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裴淳华 / 丹尼尔·布鲁尔 / 埃迪·马森 / 侬索·阿诺斯 / 德尼·梅诺谢 / 本·施耐泽 / 彼得·苏利文 / 安吉尔·伯纳尼 / 卡米尔·雷米泽斯基 / 马克·伊瓦涅 / 布隆蒂斯·佐杜洛夫斯基 / 利奥尔·阿什肯纳齐 / 娜塔莉·斯通 / 弗林·艾伦 / 安德莉·代克 / 文森特·里奥特 / 伊弗塔赫·克莱恩 / 奥马尔·贝尔杜尼
导演:若泽·帕迪里亚
语言:英语
地区: 英国 / 美国
编剧:格雷戈里·伯克
类型:剧情 / 惊悚 / 历史
上映时间:2018-02-19(柏林电影节) / 2018-03-16(美国)
别名:恩德培行动(台) / 航劫168小时(港) / 恩德培 / 恩德培七日 / 7 Days in Entebbe
用户标签:以色列,历史,美国,特种部队,2018,犯罪,劫机,惊悚
片长:106分钟
imdb编号:tt5466186
1976年6月27日,四人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航班计划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劫机者中有两名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成员,另外两名德国人归属于德国左翼极端组织Revolutionary Cells。他们劫持了上百名人质(主要为以色列人),并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他们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释放40名被囚禁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及武装人员。这部电影重现了飞机降落在恩德培后发生的故事,四位劫机者于此收到了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Idi Amin)的支持。该片根据最新研究,对劫机经过给出了自己的版本,尤其是关于非犹太人人质的释放过程。同时,影片详细地描述了以色列政府是如何凭借其安全突击队武力终结了此次挟持事件。
《火狐一号出击》下载观后评论:
1976年6月27日,四人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航班计划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劫机者中有两名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成员,另外两名德国人归属于德国左翼极端组织Revolutionary Cells。他们劫持了上百名人质(主要为以色列人),并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他们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释放40名被囚禁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及武装人员。这部电影重现了飞机降落在恩德培后发生的故事,四位劫机者于此收到了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Idi Amin)的支持。该片根据最新研究,对劫机经过给出了自己的版本,尤其是关于非犹太人人质的释放过程。同时,影片详细地描述了以色列政府是如何凭借其安全突击队武力终结了此次挟持事件

如果片子里少一些尬舞会更好看一些,虽说,哪个舞踏是表达了以色列的一种不屈的精神以及当时对于周边环境的无耐,但是,要是没有这些,拍成纯脆战争片感觉会更好!另外,这里面的两个劫机男女,怀着各种各样的目地去做这件事,结果事以愿违!其实,在很多时候,你所看到的,并不是你所真正了解的!当你为你所看到的表面东西而深陷其中的时候,你才会看到这件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过,到哪也为时以晚了!其实,在这个片子里,他们俩个才是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另外,就算在外面,雷达看不到,哪到都降到机场了,机场就不知道多了几架飞机降下来了?

据英国国家档案部门于2007年6月1日解密的文件显示,以色列安全局“辛贝特”曾参与了1976年对法航客机的劫持。根据文件显示,“辛贝特”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当时共同制造了劫机事件,企图借此改变中东的外交政策。英国驻巴黎使馆官员加尔文根据其在“欧洲-阿拉伯议会协会”的联系人提供的情报撰写报告称:“根据他的情报,劫机是‘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所为,但是以色列国家安全局提供了帮助。制造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为破坏巴解组织继续在法国存在,阻止巴解与美国关系变得日趋亲密。”

1星,拍的不好。很多年前有过一个故事版的《火狐一号出击》,这部新作品名字一样,但剧情完整度还不如几十年前的那部作品,作为一场国际很知名的大营救行动。政府的方案,军方的执行,国际各关系的态度,在这部片子里没有丝毫的体现。 导演反而想用文艺的方式来诉说这场危机营救,先是给反派人物赋予了一大堆的崇高理想,然后再给主角这边弄出了不少浪漫情调,考虑过现实人物的感受吗?交火时则用剧场舞蹈来生搬硬套表现这场营救的激烈程度,几个场景来回切换到烂。这是一部文艺片,而非历史剧情片。

人物心理呈现到脸部的表情演绎得非常成功。整个千里奔袭营救行动的过程也呈现得很完整而真实,且更有戏剧的冲突性。就是想了解下为何一定要在整个剧中穿插这个舞蹈表演呢?而且篇幅占了那么大,还在剧情最高潮的部分加入大量的舞蹈表演,导演想让舞蹈起衬托提升的作用,可我认为舞蹈加在这里是败笔!太让人讨厌了!影响观影的流畅性知道吗?看着逐渐老去的裴淳华,干瘦的身材,已然不再滋润的脸庞,无比伤感!四架四方形排列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竟然躲过了各国的雷达,爽呆了!

各方面都想讨好,结果各方面都没有做好,我说的不是政治而是电影。用大河之舞贯穿全篇,为了烘托气氛但不了解的人来说就有点莫名其妙;上半段从劫机的红色旅角度出发,但几个人下半段几乎就消失了;以色列方面,后方描述的比重大了些,结果是节奏明显该推进的地方反而慢下来;最后的突击和结局,寥寥几个镜头,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柑橘有点莫名其妙。总之,一部电影还是需要一种主题,或者政论,或者暴力,或者剧情,或者动作。把上述四个平均分配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一不小心就会很差,这个导演真的非常不小心了。在这么著名的营救事件里另辟蹊径想把两个德国人作为主角,可是这两个角色的刻画不足以引起观众的同理心。我倒是没想到能在这样的片子里看到Tomer杀了丹布,我的墙头的迷之交集。这个本施耐泽我只看过两次他演戏,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演技可言。中文译名真让人困惑,和原标题还有剧情有什么关系啊究竟。
太可惜了。以色列特种部队奔袭千里突袭恩德培机场的经典战例被拍成这个样子,白瞎这个题材了。剧本本身就先天不足,本来影片应该拥有紧凑的剧情和严峻的氛围背景,结果却拍的这么松弛,完全没法兜住事件本身的严肃性,可以说在节奏上一塌糊涂。人物也是这毛病,双方的行为都算不上干净利落,话太多而且竟然还带些文艺范。三星基本全给真实事例,与电影关系不大。
誰都不是自由的.這不是一般常看到的反恐或英雄或諜戰片.從兩個恐怖份子劫機開始,慢慢帶出各種面向的議題.從結果來看,如果不是這兩個劫機的並不想下手殺人質,那軍事救援行動和談判什麼的就真的沒得搞,所以無論是戰是和,都有賴於人的更多良心.人如果受限於時代或環境或各種因素而不能活得明白清醒,至少選擇要對得起良心,努力別讓事情走向最壞的結果.
军武推荐的。两位德国人、几位巴勒斯坦人(巴解组织)劫机法航的客机,经过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加油,最后飞到了阿明治下的乌干达(恩德培机场)。片面也叫恩德培七日。以色列的虽远必诛(4000公里 特种部队奔袭)。好像牺牲了1位士兵、乘客死亡4人,黑叔叔士兵死亡45名、劫机者团灭……没啥起伏 白开水般的 导演各种插播舞蹈 不懂
四架以色列大力神运输机在两架波音707的支援下,载运100名突击队员,低空飞行近4000公里,出现在恩德培机场打死全部劫机分子及机场的乌干达军人,炸毁乌干达空军1/4的战斗机外,106名人质中的102人被救,于1976年7月4日顺利返回以色列。这天是美国独立200周年,也意外地见证了人类反恐史的巅峰之作。
已经许久不见裴淳华饰演反派。不过话说回来,一个国家的恐怖分子,也许正是另一个国家的自由战士。所以到底是正面还是反面,还是留给历史盖棺定论吧。从剧情来看,他们确实不是那么穷凶极恶。PS:按说字幕君都是英语达人啊。怎么把每一处Palestine都翻译成巴基斯坦了?估计是只会英语,不懂历史吧……
相对于老版,本片更侧重于人物的刻画,大量的篇幅都集中在两个德国劫机犯的心理描写上面,这种偏向于反派人物的叙述方式跟这个名留青史的特种作战行动有点脱节,导致结尾部分的动作戏完全就被一笔带过来,本来以为老版就已经够简略了,这部新版感觉完全就是没有了,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本片都显得不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