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麦克白
◎片 名 Macbeth
◎年 代 2015
◎国 家 英国/法国/美国
◎类 别 剧情/历史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5-05-23(戛纳电影节)/2015-10-02(英国)/2015-11-18(法国)/2015-12-04(美国)
◎IMDb评分 7.3/10 from 14,160 users
◎豆瓣评分 7.5/10 from 391 users
◎片 长 113分钟
◎导 演 贾斯汀·库泽尔 Justin Kurzel
◎主 演 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西恩·哈里斯 Sean Harris
大卫·休里斯 David Thewlis
伊丽莎白·德比茨基 Elizabeth Debicki
杰克·雷纳 Jack Reynor
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大卫·海曼 David Hayman
罗斯·安德森 Ross Anderson
詹姆斯·迈克尔·兰金 James Michael Rankin
丹尼尔·韦斯特伍德 Daniel Westwood
莫里斯·洛维斯 Maurice Roëves
瑞贝卡·本森 Rebecca Benson
◎简 介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11世纪,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但最终因为杀人太多而众叛亲离,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只能以削首结束自己的生命。
花絮
.迈克尔·法斯宾德是第四位来自“X战警”系列的“麦克白”,之前詹姆斯·麦卡沃伊、帕特里克·斯图尔特以及伊恩·麦克莱恩都曾在影视剧或者舞台剧中出演过麦克白。
.莎士比亚从未提到麦克白夫人的国籍,而玛丽昂·歌迪亚饰演这个角色时保留了自己的法国口语。制片人Iain Canning表示这让角色多了一重“外乡人”的身份,令她更加复杂。
.制片人Iain Canning表示苏格兰在历史上曾经有多位来自法国的王后,因而麦克白夫人有着法国口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玛丽昂·歌迪亚一直梦想着出演麦克白夫人,但以为自己只能在法国版的莎翁剧中出演。她从未想过自己能够参加一部英文的莎士比亚电影。为了演好片中的角色,她用心学习了莎士比亚的语言。
.关于莎翁的麦克白一直有传言,声称只要说出“麦克白”这个名字就会引来不幸事件。法斯宾德表示尽管他并不迷信,但片场确实发生了诡异事件。后来不再提起片名,而该用“那部苏格兰电影”来代替。
.麦克白夫人的角色原定由娜塔莉·波特曼出演。
.本片的制片人Iain Canning、Emile Sherman曾与法斯宾德合作过《耻辱》(2011),因而由他出演麦克白是早早就定下来的事情,之后才开始寻找适合法斯宾德风格的导演。
.贾斯汀·库泽尔凭借着2011年执导的影片《雪镇狂魔》打动了影片的制作人以及主演法斯宾德。
.歌迪亚是第一位在英文电影版《麦克白》中出演麦克白夫人的法国女演员。1966年,西蒙·西涅莱曾在一部英国舞台剧中出演过这个角色。而在历史上,她俩也是唯二的获得过奥斯卡女主角奖的法国女演员。
.贾斯汀·库泽尔以及主演法斯宾德都对于女主角由歌迪亚出演感到非常满意。而这三人,在本片之后又合作了《刺客信条》。
.在2015年戛纳电影节期间,法斯宾德表示由黑泽明执导的《蜘蛛巢城》(1957)是他本人最爱的一本麦克白电影改编。
.影片在位于苏格兰著名的云雾岛(Isle of Skye)上进行拍摄。拍摄期间经常能见度很差,剧组人员常常找不着演员在哪里。
.在执导这部电影之前,贾斯汀·库泽尔曾经在一版舞台剧的《麦克白》中担任舞台设计,而饰演麦克白夫人的女演员是他的妻子。
.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与苏格兰历史上的麦克白没有太多相似之处。真实历史中的麦克白是一位明君。
◎获奖情况
第68届戛纳电影节 (2015)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贾斯汀·库泽尔
《麦克白预告片》
《麦克白》下载观后评论:
莎翁的剧本语言好,但是这样精炼优美的文字作为剧本,我认为是要再丰满它的。这部电影我感觉是平淡(看过原著感觉就是在一幕幕还原场景;莎翁还是个多线并进的路子),那一样140分钟,还是看小说更好。另,这个本子是有处理的空间的,麦克白的性格弱点现在一般归为贪婪,野心,但其实原作中的表现是很复杂的,预言这个形式与命运有多少勾连呢?他的野心也并不比平常人更多呀……这些复杂部分的诠释是挺有意思的。这部作品的处理方式是加强了宿命感吧(如果我没有误解的话),预言会实现,人总是要死的……感觉怪怪的。另,真心不好意思选“战争”这一标签,大场面都没啥,高潮还是决斗,虽然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大概可能是动员不了多少人orz另,作为1971年的片子,其实还是该给它升一星的,毕竟时代不一样。

7.0/10.0又一部波兰斯基的名著改编。在莎士比亚面前,波兰斯基一方面继承了其用语的艺术和优雅,极大程度的还原了莎士比亚“诗剧”的特色;但另一方面,莎翁的悲剧情调被波兰斯基一股推翻,波兰斯基通过自己节奏的控制,将《麦克白》俨然变为了一部恐怖片。奇异的角度,邪性的女巫镜头,极大还原的服化道……这个版本的改编是极其有个人想法的,动辄把莎翁的作品原有的美感修得面目全非。这种极其形式主义的、扭曲的风格化,恰恰凝聚成波兰斯基的艺术眼光。犹如一出噩梦,迷雾似的镜头和人物心理刻画,并没有使莎翁笔下经典而抽象的人物被刻画地更加鲜明。反而,用一种血腥大胆的镜头,肆意渲染着恐怖,泼洒着人性的黑暗和扭曲——冲这一点,麦克白是出彩的。

三个女巫的预言在麦克白心中点上了欲望的火种,一遍遍侵蚀良善忠实的内心,弑君灭兄逐渐无法控制~那有什么千秋万世子孙绵延的永固基业,仅存的良知反复在内心撕扯着停不下来的毁灭脚步~从一个战功卓绝的英雄走向了一个人人弃之的残暴虐君~所谓的正义高悬麦克白的头颅,却又在烈马的疾驰下陷入又一个血腥的循环~第一次看改编的麦克白,波兰斯基的心理活动叙述一绝给了莎翁原著很好的表达方式~大场面的战争着墨很少,苏格兰阴雨阴郁的气候蒙上了悲伤的气质,长裙披风长袍在泥泞中拖拽着飘摇的命运~麦克白夫人在城堡上的几次特写都特别美,麦克白可以看到后来裘德洛,休格兰特的几分神韵~即使看的双语版莎翁的台词极美却又考验脑力,好好学英语真的很有用~

遮蔽与去蔽,混沌与净化,麦克白这一人物实则在最后时刻找回了真我与人性。麦克白夫人的悲剧性在于她从头到尾都不具备主体性,后世解读中恶毒冷酷的形象亦是一种被动的,较表面的认识。她的自杀是消极自由的体现,而麦克白之死却正相反,从被欲望遮蔽犯下罪行到最后无畏的寻死,是一整条去蔽之路,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宿命式悲剧架构下的自由意志,触摸到了酒神式的创造,肯定的精神。波兰斯基的诠释非常好,他的视角总是很独特,夹带私货但又不显的特别离经叛道。他的电影大都表面上看很传统,很学院派,追求完成度,但其实内涵很充实,作者性极强,绝非样子货。8.6

导演Polanski没刻意用音乐,和颜色来渲染这场悲剧。他像是心平气和的跟人讲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在我眼里,Polanski是一个不太刻意表现强调一件事严重性的人,他的作品会让人观后思考。麦克白夫人是在这个作品里是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有升官发财的梦但是被道德囚禁,最终愧疚而发疯至死。麦克白也没法在战略上让周围的人信奉于他。所有的角色人的道德感都很强,有正邪之分。所有人都崇拜权力,除了麦克白夫妇所有人都安分守己,尽忠值守。

在妻儿惨死之后,波兰斯基选择把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搬上大银幕。辽阔、阴冷的苏格兰,古战场、古城堡,杀戮、死亡,没有一丝明亮。被妖言盅惑的麦克白被贪念、罪恶控制,走向毁灭。人的命运就铸写在人的精神之中,或坚强或软弱,或胜利或失败。也许剧中麦克白残忍杀害叛将妻儿的情节也打动了导演吧。导演通过这部电影表达了内心的无助、愤怒、憎恨,以消解心灵的痛苦。豆瓣评论区一位作者说,他有幸一见波兰斯基,导演举止像个孩子,眼睛清澈。

波兰斯基的大师之作。埋入土中的断臂和其紧握着的匕首、三女巫的呢喃和苏格兰那充满神秘主义的迷雾,影片伊始便弥漫着一股寒冷阴悒的宿命感。电影真实地描绘了血腥荒蛮的谋权篡位以及它背后对权力窥伺的永恒欲望。不加遮饰的暴力、无尽清冷的壮阔以及波兰斯基独有的现实恐怖主义的超现实感,再加上无一不精细真实到极致的服化道、考究的镜头与叹为观止的摄影(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显得压抑黯然)让这部电影在所有的莎剧改编电影中都显得熠熠生辉。
坦白讲,看书(剧本)和戏剧(包括皇家大剧院演的那出)都让我觉得Shakespeare的剧过于啰嗦,炫耀,过于夸张。但看Polanski的这部电影就不会,it''sdark,andvacant,it''srainy,andbloody,it''scruelandreal.Macbeth''slifemeltedintonothingness,sodidthousandsofothers''.
童年时,母亲死于奥斯维辛;成年后,遭曼森家族灭门,妻子莎伦·塔特,还有两周就能出生的孩子,以及塔特友人们,全被杀戮。波兰斯基曾说,塔特的死是分水岭,从此被拉入了顽固的悲观主义,要永远对生命不满了。《水中刀》开始,波兰斯基就够沉郁孤独了,冷眼旁观,克制得可怕。曼森之案后拍的《麦克白》,却是血腥残忍到极致,完全是愤恨之作。他借麦克德夫,完成了一个人的复仇。
7.0/一个宿命论主义者彻头彻尾的命运悲剧,血腥、阴暗且压抑。麦克白自始至终都太过依赖于女巫的预言,最终却害了自己。没读过原著所以对波兰斯基的改编水平无法做出评价,故事其实不难懂,人物略微有点多,不过对我来说障碍主要还是在于过浓的舞台剧感与台词,再加上下的资源字幕太烂,观看过程有些煎熬。有机会读一读原著后再换个资源重新刷一下吧,希望观感能有所提升。
语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内心的欲望被激发。完成度很高,心理惊悚的部分拍的相当棒。当然,半文半白似得碎碎念台词还是太多了,可以不用摘取原著台词的,后面皇后的神经错乱也显得有些突兀,不过仍然瑕不掩瑜。要想做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既能用军事手段心狠手辣,又要会用政治策略蛊惑人心,麦克白还是太幼稚了,弑个君还磨磨叽叽,手腕跟曹操比起来连屁股都摸不上。
血腥,邪恶,cult气质尽显。但是这种70年代的质感和莎剧大段monologue融入得效果并不好,室内中近景的舞台感和室外远景,大远景镜头的阴郁病态感也显得有些违和。可能是我先入为主了,奥胖那版给我的印象太深刻。麦克白夫人一直哭哭啼啼的神经质是有了但角色的腹黑和强悍却不尽如人意。说到底,莎翁名剧只不过是导演创作发挥的一个媒介。
本自莎翁剧,即不存在“改编”失误,女巫预言预设反讽,麦克白与其妻等众配角,各自心理画外音产生主观性叙事,却与同时伴随多人多线叙事的客观性造成分裂,究其反讽复归戏谑程度,正是源于隐藏客观叙事者却主观开启故事的肇始,也即源自麦克白的所谓心魔,而结尾除了只能用死亡来解脱之外别无他法,不过波兰斯基又添加了悲剧的轮回,可见其时之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