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山人海 蔡尚君
片名: 人山人海
导演: 蔡尚君
编剧: 顾小白 / 蔡尚君 / 顾峥
主演: 陈建斌 / 陶虹 / 吴秀波 / 李虎城 / 鲍振江 / 章鑫 / 李彦明 /
片名: 人山人海
导演: 蔡尚君
编剧: 顾小白 / 蔡尚君 / 顾峥
主演: 陈建斌 / 陶虹 / 吴秀波 / 李虎城 / 鲍振江 / 章鑫 / 李彦明 / 王迅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贵州话
片长: 91分钟
又名: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IMDb链接: tt2050604
剧情简介
铁老大(陈建斌 饰)几年前在外地打工回到家乡之后,就不愿再离开家乡了,他决心安于现状,在茫茫大山深处养家糊口。他与弟弟在乡村的垭口开着摩的,维持基本的生计。一个 午后,摩的司机们围聚于垭口等待乘客。铁老大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与兄弟的最后一次见面。一个乘坐弟弟摩托的长发青年(吴秀波 饰)在静谧的半道上突起歹意,持刀抢车,将弟弟杀害,然后驾车逃逸。
铁老大决定千里追凶,为弟弟报仇雪恨。他骑着摩托车从南跑到北,贵州、重庆、内蒙、山西;一路追踪,历经背叛、欺诈、世态险恶与自我情感的挣扎,最后在一家黑煤矿找到凶手,自己却也一同陷入绝境……
◎影片截图
《人山人海》下载观后评论:
6.5/10 本片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最佳导演),同届《桃姐》,叶德娴斩获最佳女演员。然而在知名度上两片似乎不可同日而语。本片在内地公映时也没有引起多少凡响。据说本片在威尼斯的版本与公映版相差甚远,内地公映版有大量删减及情节对白上的改变,不面目全非也差不多偏离初衷了。影像调度上大多采用固定机位和长镜头,辅加左右横移、跟摇,总体囿于文艺片拍摄的技法。底层边缘人物加上命案与追凶,却没有扣人心弦的剧情,由此一来,与大多数院线影迷的观影趣味相背。观感上整部电影表现出糊里糊涂的状态,前后错乱,煤矿段落起始到最后结局,看得人真是云山雾绕。2017年上影节黄渤拿影帝那部《冰之下》也是蔡尚君导演的作品,到如今也没有上映,不清楚究竟是何故。看似大陆院线的FJZD迫在眉睫,却终究遥遥无期。

很闷的一部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民为替被人抢劫摩托车而冤杀的兄弟报仇,独自千里追凶的故事。故事的副线讲述了他和情人有个儿子,却不得不送给农家。儿子赖着不走他狠心驱赶后继续辗转追查,经费窘迫只得低价卖了摩托。看到小旅馆主人的儿子也处在父母互推的尬境,拿点钱给了别人的儿子仿佛也减轻了自己的负疚。突然得知凶手在贵州(?)一个私人黑煤矿上干活。故事到这儿情节推动才变得快一些,可黑乎乎的画面让人看不清什么,凭几句旁白了解到农民自己也沦为矿工无法脱逃。他生吞打火机带下井作业,为的是煤矿爆炸引来警察营救,凶手却再一次从小诊所逃脱。警察教育农民不该意气用事私自追凶,嘱其凡事要守法。故事在农民在悬崖上采石的画面结束。片名《人山人海》,故事却基本发生在人迹罕至、人烟稀少处。

#千辛万苦找来的海外版,配上英文字幕勉强听懂贵州话。纪实般特有的劣感,固定的机位,方方正正的画幅框住的只有两个字“苦逼”。世间苦难颇多,哪怕不能一一亲身经过,关怀和记录也是我们力所能及。觉得可笑的是,既不骂dang,也不怪zhengfu,国内公映版干嘛遮遮掩掩一副见不得人的模样,再结合前段时间著名的“仅17人未脱贫”事件,我恍然大悟,这块遮羞布,几十年来非但没有敢扯下来的勇气,甚至干脆换成了铁裤头,顺带加了把锁,钥匙随手一扔,丢尽了万里长江东逝水去了。 7.0

其实就三星半吧,导演想表达得挺多,但故事讲得太沉闷和压抑,当然这是严肃的主题啦,但还是希望首先是故事好看,然后我们再有思考。底层人无意识的活着,是一种原始、灰暗、贫穷和绝望的社会缩影。每次看完这类型,真的会怔住一会儿。假装漠然看着另一个世界,假装这些根本不存在,喃喃自语:这只是电影只是电影,现在没有这样的……没有这样的,已经没有了。

这是一部很丧的影片,恰逢今天下午2018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中表演赛的辩题是武侠是不是一种梦,从另一个角度看,铁哥就是武侠。那个在盘山路骑摩托车那个镜头很美,从贵州到重庆、内蒙、山西一路下来,为了能够逃出黑煤矿,搞事情之前不忘救下年轻人,这也是一种侠之风范。当然影片也反应了很多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男主有点儿hardboileddetective的感觉,沉默寡言,苦大仇深,千里追凶,只身涉险,顺便行侠仗义一下。只是整体节奏挺别扭,而且作为追凶片居然比较闷,据说是为了过审的结尾也很突兀。全片都在考验人脸识别能力,进入黑煤窑我就彻底放弃了,看卡司才发现贵州警察小哥原来是药神里的黄毛。

看的是国内公映版,许多重要的地方都进行了删改,完成度相较于原版肯定是大打折扣。追凶算是个引子,由追凶带出中国底层社会灰暗的一面可能才是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国内文艺片的标配运镜。故事仅限于讲述,然而还支离破碎,再次追凶的动机也不充分,完全是拍给西方看的获奖片。
他们说你看到的世界哪里这么黑,2002年的时候,恐怕在我老家还是一般,有人跑到大山洼里抛尸,有外地人到村子里卖寿衣,偷偷挖走小孩子的肾。发小的爸爸自觉活的难过,给自己家添麻烦,从黄涯顶上跳下去。可是即便这样,你也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对吧,铁哥把卖车的钱给了店主的一刻,就是美了啊。
3.5星 公映版本真的是一言难尽,前半段生硬的独白让本是文艺类型片想往类型片去捣拾,后半段生硬的剪辑除了要添加光明结局外,情节也剪的支离破碎,对比无删改版本,吴秀波的补刀,陈建斌的无证开采,吴秀波之死等均是不合逻辑删减点,反而无独白的原版才有了“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的劲儿。
被兄弟坑,去找情人这两段,的确粗看有意思,再一想跑,最后切换到自我喜好,还是想想觉得没问题而且喜欢。换另外一同类型某导演,这段应该会紧跟主线写,不会展开太多人物周边。这是美学感不同的选择结果,没有一定的正确答案。但我喜欢选这部的处理方法。另外,陈煎饼演的不错,就是真不够糙
看犯罪题材的电影,就不要看公映版,尤其还是得了海外奖的,和谐地简直让人一头雾水。今天看了《人山人海》的公映版,再对比一下别人看的海外版,真觉得自己看了一部假电影。还好,我看到了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发挥,以及一个更接近现实的中国。为啥中国的犯罪片大都操着一口方言。
1.“我确实不知道去哪里找人,人山人海,我就大海捞针。”2.“你千里追凶,为兄弟报仇,我敬你。”3.砸完他我就后悔,也怕也慌。4.“我要搞出点事来让大家逃命,但是不能连累人家,因为别人出来也是为了挣命。”(节奏拖沓,但是吞刀片的那一段真是人性的阴暗面。)
比较刻意的伪现实似乎能让我们更近的接近现实,有独立电影的味道,摄影也不错。故事比较散,不是商业的节奏,沉默中需要观众去参与理解,有些地方很硬,表达的很多但不直接,加减法的运用。家里的大电视早晨看的,反光看不太清楚,国内版本,家里唠嗑,稀里糊涂。以后再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