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我们的家园 尹佳恩
对家人感到失望的10岁女孩汉娜遇到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的9岁的友美和7岁的友珍,三个小女孩互相依靠,重组小小的& ;家& ;,为了挽救彼此的家庭,她
对家人感到失望的10岁女孩汉娜遇到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的9岁的友美和7岁的友珍,三个小女孩互相依靠,重组小小的“家”,为了挽救彼此的家庭,她们决定开始一场未知的旅行。擅长描摹女孩细腻故事的韩国女导演允佳恩,继《我们的世界》之后的又一部佳作,用极富爱心的洞察力展现孩童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给成年人以别样的启示。
《我们的家园》下载观后评论:
我很疑惑三个小小小女孩之间的友情的处理还是有点商业化,去海边那一段吵架,看得我异常绝望,像是为了吵架而吵架,觉得人物关系走到这不得不来这么一笔了,而他们认为自己最对的理由,其实是出于对于自己家庭的理解的,但实际上这个理解没有什么变化,侯孝贤以前拍得那些小朋友就有些微妙的变化,而这里面女主角最后给家人做好饭说要旅游去,简直就是恐怖片的预告。实际上我们对家庭到底要是哪种看法才是对的呢,没有正确答案,我想只是理解,这也是我也很生气,两位女主角在海边很轻率的踩坏了自己做的房子,为了发泄而发泄,而且给最小的妹妹也会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吧(这个角色常常被写到一边,成为可爱的花瓶)。

80/100。我们老说孩子不懂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其实有些东西他们看在眼里却记在心里,尤其是对“家”这个概念,比多少大人都要敏感。有人的父母在生活中成为了缺失的一部分,有人的父母虽然一直都在,却早已支离破碎不可收拾,这样的寒心与孤独,似乎只有彼此可以慰藉。所以孩子们建立起一个虚幻的家园,在这个蝉鸣的夏天,她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在一起走着不知何处去的路,在一起躺着梦想着最好的生活。可现实就是现实,泡沫终会消散,但在那泡影远去的一瞬间,我们会在脑海里刻下那曾经的美好,记住我们曾经有过在一起的家园,那是只属于我们的家园。

最后没想到我竟然哭了…… 尹佳恩导演应该和金宝拉导演一样放了很多私人的成长经历在电影中,这种细腻柔软小心翼翼轻轻依偎难过哭泣的分寸感都很对。但这部相比《我们的世界》匠气更重。如果非要拿佳恩欧尼和是枝裕和对比其实意义不大,是枝想讲的更多的是通过孩童的世界去进行社会批判,但佳恩欧尼不管是前作《我们的世界》还是这部,她想关照的只是孩子们内部的世界,外界的纷扰只是背景。与此同时,宝拉欧尼的对标维度应该是李沧东,两位都是希望通过电影折射家国历史和社会进程,它既指向昨日之岛也望向今日现实。不管怎样,看好欧尼们!加油加油?

妹妹最后一句台词“吃完这顿饭我们开始真正的旅行吧”后知后觉看了弹幕知道是尊重父母真正离婚的决定,小演员们都演的很自然真实,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之间的关系真的太影响孩子的成长,懂事的孩子早当家,早明白很多道理,也就早承受很多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影片里妹妹看着父母吵闹却又急的不知如何是好的画面是我从小亲身经历过的,这种不知道怎么劝和怎样让爸妈减少矛盾才好的无助感真的是一直存在记忆里随着长大怎么也抹不掉的T^T

调色好像玻璃弹珠清新剔透,故事犹如学生周记琐碎纯真,手持镜头加深了眼眸明灭的色彩,特写画面放大了置身人潮的孤独,影片兼具孩童率直的喜怒和少女纤细的敏感。喜欢料理、团圆不了餐桌边的家人;渴望挽留、无法踏出告别前的旅程。把手机藏在鞋盒,就能让疏远的距离消失,用垃圾搭出建筑,就能换来永久不变的家园。小西红柿比血缘更能代表家族身份,无名海滩比屋檐更能找到安稳归宿。

想要一次家庭旅行,想要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想要大家永远在一起。帮小女孩找到了姐姐,三个孩子抱团取暖,一起迷路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孩子是敏感的,不说不是不知道,孩子又是无力的,只能自己努力去拯救世界。这部电影明显要比导演上一部作品《我们的世界》弱很多,不论在孩子的心理刻画,还是在相互人物关系上,而且更加没有突出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者说表达的太弱了。
我蛮喜欢结局的,小女孩也许看开了,父母也许会和好,一切都是未知的,甚至两个妹妹到底需要不需要搬家也是未知的~三个小朋友尽了她们所认为的最大的努力去挽回了,当然结局如何也不会有“憾”了吧……以及标题还是翻译为“我们家”要更贴切一点,家园是个很大的概念,而小朋友们从头到尾强调的都是想要一个安稳的家,不论从家庭关系来说,还是从居所的不定性来说。
因为很喜欢加了分给四星。《蜂鸟》里的兄妹,《82年的金智英》里的妈妈,《无人知晓》里的姐妹,跑到不知名海边的懵懂又像《四百击》。乖巧懂事的孩子,永远缺位的父亲。光影运用无可挑剔,很细腻的儿童视角,三个小女孩演出来了,정말 귀여워요,光是冲导演把小演员们导这么好,等会要去Navar激情评十分。友珍是理想的女儿类型啊。
7.5/10吧。允佳恩刻画小女孩世界的细腻手法的确不错,但故事代入感总有不足。色调依然是和前作一样鲜艳,但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残酷的——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修复破碎的家庭,却不明白有些事在大人的世界里是一旦开始崩坏就可能再也无法破镜重圆。心心念念想要找寻的家庭感却是从他人身上收获,到底该说是温暖还是可悲?
婚姻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养孩子就是这样,成长也就是这样,那种财力殷实、家庭和睦的例子是非常少的,一般的家庭都是吵吵吵闹闹闹,非要结婚就是这样,非要养育后代也就是这样,一个人过最开心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部片子平淡又真实,当孩子的我们都想家庭和睦,当父母的呢又想分开生活,这就是无奈与矛盾。
視角確實很獨特 小孩啊 做什麼都是直球啊 以為飛走的氣球 追過去或是把繩子收緊就可以扯回來 以為藏起手機跟護照就可以阻止父母離婚 以為去一趟家族旅行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這麼簡單天真 然而 小孩啊 也是敏感的 易察覺的 更多的是容易受傷的 需要被照顧的 成長過程中 家庭是多麼重要的一種存在
超市里的试吃再美味也入不了汉娜的食谱,拼贴起来的房子再豪华也变不成不用搬的新家。我不是真的想家庭旅行,只是以为旅行后爸妈就能重归于好。我也不是真的想住在这里,只是希望工作结束爸妈可以来这团聚。后来我们去了海滩,住进了帐篷,完成了大人兑现不了的心愿。可这不算旅行,这也不是真正的家。
个人觉得没有蜂鸟好,人物鲜活差一点,两个主要角色女孩子,时而比同龄人成熟,时而又想法幼稚,有时候感觉上有点打架,人物行为逻辑稍微有点硬,感觉还像是成年人试图用孩子思维的方式去讲故事。但是故事完整度很高,节奏也还行,现在七分差一点的分数算是比较客观的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