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查理兹·塞隆 / 麦肯兹·戴维斯 / 马克·杜普拉斯 / 朗·里维斯顿 / 艾米丽·海内 / 伊兰妮·谭 / 克里斯塔尔·伦伯格 / 马塞林·休格特 / 科琳·惠勒 / 嘉蜜拉·赖特 / 史蒂文·罗伯斯 / 谢德·鲁佩 导演:贾森·雷特曼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迪亚波罗·科蒂 类型:剧情 / 喜剧 上映时间:2018-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8-05-04(美国) 别名:厌世妈咪日记(台) / 论尽爆煲妈咪(港) / 塔莉 用户标签:美国,女性,2018,喜剧,剧情,CharlizeTheron,家庭,美国电影 片长:96分钟 imdb编号:tt5610554
查理兹·塞隆饰演一位因照顾孩子而辛勤劳作的母亲,两位熊孩子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似乎要把她压垮,她的世界因为一位名叫塔利的保姆(麦肯兹·戴维斯饰)出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塔利》下载观后评论: 2018/8/6想看2020/7/16看完。原来Tully是年轻版的Marlo,中途差点以为是night nanny勾引丈夫的故事,后来发现是我老套了only girls can cure girls.剧中妈妈遭遇的情况真有一点避孕效果。。没钱就只能自己累到不行,丈夫不做事分担有啥用。现实中月嫂请3个月舒服很多,所以啊最终如何走出来感觉还是要落脚到钱(抱歉俗套了"If you hurt her, you'll regret it. Girls don't heal.""Girls heal.""No, we don't. We might look like we're all better, but if you look close, we're covered in concealer
失望,劇情不合理處太多,結尾勉強自圓其說。概念是不錯的,以類似紀錄片般紀錄了婦女的日常生活,劇本太有菱有角,打磨的不夠細緻,在表現給觀眾的部分來看,莎莉在看牛郎節目正巧保母看到,接著侃侃而談自己失去的性生活、自閉症兒子出廁所大鬧就是會有良師緩和情緒、當莎莉逐漸解決生活難題換來的馬上以過來人經驗安撫,這種很明顯、根本不是暗示性又了無新意的戲看來實在恨鐵不成鋼,台詞倒是蠻睿智的,看透了中年婦女的危機跟時光的消逝。角色大多免洗、過水,老公最後也只因莎莉受了傷而意識自己的自私,兒子的成長等等,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更深層發展跟探討,不管精神病、自閉症、中年危機、夫妻關係、性生活、甚至特殊教育等等,全部都點到為止,未盡全功。莎莉再次如電影女魔頭增胖、扮醜,表演精準到位,但感覺少了點層次。勉強佳作但不是經典。
三星半。塞隆的演出依旧强悍与融入剧情,增重基本就是非常贴切剧本形象。美人经历了生儿育女和婚姻后都消磨了光芒,陷入身心的怪圈。“问题”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没有强悍的经济支持,大部分就是真爱孩子吧,负责任的放弃大部分的自己,用尽全力渠抚育。父位的稍有缺失(但是有提供了中立角度,积极养家出差不断,游戏是唯一消遣)雷特曼和科蒂的搭配依然能焕发出很好的女性命题。夜班保姆也是个新行业呀,女性的相互拯救。中段塔利的加入就是心中的暖光,深海的那条美人鱼。多谢那个她帮我渡过危险地带,产后抑郁和缺觉、不断惊醒的睡眠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都是值得人们去关心。我们最后都是要继续前行,琐屑的生活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已经最亲近之人的心态,联手对抗生活。婚姻与家庭的命题就以常规却又有新角度展示,还是挺棒的。
85/100。2019年开年第一片,带给我的是温暖和感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年度反婚反育片,但我觉得不仅仅在此,它还是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讲述了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塞隆女神实在太拼,洗尽铅华后的她演绎得依然非常棒,夜间保姆的饰演者也很出彩,跟塞隆对戏火花四溅,相当过瘾。影片的剪辑方面也很出彩,不过情节跳跃性略大,保姆的突然离去和丈夫的即刻觉醒有些突然,美人鱼的设定更让我有点状况外。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女主角注定是不容易的,但是夜间保姆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局面,原本混乱不堪的生活渐渐有了欢乐,一潭死水里也有了生机。丈夫也在一系列事情之后幡然醒悟,这本身也很值得欣慰。暖心的故事里虽然也很残酷,但是母亲们都甘愿做下去,向全天下的母亲致敬。
评论里大家说的都对,本片自带避孕效果。认为没把孕妇/母亲的艰辛完整拍出来的说法真的勉强了,塞隆增肥的效果和那几段蒙太奇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Juno一直是很喜欢的影片,但也现在才知道这算是Jason Reitman的女性意识三部曲,这部TULLY的立意我是很喜欢的,她的自我和解与救赎的方式也更内向化,美人鱼和TULLY的隐喻也挺浅显易懂的。片中老公的角色的确不讨喜,但说实话硬挑也并不能挑出他做错了什么,而且或许比现实中大部分老公做的还要更好吧,Marlo也评价过他们的爱情,Drew不是旋转木马而是长椅,所以结局的设定并不突兀。btw没有人发现这部片子里的女同影射吗?
啥!是jason reitman的作品吼,怪不得,有股熟悉的配方的味道!谁都帮不了你,成长是一个人的,无助也是一个人的,爱和狂欢是今天的,明天你就是要走的。发现一个细节,Tully是女主在全片中只出现过一次的middle name,(车祸后丈夫在医院登记病患信息,也是匆忙中的点到为止)也是夜间保姆的名字,夜间保姆穿她年轻时的衣服,跟早已没有激情的丈夫热烈一夜,Tully喜欢做冲动决定,今天爱你,明天也要离开,今晚就去狂欢。Tully是跟她一起出车祸奇迹没死还水下救她的美人鱼。这么看来,这部电影后劲还是满蛮足的,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三星半吧 DVD9
挣扎出另一个人格来保护当下的我,可想那是在多大压力下不得已的生存之道。回想一下,那应该是在女主因为儿子的事情爆发后回到家和老公说她打算请夜间保姆而迎来了老公支支吾吾的回答后,没有收到肯定的支持,那已是她最后的坚强了。在讨论要不要生二胎时有一个议题就是关于老大被老二降生后夺走了很大一部分关爱,可是一直不曾讨论,即使是老大的降生,在经历分娩后的母亲也是那个获得更少关爱更需要关注的人。并不是儿童刚降生的那段时间需要父亲,而是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父亲这个角色成为母亲最大的支撑着,那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情,就如同家务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
非常棒的片子,几乎看完了还不知道在讲什么,然后后知后觉的触动简直是十分巨大的,难以想象这位母亲这么多天经历了什么。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写过,人在压力极大扛不住的时候,有可能会分裂出另一个身份来逃避或者承担,形成多重人格。电影里太多处唐突的地方,之后想来完全是在透露主人公这种境地。塔莉对于女主来说,始终是个救世主、守护神。这个更强大的本我是多么的美和自信,那样轻松的处理好一切。最后,精神到底没扛过身体。冲到河滩躺在病床上也许是她最好的解脱。结局中男主回归家庭,但那样的悲凉要如何才能暖的过来。值得再看,再看。
上帝创造女人的时候附赠了一个baby,然后她们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在失去自由和得到一个心肝宝贝的矛盾中痛苦挣扎。26岁的Tully 能够自信地说,Girls can heal;I don't afraid of future…40岁的Marlo告诉她,当你的小翘臀变得松弛,你的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生育变得越来越大,乳房不再受自己控制,你那自由的灵魂将变得无聊和丑陋,你才知道害怕未来。这部电影不应该有结局,只希望社会对生育这件事情更宽容一些。看到身材巨完美的查理兹女神变成肥大如熊的Marlo,真是害怕未来。
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对女人的影响在这个故事里具象了,在这之前刚好参加了一场谁也不认识谁的聚会,大多携家带口前来,太太们一个比一个想得开,五大三粗且毫不打扮,再龌龊的男人站在一旁都显得风流倜傥。塔利在片中人格分裂,在她生出第三胎之后,看到26岁风华绝代的自己帮自己照看小女儿,她们一起做面包、一起谈心喝酒,最后一起半夜出逃,车祸发生。不同于其它主妇,三个孩子的母亲塔利在片中毫无怨言,她的唯一动机就是做一个完美的母亲,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我做得挺好的,我觉得。”
警醒自己,恐婚恐育。虽然是这样一部片子,但其实更多的探讨是与自己和解的问题,女性本身,以旧换新,拥抱过去,跟过去相亲相爱的挚友渐行渐远,似乎一切粉饰太平,但其实伤疤永远在那里。跟自己以前的志向和解,接受现在的生活,寻求解决方案。影片最后的转折令我惊艳,仔细想来却是非常合理。当代还活着的女性,哪个人不是自救过来的?女主为了此片增肥了这么多,货真价实的肉展现出来,令人敬佩的一位演员。一定要看无删减的版本,毕竟会有一些镜头涉及到敏感又真实的部位(女性哺乳等)。
看完后来豆瓣惯例翻翻演职员表才发现妈妈是爆炸新闻中那个无比耀眼的新闻明星,体型的变化和憔悴的神态真的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回到电影本身痛苦的生活细节,刺耳的哭声,丈夫的缺席对于产后臃肿身体的自卑和大量的中景镜头所传达的情绪,一个全职母亲在家庭泥沼中的痛苦前行,这是一部用种种无比具象的细节拼凑出的电影,它强壮且令人心碎。ps.我不太喜欢后半段如此清晰的意象,之前中段那种怪怪的感觉真的特别好。pps.喜剧还行。
看了《塔利》这部电影,多少女人因为舆论的压力,觉得孩子一定要自己喂,自己养,一定要母乳,一定要生两个(甚至更多)? 像这样细致展示一个家庭妇女日常的电影之前几乎没有过。因为这样的电影在多年前肯定都找不到投资,没人愿意从家里出来到电影院看到的还是家里的黄脸婆。。。但正是这些女人,撑起了一个个看似完美的家。如今女性电影的崛起让探讨“母亲的日常”的本片成为可能,是时候该关注一下这些平凡女性的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