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美丽佳人欧兰朵 莎莉·波特
主人公奥兰多出身英国贵族,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贵族美少年,做过女王的侍卫。年轻的他深受女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宠幸而得到了一间宫殿般的大宅邸,并赐福“不凋谢,不老去”
主人公奥兰多出身英国贵族,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贵族美少年,做过女王的侍卫。年轻的他深受女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宠幸而得到了一间宫殿般的大宅邸,并赐福“不凋谢,不老去”。奥兰多与一位俄国公主失败的恋爱使他大受打击,于是躲到文字的世界中去寻求解脱,遭到一位他所资助的诗人的戏弄,又被兔子模样的公爵夫人纠缠,为摆脱种种烦扰,他请命出使东方,在此期间,昏睡七天七夜,醒来后变为女人。 从1600年起的400年间,奥兰多便享有永久的青春。然而与此同时,在这数百年来,她不但在性别上经历了数次变化,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奇遇,从跨越了死亡与爱情的折磨,到在诗歌的殿堂里连连受挫,她最终选择了远走他乡,最后因战争的荒谬而从性别的错乱中觉醒过来,成了一个二十世纪的独立女性……《美丽佳人欧兰朵》下载观后评论: 当奥兰多是男性时,他继承丰厚的家族财产;在已然订婚的情况下追求来自俄国的公主,求爱失败后他像当时他未婚妻骂男人只会背叛那样骂女人只会背叛;他尝试文学;他积极社交;他选择从政;虽然这几样没一样他正儿八经做好的,well,但毕竟他是男性,所以他被赋予无限试错权。当奥兰多成为女性,她穿上层层叠叠每走一步都要摆弄大裙摆才能顺利迈出下一步的贵族洋裙,成为一个真正的行走的花瓶。她被收回所继承的财产,她被认定为女性后便不再被认为是继承人,必须生下儿子才能保住财产,她唯一能选择的是去追寻一直以来为女性准备的“爱情”。当然,她拒绝了,她最后算是重生了,但这是在电影中。ps.斯温顿气质绝了,什么叫贵族的高贵,她这样就是。93mins version
“你其实并不需要一个丈夫。”“我想你的旅行有时候肯定万般险阻。”“我想你只需要一个情人。”“你在战场上勇敢作战,就像一个真正的男人?”“我曾经战斗过。”“流过血?”“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是的。如果想获得自由,必须去赢得自由。”“如果我是男人的话……”“你?”“我也许不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冒生命危险。而且我觉得,牺牲生命而换来的自由,或许并不值得拥有。”“事实上,你尽可以选择不要当一个真正的男人。假如我是一个女人的话……”“你?”“我也许不会希望把我的人生全部花费在自己孩子身上,有时甚至是自己孩子的孩子,不会希望把自己困死在女性应有的美德中。我更愿意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那时,我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女性。”
跨越四百年的成长,从伊丽莎白时代到21世纪现代社会。历史的沉浮中,爱情,政治,权利,个体,永久的青春,奥兰多得到了一切,same person,no difference at all,just different sex 醒来的奥兰多对镜中自己的女性酮体并不惊讶,经历两种性别才能体验一切。作为女性在拒绝求爱时面对男性的话语同样跟男性的奥兰多如出一辙,只因I adore you,你就要属于我,男性奥兰多在男权之下也只会是这种思想。只有成为女人才能懂得女人。
情节安排过于仓促,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令人惊喜的时代变幻蒙太奇,但对于电影本身而言依然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缺陷。奥兰多的雌雄同体特性使他能够真正从男女双方的角度去看待女性的心态和处境,在揭露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的同时,也对女性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奥兰多的三重自我,身为诗人的自我、身为贵族和政治家的自我、身为恋爱中普通女人的自我,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奥兰多,也构成了伍尔芙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成长真是太困难太缓慢了,需要四百年的时间,才能明白性别与政治,爱情与诗歌,在男与女的置换中,在孤独与激情里,获得平等和自由。其实不论男与女,性别的偏见与桎梏都是需要被消弭和打破的,这大概是发展出一个完整自主的人格的首要一步,只可惜从历史到如今的外部环境并没有确切和颠覆性的改变,而我们都没有四百年罢了。电影极具形式美,数量庞大的特写和大特写镜头真是各种花式舔屏蒂尔达女王大人啊!
根據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同名小說改編。公元1600年伊麗莎白女王一世時期的英國,英俊貴族少年奧蘭多得到了女王的寵愛,被賜予宅邸及不朽的青春。在之後的四百年間,奧蘭多先是愛上了俄國公主薩沙,資助落魄詩人尼克·格林。昏睡七天后,奧蘭多醒來變成了女人,拒絕了亨利大公的求婚,與冒險家賽爾墨汀一見鍾情。在工業革命的硝煙及世界大戰的火光中,作為母親的奧蘭多騎著摩托車走向二十世紀。
不是很满意(说句实话,感觉就没一部trans题材的电影我是满意的),期望太高了,总觉得这片子很尴尬,似乎要营造一种诗意,又太实在,缺少外延的可能;它不想深入讨论男性女性,仅仅想讲一个人的故事,但作为主角的奥兰多性格不甚明朗,一开始是天真懵懂的,和政治、市井都格格不入,变成女性后又延续了这种受惊/失语状态,到了现代却莫名其妙变成坚定的了
半夜写文回忆起来,探险家日妈是真帅,是小说中无法想象出来那种帅??克。另外导演喜欢在电影里给奥兰多还有和奥兰多有感情戏的人用很多人物近景特写的大脸镜头,情绪和气氛表达得很到位了,也暗中推动剧情发展,一句话都不求说观众就懂了,上次注意到满屏幕的大脸还是87版红楼梦里面了,智慧与沉默的艺术,啊~(主要是都是好好看的人,恨不得多看点)
因为性别虽有不同,男女两性却是混杂的,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从一性向另一性摇摆的情况,往往只是服装显示了男性或女性的外表,而内里的性别则恰恰与外表相反。男子可以直面世界,仿佛世界为他所用,由他随意塑造。女子则小心翼翼,甚至疑虑重重地斜视这个世界。男女若是穿同样的衣服,对世界或许就有同样的看法了。
看了下小说原作者的生平略懂了,奥兰多就是作者伍尔夫写给爱人vita的情书啊,女性导演改编的作品,女王tilda时不时打破第四面墙直接跟观众对视对话很酷,中间细分的若干章节其实我完全没get到,但是最后带着娃骑着摩托那个中性气质一出反而懂了...印象深刻的还有英国400年服饰文明进化史了...
从此她有了一双看穿过去与未来的双眼,充满了坚定,满怀希望。卸下过去的沉疴,才能拥抱光明的未来。走过迷惘,不再彷徨,拥有一个全新,自信的自己。蒂尔顿演得超好,但电影叙事中庸,分段式结构有骨无肉,颇感乏味,最后的主题升华有点儿新意,总体尚可吧!女性成长,可以表现得更有意思,更有力度与深度的。
太美了,雌雄合体/双性合一强调的不仅是对两性的包容性,也是挣脱社会文化塑造的性别二元对立而实现"自由人"的价值体现。流动的性别模式突破了性别本质的局限性。woolf对feminsim的意识流形态构建太浪漫,尤其那句"Nature,I''myourbride.Takeme"
400年 男性成为女性 一切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ta的内心是否有过挣扎呢? 打破第三面墙的设定很有意思(早期电影) 这电影为啥那么难找(再次感慨) 中性的长相(其实我觉得还是偏向女性) 是伴随眉毛的逐渐浓密而从男至女吗(?我想我会找时间看原著的 电影太短 有点神神叨叨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