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hing is a thing ,not what is said of that thing”“ 你总是这样,把爱与崇拜混为一谈。”“除了你,没人在乎。醒醒吧,你这么做不是为了艺术,你这么做只是想要有存在感。现在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所有的人每一天都在拼命争取存在感,但你却当他们不存在,你选择忽视发生着的一切而这个世界早就把你遗忘了。你恨博客,你嘲笑推特,你甚至没有脸书主页,你才是不存在的那一个。你这么做是因为你和我们一样害怕自己不重要,你知道吗,你真的不重要,接受现实吧。”“我不想要这个孩子,不是因为我不爱nick ,也不是因为我不想要孩子,只是因为我没准备好爱自己。”“也只是想成为你要的样子,我现在每天都在祈求变成别人,那却不是真实的我。”
3.5/是伊卡洛斯和皇帝的新衣,是路径倒转的《巴顿芬克》和男版的《首演之夜》。情感上其实并不十分喜欢这部片,一方面不太能理解主角第三幕的行为动机,一方面也遗憾于悄然掉线的各个支线,重大问题的解法和不知真假的和解都来得太容易。或许我和能说出60 is the new 40的男人以及他的挣扎之间,隔着一层天然的屏障,反而更能与安全感缺失的女演员们和声嘶力竭的女儿共情。但抛开这些,在一刻不停地追随着摄影机的过程中,仍然会不可避免地深陷那酒铺的彩灯和戏院狭长的楼道之中。谢幕时分蜘蛛侠和自由女神走过,鸟人换了新鼻子,文化符号们被一刻不停地扮演着,但那些卖力的扮演者们,最终都被剥离。只剩一条白色内裤,悬浮在空中。
四星或者两星,卡佛卡佛卡佛哪里卡佛了,我只听到麦克白的声音。然而现实是,没有鼓点没有别人的大加嘲讽(NOBODY give you a shit man)也没有什么需要证明或者实现的自己,Life is but a walking shadow,a poor player/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Signifying nothing.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艺术创作者脆弱的内心世界:剧评不是准绳,大众不是准绳,合作者不是准绳,家人不是准绳。主角是个白日梦想家,精分患者。他屏蔽外界消息,闭门造车,得到的显然不是大众好评的东西。但演出结束后他依赖的又是好评。长镜头,意欲真实。最后艾玛抬头向天上笑,只是主角的YY罢了, 伊卡洛斯向往高空的自由,却因为靠近太阳融化了拙劣的翅膀。常听说教,创作没有标准答案。然而在交答卷的时候,总会有"聪明"的人懂得迎合和自我推销。这是一个奇诡的圈子,需要的是自我坚持与现实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