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表姐你好三之大人驾到 张坚庭
第三集讲述大陆123大员到香港跟老情人相会,郑裕玲与张坚庭这对搭档再度赴港保护大人。香港警方则派出性格的黄秋生负担保安重责。比较特别的是台湾警察陈松勇也来了,因
第三集讲述大陆123大员到香港跟老情人相会,郑裕玲与张坚庭这对搭档再度赴港保护大人。香港警方则派出性格的黄秋生负担保安重责。比较特别的是台湾警察陈松勇也来了,因为有情报讲台湾杀手将赴港暗杀大员。本片的趣味点放在大陆女警与台湾男警在鲜明的文化和政治立场差异下仍产生似有若无的感情关系,在彼此试探的过程中少不免要插入一点嘲讽两岸的政治笑话。......
《表姐你好三之大人驾到》下载观后评论:
这次正式加入台湾一方,多了新的元素。中间有个间谍,收取三方钱,互给消息。千老坐沙发上给年轻人讲故事,活到85说起别的都不重要,还是感情最重要了,年轻时候动不动翻云覆雨。然后郑大姐反思自己思想性够,感性不够。黄秋生一张混血脸说自己中英混血,带着拿不到居英权的人欲和千老套近乎,想要维持自己的样子。关香港政治部的人什么事儿呐?怕保护不好千老,连居中权也没有,怕自己职位尴尬,97之后弄得个前朝间谍。郑裕玲的喜剧能力真是可以,瞪大眼睛的样子时常让我想到袁咏仪。

政治敏感性及回应速度(九二共识与小平南巡)都令人惊叹,整体稍微回到第一部的水平,不过系列的积习还是照旧:前后地缘式的割裂感严重;唱歌段落由于没有新梗,长到令人无法接受;异能发功场面则过于无厘头——如若全然腾空做戏,那这出政治喜剧就会失掉最初的魅力。当然有几段台词写得极精彩,是编导深谙内地政治话语后做出的“可爱”的讥讽,最后跟千委员长的对话,放到当下去听又陡增许多意味。九七以前,许多港人已经睇清局势了。

“你三几分钟的乐趣,就换来了祖国统一,想不到吧?”唱歌的片段太尬了。这部应该是踩到线了,无论题材还是台词都是。越接近九七大限,港人的政治焦虑感就越严重。一方面无法信任大陆,另一方面港英政府又态度暧昧,坐实了自己夹心人的身份,也成为一种宿命,而这种焦虑已经无法通过嘲笑“阿灿”来获得排解。

千老坐集装箱来坐集装箱走一路上想的都是年轻时的翻云覆雨,真够讽刺的。这一集比第二部好看许多,虽然剧情简单无趣,每一段台词里的政治讽刺都很够劲,戳穿现实。loveline是男男,黄秋生年轻时真帅,又靓又骚气。配乐是舒伯特的16号钢琴奏鸣曲,很好听,给人一种胡闹也上了档次的错觉。

张坚庭的系列电影之一,郑裕玲不惜自毁形象出演。第三部的剧情苍白无力,结局虎头蛇尾,漏洞很大。导演将心思都放在玩政治梗和喜剧梗上了,大小暗喻,讽刺甚至姓名,都很值得探讨。从陆港心理角度分析,这种心态在现在看来十分有趣。但是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攒段子的集合,影片的内核也就毁掉了。

都说老港片里的大陆人被丑化,实则不然,因为彼时针对内地人土气和迂腐的讽刺主要对党不对人,实质上无论老表还是省港旗兵都常有善良和坚强的人格魅力。回归后大陆发展迅速,港片中的大陆人形象看似高大,本质上却发生逆转,要么是只手遮天的石副厅长,要么是跋扈的暴发户,丝毫没有可爱之处。
比起第二部用心了不少,但整体还是拼凑感十足,有佳句但无佳章,使用了大量的历史梗和政治梗作为笑点,不懂那段历史的人估计会一头雾水。看得出港人对春夏风波还是充满了怨念,即便是在这样一部政治光谱可以划在左翼的电影里,也满是对那件事情的批评与讥讽。
一口气稳成个系列黎睇,睇到三时发现先系我印象中的“翻云覆雨”的千里伯伯到港的那一部。完全不记得原来电影的男主是黄秋生。镜头拉近时看到他长长的睫毛,甚似画了眼线。那个疯疯癫癫的秋生,拍得了笑片,演得了变态,装得了叶问。回头看现在的小鲜肉……
真心服了郑裕玲了,大陆女公安简直毁三观啊,前两部大展歌喉惊煞人,自恋倾向愈发明显,装出一副百事通,其实根本一窍不通,丢人就算了,还倚老卖老,数落傻乎乎的阿胜,也服了张大导演了,甘当绿叶不说,次次拿九七说事儿,讽刺无底线…
陈松勇可爱,黄秋生风骚,郑裕玲某个瞬间闪出袁咏仪的感觉。卡拉OK这么好的题材拍得这么难看。老姑婆发姣没有卷毛黄发姣好看吧。忍着对“抵不上一件坏事”的焦虑,还要憧憬未来不变的纲领,很多台词现在看很感慨啊
比前两集多了一些刻意取悦观众的胡闹桥段,质量明显滑落,但政治隐喻仍有趣味,政治部警察集体向千里委员长“自首”一段最好玩,郑裕玲张坚庭坐错飞机跑去台湾也有意思,黄秋生陈松勇搞基虽然无聊也能惹笑。
性格鲜明的“表姐”,战兢愚笨的侄儿,腹黑口快的黄老秋,三人搭配得默契精彩。恢复到了第一部的水准,调侃扩大,中港台合作啼笑皆非,ZZ段子玩得相当溜。《西游·降魔篇》里是不是模仿了这一段骚情。
今天去影院看了大话西游重映,全场满座不算还从头到尾的哄笑,我身边的小兄弟又是跺脚又是拍大腿的让我回忆起录像厅。晚上看一遍表姐,那时的港片的段子信手拈来,把dang和guojia玩的出神入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