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尔·安扎克([外交风云])执导长片处女作[狼之歌](The Song of the Wolf,暂译)更新演员列表,弗朗索瓦·西维尔、奥玛·希、马修·卡索维茨、勒达·卡代布、葆拉·贝尔等悉数加盟。影片即将展开全面拍摄,预计10月20日杀青。
《狼之歌》下载观后评论: 来到法国以后看过的最难懂的一部电影,太多的科技和政治方面的专业术语,听得我感觉自己学了假法语。电影的人物关系、故事背景交代得都不很清晰,所以看得过程充满困惑。题材算是法影的一次大胆尝试,不过里面的漏洞实在太多,结尾男主光环加持保命让人觉得非常不现实。在海里还流着血,我都担心他被鲨鱼吞了...导演说想通过这部海底电影表现先今社会问题“人性的毁灭”l’humanité est au bord de se détruire.不过我也没看出来,感觉人性拍得不深刻,人物形象不突出。法影就算是拍这种核战题材,也和好莱坞的路线截然不同,还是追逐诗意和平淡,导演自己都说拍的是一部希腊式的悲剧....不过很遗憾我没能感觉到悲壮。法国媒体和群众都给了高分,估计也像我们的“流浪地球”一样含有鼓励和肯定创新的成分。
前一个小时略微无聊,后面还是很精彩的男主的感情线虽然“浪漫”,但是很突兀,或许这是法国影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吧,哈哈哈哈影片的重点在于体现“规则or现实”,紧张感渲染的超棒。两潜艇舰长没有谁对谁错,他们都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按规定行事。规定也没有错,核弹发射过程中不能停止,核威慑永远排在第一位。错的,是决策。所以最后一艘潜艇被击沉,初男主外全部牺牲;另一艘潜艇的舰长牺牲,以这样的代价避免了核战争,维护了国家和人类的和平,他们都是英雄,他们也很无奈,他们为了大义要向友军开火。泰坦号的海军上校牺牲了自己把男主救了出去,因此男主永远失去了听力,想想也是很讽刺,一个声呐员失去了耳朵,这跟失去了生命又有什么区别呢?但他活了下来,他是两艘潜艇中唯一存活的主要角色。有时候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了。
一个视角是未来战争的触发点未必全是国与国之间的纷争,领土纠纷或者政治谈判的破裂都不至于闹到动用核武器的地步,毕竟核武器是不可逆的一损俱损,却极有可能是幸灾祸乐的逐利组织的挑拨,他们对战争的热爱不全是因为经济的收成,战争的结果也许会成为某种信仰的渔翁得利,并且这个信仰一定不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比如,东方国家跟西方国家势不两立,那制造一个误会让你们拼个你死我活,你们团灭了,残局我来收拾就是。所以,“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在信仰体系中的缺乏才是真正该警惕的。另一个视角是对“服从军令”的态度,会认为军令不可悖逆,对于具体的执行人来说,才依旧应该保有人际关系和人性,军令服务于国家的暴力机构,也大有可能站在人性的反面。电影认为,人性排第一,军令次之。这是我个人对西方的价值赞赏的部份。
情意绵绵,心绪飘逸的战争潜艇片,特别的欧陆情怀。然而,蹩脚的关键剧情转折点令任何看过其他任何一部(核)潜艇片的人都忍不住会大喊浪费和搞笑吧!战争和生命就是电话那头的儿戏,如果是这么草率,恐怕地球早被毁灭了几十次了吧!要知道俄罗斯人可比法国人冲动一百倍!Antonin应该继续回去研究政治,做为巴黎理工的高材生,拍一部关于这个学校的片子不是更好吗?这不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的电影,但做为法国人或者在法多年的人,真的要看一看,凡尔纳之后法国人是怎么写/拍潜艇的。坊间评论高涨,甚至有潜艇海员写文站台,但是不好意思,我真的不buy it。也许做为同题材法国电影,这部片是那么独特和“有趣”,但是放眼望去,真的是不够好。
应该有个8分,剧情引人深思。如果有一天核武器真的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朝令夕改”是不合规矩的,那么发射核武应该由谁决定呢?如何撤销呢,这是个问题。还有个小bug,既然能够拦截别人的核弹,为什么不能拦截自己家发出的呢?自家的拦截应该成功率更高,否则防御系统是个摆设,自家的都拦不到,采取这种方式消灭执行命令的人,过于残忍,以后谁又敢听信命令呢?还有小bug,退役核潜艇轻易被卖给恐怖分子不太科学,买来也不会用啊,拿来造造摩托车还行。总的来说,哲学问题深刻。很喜欢开头那句话,世界上有三种人:活人,死人,和在海上的人。——亚里士多德。
电影导演大胆尝试了,以“声音”贯穿了整个电影,这部电影的投资少,赚取的利润切很高。 电影了采取了定点空间来完成电影的布局和拍摄,可以感受一下在一个狭小空间完成拍摄的。 电影的战争场面很少但是也不是没有,也强调了,军事领域每一发炮弹都有意义。 回到原题,电影是从“声音”覆盖了整部电影的,从一个具有天赋的潜艇声呐员说起,再一次出勤救援行动中,由于主角的一次失误,导致了整个潜艇的处在危险之中,于是主角被停职观察,为了补偿自己的过错,强行调查失误的原因,于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找到错误的原因了,是一个退役的潜艇没有接触过。
狼嚎代表了俄国退役潜艇的声呐讯号,电影也算重新演绎了一个古老的核大战猜想——恐怖分子取得战略核潜艇伪装发射借刀杀人迫使核大国产生误会相互报复。片子从一个声学作战分析师的角度切入,也是颇具创意,看这不明觉厉的声呐讯号,感觉还挺高大上的。前半部分素质相当不错,各种画面和紧张气氛的烘托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最后有点过于戏剧性了,虽然战略巡航事关核反击核威慑的成败大事,但是这样刻意的渲染,以至于变成了自相残杀,总感觉过度用力了。最后快速裸潜上浮也有点魔幻,这人浮上去能活??不过总体来讲,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现代战争潜艇电影。
本来想打个四星,因为法国能尝试科幻类主题片确实值得鼓励,选题本身其实很好,可以科普军事技术类知识了解海军以及一些政治背景,可是1.硬插入一只女主发展点和主线剧情没有毛关系的男欢女爱实际拉低电影档次变得格局小。2.分镜和台词对话都过于欧漫,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手法不够专业(后来找过关于导演的信息,果然是个连环画家 政客) 3.男主的主角光环以及各种漫画主角的中二行为!! 4.剧情俗套没有惊喜,开头居然就猜男主会耳聋,看到结尾只能说卧槽你还真聋了!5.全篇煽不完的情,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还是只能给三星不能更多
先说觉得不好的地方吧:非法国的道具实在太潦草:借用美国的滨海战斗舰充当伊朗的驱逐舰,那架不知道啥型号的直升机,舰长用来打直升机那个夸张的RPG...瑕不掩瑜:屏幕上难得见识的法国潜艇的内部(我不是专业军迷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按照法国导演二杆子精神一般都会高度还原否则也不用这么费事的布置场景了),法国海军出动了当家的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和凯旋级SSBN,而且得窥了法国潜艇发射核弹的流程和很多的细节,这就已经是值回票价了。这也是我给三星半到四星的主要理由!其他的莫名其妙的剧情,感情戏等等,都可以忽略...
给四分的原因是最后没有把蒂纹三给解决掉,还有就是如果在战时那个核弹会发射,仅此就差这么一个星。我是学航海轮机工程专业的,细节上他们作的不错,职位明确,分工清楚。参观过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的人,你会发现电影中的鱼类发射管和导弹发射管也很真实。就连最后那个“小鬼”从应急逃生口逃生的时候,从他的耳朵里也有血渗出,最让我震撼的是是他从逃生口出来后在水中的声音,瞬间让我回到了大一的时候在水中学游泳的时候,那种那种在水中的声音那种闷沉沉的在水中的声音至今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构思奇特。仔细想来,腐国太老,俄罗斯太穷,装备老旧,天朝太怂,也没有那么多海外领地,法国真的可以说是除了美帝以外唯一具有全球投送能力并且确实有这个需要的了吧。为了世界和平,确实需要壮士断腕,但总归牵涉到核打击的时候太过于超越常识。伊朗那啥驱逐舰跟反潜直升机太科幻,居然还能前进地中海。军费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法国能这样有声有色的全球存在,中国何时才能有自己的真正航母打击群与096,法国当年也没啥,中国这么多年真是无所作为
开篇觉得是法国电影一贯的风格,感情处理和镜头处理都十分细腻,还冷不防抖个法式幽默的包袱,影院里时不时地有人笑出声来。但随着电影进行到尾声,周围观众已是一片死寂,我也坐在那里哭成了傻逼。果然所谓战争就是,为了一个不知所谓的理由就可以发起,牺牲掉的却都是一个国家里最勇敢、最忠诚的那群人。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价值又在哪里,究竟有何理由值得人类抹杀掉几百万同类呢?无聊,太无聊了。
故事背景电影里面没交代清楚,我来补充下吧:21世纪20年代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面对中俄红色联盟势力的日渐壮大,同时为了真正实现"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美国刻意引发欧亚冲突,妄图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坐山观虎斗后大军出兵,渔翁得利,再度称王称霸。(内心戏:美国政府也真是够了,太特么上进了,纳税人的钱没白交,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