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旅程终点/旅程末端/两心相依/大作家有嘢讲(港)/作家上路了(台)/当旅程结束时(港)
◎片 名 The End of the Tour
◎年 代 201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上映日期 2015-07-31(美国)
◎IMDb评分 7.8/10 from 2,762 users
◎豆瓣评分 8.1/10 from 176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x AC3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00 GiB
◎片 长 106分钟
◎导 演 詹姆斯·庞索特 James Ponsoldt
◎主 演 杰森·席格尔 Jason Segel
杰西·艾森伯格 Jesse Eisenberg
安娜·克鲁姆斯基 Anna Chlumsky
麦米·古默 Mamie Gummer
琼·库萨克 Joan Cusack
朗·里维斯顿 Ron Livingston
米奇·萨姆纳 Mickey Sumner
Lindsey Elizabeth
◎简 介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杰森·席格尔 饰)和《滚石》杂志记者(杰西·艾森伯格 饰)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影片截图
《旅程终点预告片》
《旅程终点》下载观后评论: 不知道以前什么时候看过一遍,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看懂。我猜当时的自己是记者视角,当成职业片看的。话唠电影我真的太爱了。“当他选择跳下去的时候并不是跳这件事本身有多么吸引人,而是另外的选择太糟糕了。那么问题来了,那个选择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以至于宁愿跳下去?”。“你常常觉得比周围的人都优秀太多,因而看到他们看不到的真相和泡影。你又常常觉得比周围的人蠢太多,以至于你不能像他们一样沉浸其中”。该死的旁观者视角。让人又爱又恨的旁观者视角。噢记者视角里也有一句,“he wanna has something better and I just wanna have what he had.”我终其一生探索世界到底在寻找什么呢?想获得什么呢?“相似的灵魂”过于矫情,其实只是“conversation”吧。
选这个片子,是因为男主出生和长大在我居住的城市,又在附近的大学教书,电影中伊利诺伊的冬天有点让我想“家”。絮絮叨叨的话痨片儿,不致困,但有轻微致郁。一个已经成名却常年被抑郁症困扰的作家David和一个年轻穷困不得不靠主业采访养活写作爱好的记者David的旅程,那种才子之间惺惺相惜又有点文人相轻的感觉演绎得很细腻,小David开始是奔着发掘丑闻去的,但在相伴的过程中一点点被大David的才华、真诚打动,他邀请他住在家里、分享他的早餐和狗,介绍他的朋友给他,痛苦他的痛苦,快乐他的快乐。PS,果然能让直男吵起来的都是女人啊,还有在停车场里满世界找车那里简直是我,还有两个人吵架还不得不同行的尴尬简直感同身受,还有卷毛西好绝一男的,不帅但特别有魅力!
(这部电影真的是在几千部免费电影里随便翻到的)书籍让人忘却孤独。。很喜欢电影里作家大卫的形象,发型,头巾,宽广的背影,还有说话时的嘴唇……就算是成名了,但也只是一个人,需要被背负很多东西。。和孤独对抗是一个长期又痛苦又欣喜的过程。。当面临两条糟糕的方向时,可以选择稍微不那么糟糕的方向走(但外人依旧觉得是一条非常糟糕的路)。。人当然人有很多种活法,可以选择醉生梦死地过,也有人把认真清醒地生活当做目标。。娱乐至死,有思想的人是活着的,活着伴随着痛苦也会有一点点快乐。(这是看完电影十分钟内的感受)!!!约十分钟后,差点错过这一个彩蛋,把孤独诠释得简单随意。。
没太复杂情节 不过是刚出版一部上千页文字作家戴维 红极一时 记者想要亲自验证 第一次听说名字的作者真的如此才华横溢 于是决定去采访见面时不过是不修边幅看起来蠢蠢的大个子和两条狗住在极为偏僻小地方 他看起来只是个极普通人 喜欢看电视 无聊节目与烂俗大片都可让他聚精会神 但他家却没电视 因为怕自己深陷其中 浪费时光然而他想摆脱那些欲望 不愿成为瘾君子 在电视面前浪费时光 也不愿获得世人过度关注 可他渴望得到认可记者和作家的公路之旅中 之间亲密又矛盾的关系发展实在迷人 他们之间是采访和受访者 是刺探者和讲述者 也是读者和作家 更是作家和作家
3.5分。“当我想要独处时,比如写东西的时候,我是真的需要独处,不管什么事,一旦你全情投入进去,副作用之一就是,你会变得自我意识非常非常强,终而利用别人,想他们陪着你的时候就要他们陪着……不想了就把他们送走。”淡淡的孤独,本片没有很深奥晦涩的语言,有的只是这种平淡的对白,在其中,一种忧伤慢慢蔓延。“我只是觉得,考虑到这是一个将会延绵三十甚至四十年的关系(结婚),想找合适的人可不容易,无论自己的心境如何变幻,这个人也都会牵涉在其中,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对你的任何状态都能安之若素的人。”
本片优秀的部分,如含义丰富的对话、复杂多面的人物,全取材于现实中已存在的原型;而不足的部分,如生硬的转场、平庸的摄影,倒是暴露了导演能力不足以支持其原创的事实。身为华莱士的粉丝,我从他的文字以及关于他的影像中看到了俨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试图用自己斐然的才华安抚那些渴求他人了解、恐惧孤独的心灵,另一个则自己深陷日常的娱乐成瘾及对关注的焦虑无法自拔。他的生存状态已是物质富足的中产阶级所能幻想达到的极致,无怪他的成功与失败在迟到了十几年终于追上他的后知后觉者中引发了不止的共鸣。
我们都是年轻人,看着别人渴望着别人已经达到的成就……这部电影平静的让人忘记在看一部电影,但透过两个作家的对话可以让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共鸣。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时常羡慕别人的成就,我也沉浸在赞美声和负面评价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过,有趣的是我现在就像华莱士那样已经清醒了过来,并明白究竟什么是真实,成功虽然离我很远,因为我终究不是那个有才华的人,但通过创作我真的明白了如何真实的活着。这部电影算不得惊心动魄,里面的情感也未必能引起多少人共鸣,但对我来说,它的意义非凡。
两个同为作家的男人的对话片(话痨片),也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对话的记录片,很喜欢的几个画面是:小大卫趁着大大卫出去给车“做冰雕”的间隙,拿着录音机将“偶像”的家中每个角落细节都用口述的方式记录下来,一副小迷弟的样子;大大卫说那片冰原春天时候有种安抚之美;小大卫收到大大卫寄回去的鞋子却没有其他什么关于他书的点评笔记之类的东西时的失落;大大卫跳舞的孩子般纯真;最后的彩蛋:小大卫上洗手间时,大大卫偷偷录的几句话。真是一段有趣的刻骨铭心的相遇~
弹幕里有人说两分钟看完了这部片子,我倒是想,片里他们用两三天就聊完了一生。那些让我热爱欢喜迷醉的,和那些那我痛苦发狂麻痹的,都真真切切的交织在脑海里。那些紧张而又神经质的念想,悬浮在生活的每一分钟里。你想要发狂的表达自己,却又怕被大众拖累失去自己。最后,你在生命的空隙里找到一种暂且逃离的安心,是最后记者扬起面容,为你去跳舞而受到的鼓舞;也是你趁他去卫生间,在往后无数次被聆听的空隙里,塞下一个人孤独又会被呼应的独白。
"We are both so young. He wants something better than he has. I want precisely what he has already. Neither of us knows where our lives are going to go. It smells like chewing tobacco, soda and smoke."
最后Wallace在人群中起舞,像群体里的孤独者,抛开一切名誉、担忧、烦恼,镜头向上扫,“Huh.Aceilingtile”。“Youalsocanexpectthatsomeonewho’swillingtoreadandreadhardathousand-pagebookisgonnabesomeonewithsomelonelinessissues.”
“当我想起这段旅程我回想起在他车子里大卫和我同坐在前排我们都如此年轻他想要更甚于他已然拥有的而我想要的恰就是他已经拥有的我们都不知道各自的生活将去往何处闻起来有口嚼烟叶汽水和香烟的味道大卫认为书的存在让人忘却孤独如果我可以我会对大卫说那些和他在起的日子并非让我从生活中解脱而是提醒了我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他那让我感觉不那么孤独了”.
“Wearebothsoyoung.Hewantssomethingbetterthanhehas.Iwantpreciselywhathehasalready.Neitherofusknowswhereourlivesaregoingtogo.Itsmellslikechewingtobacco,sodaandsm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