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吉尔·勒卢什 / 玛利亚·瓦沃德 / 易卜拉欣·阿迈德 / 玛丽·德纳尔诺 / 诺米·梅兰特 / 艾伯特·德尔佩 / 托马·索利韦尔 导演:梅拉尼·罗兰 语言:法语 地区: 法国 编剧: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17-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7-11-29(法国) 别名:深潜 用户标签:法国,文艺,MélanieLaurent,剧情,法国电影,欧洲,MaríaValverde,2017 片长:102分钟 imdb编号:tt7011436
A restless photographer leaves her family to "find herself" and takes up deep-sea diving.
《浸没》下载观后评论: 我特别能理解女主的感受。我现在也是这样,很焦虑,害怕结婚,害怕生孩子。知道自己很自私,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爱,但是没有办法摆脱那种迷茫犹豫的感觉。对理想,有模模糊糊的轮廓,但没有具体的形象。有时会突然开朗起来,振作起来,但没过多久就会打回原型。真的感觉演的就是我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什么的,对于我来说真的不会带来归属感。
“当人们移动的时候,留下的人会说他们跑掉了。”梅拉尼•罗兰将自己所独有的忧郁眼神赋予给了她的电影,前半部分的女性视角细品之下美得忧伤,爱情就像海里的鲨鱼,它必须一直不停地往前游,停下就意味着死亡。美中不足在于后半部分没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赘余,不过罗兰的导演之路看起来是要走到底了,荧幕上少了一双忧郁的眼睛,痛惜。
一群对自己身体有着自信的80后小姐姐拍的一部对自己身体宣誓主权的文艺电影。用光和曝光已经达到了精确的程度,但是构图总是偏了那么一点点(大约1/7画面左右),让人扼腕。色彩沉稳,剪接有节奏,蒙太奇有暗喻,充分发挥了女性电影的细腻感。法国气质加西班牙性格,美女不光是皮相啊~ 我看的还是个小众电影吧?
这部电影美丽又任性,和女主角如出一辙。想起李敖说胡茵梦的一段著名的话: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茵-梦。用这句话来形容女主角也非常贴切,为这部电影美丽的女导演作注解想必也妥贴。细节见美,深度有欠。
取景蛮漂亮的。孩子生得好快长得好快。阴郁的情感浸没了全片。可以说是失去灵感的摄影师的自我探寻的失败。也可以说是产后抑郁加剧了意外。anyway。无关紧要。这样的女子,如何把握,对于男人们是个课题,除非你足够强大,否则必然是一场灾难。(与鲨鱼的对话,溺水,寻妻死亡之谜,诸如此类的情节)
莫名很喜欢。更喜欢前半段。曾经相通相知的人,终究不能一直互通。前进总是一个人的,变化也是自己的。更加相信这样一种孤独了。我也想领养一条鲨鱼,我也想浸没在一片海底世界。暗房啊,一次看到是在《少年时代》,一次是在博物馆,又看到了,很喜欢,很喜欢。
水面上的爱情和孩子都捆绑着向往自由女主,沉浸在水底中的女主才找到了真正的自由,于是她领养了一只鲨鱼,带着她的灵魂在海里畅游。在梅拉尼的电影里看到了更加成熟更美的《裂缝》小公主,很惊喜。看完梅导演的三部电影,发现她非常喜欢让主演们阴阳相隔。
性别倒置也OK的电影,看得感同身受,文学性很强,也很喜欢女主的和伊娃格林演的另一部电影,她美得耐看。最喜欢的是长达几分钟只靠镜头语言撑起来的情绪,没有任何台词,你自己去感受。有些人只是移动了,你却说他是逃离。
追寻自我 追寻所心心念念的 那种魔力竟是那般神奇 影视源于生活 来到这尘世 如果只是机械化地完成所谓世俗传统流程 我想迟或早会有遗憾和后悔的 所以 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去活出自我 这才是极具意义的事情了
画面太美了。不喜欢最后一句台词,虽然点名了立场,但没有升华,反而让整个电影展现的拉扯、矛盾、沉重,到最后一刻都弱化了。爱情婚姻家庭和个人的问题一直都是复杂难解的,太过站在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
美。很美。人美。画面美。抑郁。真的抑郁。如同深海。blue到极致。女主太感性了。需知世界上没有完美。你又在追寻什么呢。水中月,镜中花。你难道就不能想起从你生命中诞生的小小天使呢?。
相知相恋时的甜蜜,对比着婚后彼此越发熟悉却越发不了解彼此,再到有了孩子之后矛盾冲突爆发,一切开始被悲伤笼罩着。她到底在追寻什么?她最后是意外还是主动寻死?他去看了她最后所见又是为了什么?
影片有时候会突然转换镜头,有点调皮的法语片意味,这样的剪辑很有趣。留在原地的人,会害怕不停行动的人跑掉了。女主真美啊,抑郁的她和暗房的颜色一样不安,她是自由的,就那样迷失在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