,你要开心,要继续爱笑哦!

稀里哗啦的仰头都不行,但又觉得很淡,只留下一片云彩。片子不会这么打入我的心坎,如果小孩子像宫崎骏的动画人物一样天使,如果外婆会说话会写字也没有佝偻着背,如果妈妈真把他永远剩那儿了。我多多少少看到了我的影子,而奶奶就是默默吞下苦,把她认为最好的努力给我。 /前面因为小男孩观感太差我快进了一些,但有两次细节很抓我:外婆最先两次回头看他,他都假装没跟着把头撇回去。小学一个人回外公外婆家的时候,最讨厌外公在家里对外婆喊:“甜甜回来啦!”我就会在楼下院子的树下面等很久再上去,然后外公问我你不是早来了嘛的时候,答:“没有,你看错了。”

我们总在最无知的年纪里得到最珍贵的爱。成长可能就是一点一点学会爱和学会被爱,长辈的爱,同辈的爱,当终于好像稍微明白了一些爱是什么,却又不得不离开。电影结束老人慢慢地从公交车站走回自己的小房子,就像她也会在送走女儿外孙之后,默默地走完自己人生接下来的路。村庄里一切的情感都朴实无华,临死前要最后再见一面的友情,生病了一定要去探望的友情,给生活困难的人家送去吃的的邻居情,这是漫长时光里孤独的人们之间的慰藉。情感是一定会使人成长的,但是长大之后,往往就会忘记回头。我希望我不会忘记回头,也希望所有的回报都能为时尚早。

从人来说,都是这个阶段过来的,有点虚荣、嫌贫爱富、看不起乡下、些许任性、这些毛病是合理的,可是扔掉老人补了又补的鞋子,扔掉她的鸡块,骗别人疯牛追来了,在车站老人有事他居然不肯拿行李,不给钱在河边推老人等等都超过了合理的底线。从电影来说,本来是睡前找个电影来看心想治愈一下,结果一秒钟都没有感动,最后离别居然还来一出依依不舍送照片,气得吐了两口老血。这转折来得太快了吧,还是想表达孩子的天性即使做出种种内心还是善良的,可是上面他做的种种行为全部都过分了,这就是没有教好,行为已经很恶劣了,综上所述七点几分差不多了
上次看心碎到不行 现在看依然泪目「确实戳人」,这种纯粹朴素的爱没人抵御的了。但过后内心是有点排斥的 。创作者拍自己「或别人」记忆中或的美好是很好的,但现在的我心理上已经不接受这种苦情式的美好了 。道理就是 一个恶人天天虐打你「孙子」你还要天天对他好 用爱感化他「奶奶」。这是伟大的,但我不愿做这种伟大的人。感动一场后什么都改变不了,最仁厚的人还是要孤独贫苦终老...奶奶和孙子这两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很好,人物和场景都非常写实,应该是拍出了作者要呈现的感觉。
朴实的情节和平淡的讲述,却如此触动人心,一开始真的很讨厌熊孩子,但在与外婆的相处中,本质上的纯真善良也流露出来,看到外婆把钱和没有电池的游戏机包在一起时的感动,满身泥土伤痕的时候看到外婆哇地一声哭出来,离别的时候嘱托外婆怎样联系,为不识字的外婆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外婆无法说话,默默无言、用尽力气疼爱着小外孙,被奶奶一直疼爱,和奶奶一起生活很久的我所拥有的这种共情很深,观影后期一直泪眼朦胧。山外老人那句“死前再见上一面”何尝不是外婆的心声。
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她们撑起了我整个童年时期的爱,不管我如何任性调皮,换来的都是宽容和宠爱。童年时期所有的快乐都来源于她们养育的几年,依稀还记得上下学我总是开着三轮车在前面骑,爷爷就在后面追。寒暑假陪我挑灯熬夜赶作业的爷爷,还有高中时期按时按点的给我准备三餐的奶奶,即使到现在还是偷偷塞钱给我。虽然爷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对他的想念一直都在,可是这种念和盼从来都是越来越远。明天要给奶奶打个电话,我想她了,很想很想。
原原本本的表达,温情背后更是苍凉,就好像摘取了一段活鲜鲜的生活,明快的音乐下也不免让人心生担忧——外婆以后怎么办、要是生病了怎么办?虽然小时候没和外婆在一起生活太久,那段时间也因为年纪太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看这部片子还是让我想到我的外婆,视力不好、身形佝偻,不发一言的长途跋涉,写满苦难的又麻木的脸……外婆好像无知无觉的过完了她的一生……
这是继1988之后赚我眼泪最多的韩片。电影才刚开始,我就已经泪目了。外婆脸上那岁月留下的沧桑,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她是那么的善良,也曾这么无条件的爱我,我也曾这么调皮捣蛋。大学没毕业,奶奶就走了。甚至没有来得及留下多少念想,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孝顺。树欲静而风不止,唯愿此后不再负人。人间还是有许多美好的情感值得珍惜,要怀着善意面对这世界。
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一直在外地生活,他们来到我的家里看我,我特别开心,他们接我放学,但是我不让他们在学校门口等我,我让他们站的远一点我怕同学看见听到他们说话有口音笑话我。他们也不怪我,都配合我,等同学一走我就和他们很亲,手拉手边走边聊的回家。想想以前的自己真的好幼稚好无聊。长大以后现在的我根本不在意不在乎这些了,但是外公外婆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