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余生的第一天 雷米·贝占松
在刚刚结束的有着法国电影最高荣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法国电影恺撒奖( é ),《余生的第一天》勇夺最佳剪辑、最佳男新人演员和最佳女新人演员
在刚刚结束的有着法国电影最高荣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法国电影恺撒奖(César Awards),《余生的第一天》勇夺最佳剪辑、最佳男新人演员和最佳女新人演员三项大奖。
影片是关于一家五口平凡的生活画卷,在这部家庭画卷中,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如同纪念日餐桌上的镜头,在导轨上不断的环绕着五个家庭成员,捕捉他们脸上的每一缕笑容。
罗贝尔是计程车司机,他和妻子玛丽-让娜是一对恩爱和睦的夫妻,一家五口住在郊区一座花园洋房里。他们家三个小孩的性格完全不同,老大阿尔贝有责任感、生命力很强、经常挑战父亲的权威。
老二拉法埃尔总是把事情拖到第二天才做。至于女儿弗洛尔正若无其事地经历她的苦闷期,乖巧的小女儿已经变成了一个叛逆少女。《余生的第一天》下载观后评论:
大学时就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但彼时因为法语片就迟迟没有打开看,我本就是一个排斥未知因素且拒绝欣赏的人。 今日决定要看时,看到原来是法语片,不禁惊喜,只因在这半年,我竟喜欢上了法语片的细腻与柔情。 本来幻想是一个涅槃重生的故事,却发现是家庭的平常往日,只不过每个人都有人生中重要而深刻的一天。感叹于父亲说出的那句话:看着你们茁壮成长,是我此生欣赏到的最精彩的表演。 和《阳光普照》一样,主角是父母,但不曾不公,只是时光的细水长流。

这部家庭编年史虽然有让人难忘的细节,但整体还是显得过于刻意和别扭,几乎把能想到的家庭危机都搬了过来,孩子追求独立离开家庭、老一辈的不理解、代际矛盾突出、叛逆的伤害和夫妻危机,但在这么多流水账之中,编剧聪明地将重点集中在了几场家人间的互动场景上,每一幕的重点都是如此,回首那些逝去的年月我们才发现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还是家人,虽然有争吵、有伤害、有痛苦、有死亡,但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将最真实最脆弱的自己展示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而是要用空间筑起自我的壁垒,在时间的冲刷下,壁垒终究会瓦解,我们也得以和记忆释怀,这些故事过多地安置在情节之中,失去了重心,人物众多,但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了细水长流的触动,余生的第一天是个挺棒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时间无法挽留,我们需要记忆的加持

一家五口,都有各自的煩惱;五個日子,標誌著每人餘生的第一天。大哥具責任感,經常挑戰父親權威,率先離開家庭,到最後卻懷疑日子過得毫無意義。二哥遊手好閒,總把事情拖到第二天才做,暗戀某個女孩卻把對方的電話號碼弄丟了。小妹由乖巧女兒漸變反叛少女,與母親關係日漸緊張,家裡沒有人記得她的生日,她就一頭栽進壞人的懷抱。母親步向更年期,擔心魅力不再,偷偷想著出軌,希望在其他男人的目光裡拾回自信。父親是的士司機,煙癮總是戒不掉,以為日子過得還不錯,卻得了絕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成長路總是顛簸難走,他們這一家,可能正是無數家庭的寫照。

以下是我 14年看完写的评价"终于把这部在电脑里放了2年多的电影给看了~ 影片以父母和三个孩子为线头 讲述生活中的五个片段~ 对父母的误解 两代人的争执都能在红酒杯的光影中一一泯去~ 节奏特好~ 去海边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时配的perfect day很有感觉~ 送大家一句片中妈妈对小儿子说的话~你总是喜欢把事情拖到第二天,你不能总是这么拖了,有一天,你会有很多事情要做,你的余生都不够你用~《余生的第一天》 与君共勉*^_^*"

1,最喜欢开头两段影片,开头那段决定看下去,最后那段难过到泪流。2,最戳我的是妈妈病床前,爸爸去搭大儿子的肩,儿子抖掉,真实。3,抱着星星,却还伸手去够月亮。当所有依靠都瞬间崩溃,每个人从生到死,都要经历苦难,以什么样的代价幸存于世。今天的一切都会改变,在你余生的第一天,正是天意。4,狗血情节都有了,也足够温情的一部片子。5,今天的你可以随意而为,在余生的第一天。今天的一切都会改变,在你余生的第一天。

电影的拍摄手法和题材都挺普通的,家庭亲情永恒的题材话题。儿子讨厌父亲,而父亲也讨厌着自己的父亲,但在最后,当自己的父亲去世老去的时候,儿子的心里是难以言喻的痛苦与悲伤。最后当父亲的骨灰洒向大海的时候,一家人曾经的录像重播,父亲说,生儿育女,见证他们的成长何其有趣壮丽。出租车内母亲当初父亲残留在人世间的一缕气息。justaperfectday!真的很温馨很感人!喜欢这个电影!

外面刮着飓风,室内的我又笑又哭。《余生的第一天》,不能更好了,短短两个小时,涵盖了一个家庭会出现的所有问题,时间跨度、人生况味都出来了,很碎片,熬得很浓郁的一锅,值得细细咂巴,哈哈哈好多次快笑崩,怪味Grunge的年代,屋外时常充斥着雨声。神神叨叨的不靠谱家族,有头撞横梁的传统啊,在我心里很自然排到了家庭片第一位。肯定会再看一遍,然而它在我硬盘神秘失踪,再也找不到了。
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当自己长大,才能够越来越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接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儿子女儿长大了,爸爸妈妈变老了,经历了两代人的死亡,体会到温暖和爱的传承。大家彼此都是很爱对方的啊,一定要好好沟通,好好去表达,才能不留遗憾啊。妈妈在海边,把骨灰洒进海里,妹妹的头埋进哥哥的怀里,这一幕太美了。音乐也好棒。恰到好处地打动我。
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去爱你想爱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此生不虚度。电影中一家人互有隔阂,随着时间流逝继而互相理解。你以为的不爱,其实老父亲那里一直随身带着儿子的照片,哪怕被儿子误解也不轻易表达出来。最后父亲的骨灰被撒入大海,一家人都在身边,没有撕心裂肺的悲伤,死亡不是终结,无论怎样都要学会面对,学会一个人走。
还原了一个西方家庭里所有的喜怒哀乐。我们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家人其实早就已经互相渗透在生命中了。血浓于水啊。不管是家里有几个孩子,虽然我们相互渗透朝夕相处,但孩子还总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关心不够,家长也总以为自己最了解孩子。整个电影下来笑中有泪,开始觉得有点压抑不知所言,后来发现5个人的爱撑满屏幕。
前后呼应得太感人了 影像的力量 生命的轮回 看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生活细节的有效积累 导致细腻入微的情感变化 分外真实 震撼 ps:我也经常会分不清过去和现在 尤其是在全国各地跑了一大圈 漂泊不定 突然回到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和发小坐在小时候经常一起玩的地方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仿佛一切都是昨日
这还叫做平实的家庭片?怕是没看过东方式的家庭片。法国的电影就是有趣,连家庭片也有趣。笑点密集,矛盾冲突也直接都搞大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可是又都轻轻松松,没有什么大不了。我想这就是法式生活方式的精髓:极尽高雅和美,直截了当地表达爱,让一切都松弛散漫简单点。(妈妈的眼睛好好看啊!
表现形式很生活化,挺好的,然而这种就是喜欢的人很喜欢,不感兴趣的人也不会高评价的类型。有一些日本故事的感觉,台词没有故意上升,一直保持在生活水平,然而一家人的互动却很自然,场面不缺乏潜台词,可以说编剧水平挺高超。只可惜营造的人生观,只让我想起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哪怕是家庭内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