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男(姚晨饰),女,独立上进有追求,渴望真爱却仍孑然一身。一次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卵巢癌,需要进行手术,但父亲出轨,母亲幼稚,家庭给不了她可能的支持,她不得不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去筹手术费。天生骄傲的盛男,在生死关头才发现成年人想生存的体面比想象中还艰难,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绝望中,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提名)滕丛丛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最佳导演(提名)滕丛丛
《送我上青云》下载观后评论: 今夏我看过的完成度最高的电影。 盛男独立率性,知识让她强大也使她困惑,她一直步履不停地追求,一直与社会偏见抗争,但她没有注意到自己一直是被爱的,在最后她才意识到包围着她的爱意,也在这之中中感受到幸福。 虽然社会对盛男这样的女孩子恶意很大,可是这样洒脱、倔强、有属于自己的骄傲的人才活的精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送给每一位女性,希望她们能知道她们的一生不是从一出生就注定的,舆论固然可怕,可是未必要在意。 人不可能无欲无求,欲望是本能,其实正视欲望和恐惧也是这部影片想要强调的吧。 摘一句很喜欢的台词“爱欲是生死之门,我现在要回到开始的地方了” 总体氛围清新文艺还带点幽默,大姚真是眉眼如画,太美了太美了!
“不要喊着热爱底层,却从来对底层的生活没有真正接纳的能力”刚看到的一篇影评里的一句,写透了。记得去年它上线打的旗号是女性电影,看完反而觉得主角活在真空文艺世界吧,“喊着女性力量,却妄图通过部分性感镜头宣告性别释放”,用力过猛的设计真的观感不佳。天啊,八几年的霸王别姬早就四两拨千斤地高级表达过了不是吗。其实无关性别吧,就是自我的和解与救赎,这类电影,最终还得落脚于讲故事和人性表达,不然就只是文艺美丽但支离破碎的镜头。学院派演绎人设也不算出错,就不免有些刻意的对抗了,不大像剧情推动中自然发生的环节。配角很棒,妈妈和老大爷,是通透的人间烟火味儿。小红花还是去演电视剧吧,小镇有点文化但入赘暴发户的女婿也不是在众人面前背圆周率,最后貌似觉醒就跳楼反击的样子啊,尴尬的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影片围绕一名女性记者在得知自己患癌的情况下所经历的一切。在看似女性主题下,掩盖着家庭问题,性问题,更有对人生的探讨。父母感情破裂,父亲出轨自己的好友,这样乱伦畸形成长下的盛男不懂得爱,也更不会去碰性相关的一切,可笑的是却得了卵巢癌,想要找好友借钱,却是因为就算借了也无力偿还而拒绝,想要找父亲,刚要开口却反被父亲借钱。即使碰到似乎是光明存在的刘光明,不料也是生活在肮脏龌龊的“傻逼”粪土里。盛男谐音剩男也是胜男更是生男,相比这样的名字下面估计也蕴含着多重的意义。影片在刻画人物上可圈可点,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结局。比如两次要求女儿照相女儿都没答应,最后在母女俩争吵过后,女儿主动给母亲照相,体现其明白一面。黑色幽默加入文艺片其实也增加了观影乐趣。
片子总体还可以。三星半。其实题材是一个不错的题材。但是对于家庭的理解还是太过于狭隘了。真的不理解现在的片子一定要有家庭的出轨吗?或者说家庭的不合一定有出轨的因素在?主角所谓的童年阴影实在是太雷同了。或者说人物的角色塑造还是不够立体。女性的自我和解其实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角度。但是总感觉还是无法找到一个很亮眼的事件,包括片子里面的刘光明,算是一个极具冲突矛盾的人,但是有些情节的设置确实略显生硬。如果要解释是黑色幽默的话,还是感觉有点奇怪。所以,片子总体的深度还是有的,但是聚焦点不强,想探讨女性,又想探讨权利、阶层,点都很好,就是缺少一点张力感。可以当成是一个起点。另外整个片子的色调很喜欢。很有贾樟柯的那种乡土感。谢飞导演的艺术指导真的ok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黑色冷幽默满满的一本剧,盛男所认知的“我都好久没有性生活”怎么会患妇科癌症,为了手术前能再此享受快乐的体验而直白自己所要的需求,只有在别人换鞋才能得到那一抹低头的尊重,金钱面前的“屈膝求荣”最后略带勇气的那尝试一跳,哀悼会上的蹭尊重,对你我也是很服气得,每个人得已活着真的是各有各姿态~~全局最欣赏的两个角色,预见美色要开荤的老爷子以及永远活出自我的梁美枝,还有那一口寓意深刻的上等木材的黑棺材,导演满满的想表达好多好多,有点搔痒般的好像都挠到一点点,蜻蜓点水,最后的最后,大笑三声“HA HA HA ....”
1.摄影和意象的营造加半颗星,总体3.5。2.去云山的路上,老妇人丢了棺材,盛男觉得是个骗局。棺材象征着死亡,而棺材的重新出现却是新的希望的象征。生与死的错位,向死而生。3.作为女性视角下的女性题材电影,的确触及了一些男导演所没有观照到的角落,比如最后的diy情节。但有意思的是,同样存在着由男性主导的电影的普遍问题。男性凝望下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是被物化和花瓶化的,而这部女性凝望下的男性形象也大多是被丑化的,男闺蜜拜金,李总傻缺,连袁弘演的知识青年角色也在最后被揭了老底。所以相对于女性主义,我更偏向于称其为直女主义(非贬义)。4.对欲望的阐发最后走向了女性自我的自省和觉醒,只是也如影片里的柳絮一样太“轻” 了。
“哈哈哈”,瞬间脑补到前不久看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你懂什么叫被人尊重吗,你知道那有多难吗,我都这么努力了,结果还不是要死。此类女性视角的偏文艺片气质的电影,正式大陆市场的稀缺,虽然浅尝则止,而且用了大量的梗去带动观影乐趣,但是讨论的生死世界如此形而上的内容还是很让人细思极恐。那个一直不会沉下去的棺材,带走了为了辟谷深居简出,羽化成仙却又动心起念舍不得人世的高人,众所周知的傻逼儿子却是电影中看起来最有尊严的主,姚晨自己公司的片演起来比找到你中自如得多,袁弘的吊书袋和背圆周率可以承担我一天的笑点。最后来句鸡汤,一定要好好赚钱,因为人这一生能够用钱捍卫尊严的时刻实在太多了
太他妈工整掉书袋了,太他妈掉书袋了,尤其那段男女主角图书馆里逼逼逼和母女对峙片段,还有那反复强调灵魂和时间是一样的干巴巴垃圾台词。有的情节他妈说教意味又重的一批,听着都嫌烦,简直能看出编剧在那里使劲儿用力,不过后来一看说这些屁话掉书袋的男的是这么个怂逼,就能理解盛男那股气愤了,掉书袋的有趣文青在世界上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愤怒的你自己和一个装做有趣的傻逼!剧情只想给两分,最后那段垃圾强奸戏份可太恶心了,最他妈牛逼的为了表现女主内心的混乱痛苦绝望(我感觉)就他妈把强奸变成了合奸?卧槽?卧槽?!老子真他妈想戳瞎自己眼睛。但摄影很棒bgm也很棒,算是国产电影中的佳作了!三星鼓励。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质感,像油画。其次我喜欢电影里面每一个人物丰富的细节设定,非常荒诞但是又极其饱满,感觉在世界上一定存在这样一个人,只是平凡的我从未遇到过。最后这是一个介乎于成熟和青涩的女性电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聪明人并且鄙视所有世人,我在十几岁的阶段还出现过,长大后觉得人外有人,再不敢这样自大,但是我也很羡慕,甚至很喜欢盛男那种不可一世的状态,活得太过清高,清醒,所以从来不笑。然后是那个李大师,莫名的我觉得他才是一个父亲应该有的样子,聪明的父亲要遇上聪明的儿女才会展现他父亲应该有的样子。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的荒诞感和代入感并存的神奇感觉,非常美妙。
三星半。因为电影平实的那种叙事感我加一星,本来以为是嘉年华那种水平。前半段真的不错,结尾两分钟也不错,就结尾前二十分钟的一大段都垮了,太可惜了。取了一个好寓意,但是故事本身和寓意之间的联结太模糊了,呈现方式和效果都太牵强了,这是最大败笔。小幽默不错 ,故事发展还是挺奇幻的,有些地方的真情算得上动人,整体看得挺好玩。杨新鸣和妈妈最有生活气,喜欢杨老师。其他有些标签。本子还是差点,没想明白也没写明白最重要的地方,可惜了。平平常常的日常感真是挺好的,很喜欢这个风格。粉西装败笔,出门不照镜子吗?一场葬礼解决不了所有事,编剧有待进步。
其实盛男的处世方式,在人际关系上遇到的这些问题,在很多男性身上也会遇到,很多人学不会那一身江湖气,但在国内的(电影)圈子里,这套江湖的聊法真的管用,所以就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这不是学历的问题,可能是某些做人的原则问题吧。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导演想讲这个故事的原因吧,其实不仅仅是女性会有这样的困扰,男性也一样,也真的改不了,很难改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折腾一圈之后,往往又会回到原点,因为这种人都有某种坚守,在某些事情上有精神洁癖,很难让自己彻底改变,这就是生活。片子并不完美,只是某些时候,感觉在看另一个自己。
高分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报多大期待,看完反差大,便得了高分,袁弘在丧礼上接受鞠躬,他笑了我却哭了,电影结束我哭得稀里哗啦,主线我倒还好,和袁弘的这条副线真的好压抑好压抑,姚晨亲了他之后说世界怎么会没有意义呢,是啊,怎么会没有意义呢,怎么活全凭自己定义;尊重这个字眼本身也容易戳人痛点,所以刚看完我陷进去蛮久的,现在倒还好,那老爷子倒是有趣的很,俗又看得贼开,大姚和她妈吵架,跟我跟我妈一样,比《柔情史》还真实,大姚能因为老爷子两句话释怀,我就不行了,距离产生美,就……保持距离吧,这样才能美好生活。
姚晨的妈妈太搞笑了,配上声音效果不错的。肉眼能看到多远这个说法还挺有启发性的。姚晨这个角色挺好的,就是有股痞子气,中国片子惯有的角色特点,爱扮酷。相信灵魂吗?时间呢?这一哲学说可以。没体验过性爱就不会怀念,一旦体会了,之后不能做了才更难熬。这片子好多哲理。一直漂浮在江上的棺材也挺有意思。后面部分好跳跃、抽象,搞不懂李总爸爸为什么突然死、男的为什么突然跳楼、男记者为什么突然穿粉色西装去丧礼上谈什么合同?我看的版本是被剪辑了么?要我说这结局毁了电影,4星到3星那种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