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十三岁/芳龄十三/叛逆13岁
◎片 名 Thirteen
◎年 代 2003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字 幕 中英
◎上映日期 2003-08-20
◎IMDb评分 6.8/10 from 68,801 users
◎豆瓣评分 7.1/10 from 4,015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AAC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CD 1.49GB
◎片 长 1h 39m 56s
◎导 演 凯瑟琳·哈德威克 Catherine Hardwicke
◎主 演 埃文·蕾切尔·伍德 Evan Rachel Wood
妮基·瑞德 Nikki Reed
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简 介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与叛逆的影片。成长于单亲家庭的13岁女孩特蕾西(埃文•蕾切尔•伍德 Evan Rachel Wood 饰)一直是学校的楷模,母亲马兰妮(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饰)的骄傲。然而这一切在特蕾西进入中学后完全改变了。特蕾西的中学同学艾维(妮基•瑞德 Nikki Reed 饰)是全校的焦点,她着装性感、身材火辣,特蕾西发现艾维才是自己心中的榜样。于是她跟艾维混在了一起,学会了酗酒、吸毒等等恶习。面对自己的乖乖女忽然间的变化,马兰妮感到不可理解,由于缺乏有效沟通,母女俩爆发了一连串不可调和的冲突。特蕾西最终能否顺利跨过这一道成长中的坎?
◎获奖情况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2004)
最佳女配角(提名) 霍利·亨特
《十三岁》下载观后评论: 3.5不是一部简单的叛逆少女日记 可以把本片看做《伯德小姐》之前一部同题材的优秀作品 这是一部辩证的讨论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电影 母女矛盾在本片中作为隐线 始终是影响女主变化的重要诱因 母亲的爱与母亲最后一幕的“吸血”--“舔舐伤口”在叛逆的四个月里与女主的变化是相辅相成的 影片更多的讨论家长失位之后对孩子的影响 而片中表现最好的是这份失位甚至是父母无意间造成的 孩子的世界也是父母完全无法触碰的 本片在大篇幅的表现女主和“闺蜜”的心路历程以及女主母亲的失位中 也是一部不错的女性电影 相比于同龄男孩的关注 女主更在意的其实是闺蜜和同龄女性的肯定 叛逆期女孩之间的压力更大 同样 相比存在感更低 更加缺位的父亲 女主内心最大的痛苦来自母亲的被占有与被母亲抛弃的恐惧 这也令电影的气质与一般叛逆青春片不同
原生家庭非常重要了,父母所受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片中女主的母亲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父亲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去机场接人的工作,如果父母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或许家庭不会如此的支离破碎。外国青少年的身材真是叫我羡慕,脸小腿长!Evie就是一个slut,女主一家人太善良了,收留了她那么久,居住的期间把人家女儿教坏了!后来还恶狗咬人,背叛女主并到处侮辱她。远离坏朋友!不要在好好读书的年纪鬼混!认真读书才是应该去做的事情!
...所以对于叛逆的定义敢不敢跳出那些soft drug以及舌钉等等的设定...这样的叛逆不觉得很无聊吗Babble babble, bitch bitch, rebel rebel, party partySex, sex, sex, and don't forget the violence
还没生小孩的来看一下,警钟长鸣青春疼痛文学,国内是打架、堕胎,国外是纹身、嗑药、滥交,从某方面说终于在国际上达成一致。结尾处理方式还挺特别的。可惜我叛逆期的时候就表现为喜欢跟我爸吵架,她两真的为什么要便宜那些蠢男孩,好想抽醒她们。艾薇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她家庭啊,最后她妈推波助澜真是绝了。
没想到现在才发现竟然是03年的电影,话说电影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少女形象塑造的十分成功,要是再多两个坏女孩我都想说这就是女版的猜火车。只是这个少女叛逆的环境与叛逆的程度有点太夸张了,除了父母离婚,那么好的家庭条件,母亲也一直给予支持理解,却无来由的自虐并向坏女孩学习交往等,只能说是病
讓我感到害怕的青少年生活,女主把所有情緒都演活了,可我無法再看第二次,女孩子從乖巧到墮落的片是我最受不了的劇情,有一種想拯救卻無能為力的心痛,一部芳齡十三(Thriteen),一部霓賞風暴(GIA)。最近看了 TIFF 2018裡的訪談 14歲拍的...簡直太可怕了
一个少女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迷茫时期陷入堕落泥潭的故事。本片没有停留在对这些问题少年教条化的批判上,而是透过镜头揭示问题的根源所在:成年人的不负责任与商品文化的感官刺激。摇晃的镜头、倾斜的构图与消色处理成功营造出颓废绝望的氛围,也让我看到电影本身可以成为一种胶片的实验。
正如有条短评说,这是部只能看一遍的片子。除非自我欺骗地给她们编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谎话之外,根本没有勇气重看一个甜美无邪的少女怎样一步步走入深渊。这片子的色调真的迷人极了,从纯真时的清澈鲜明,逐渐变得灰霾,直到完全失去颜色。ERW年轻时太美太美了,皮肤白得透明啊……
妮基•瑞德十三岁写出的《芳龄十三》,色彩的变化,手持摄影,一切都是独立电影会搞出来的东西。一个人终究会有一天遇到一件事让你长大、成熟,十三岁的好处就是,你尚且年轻,有机会去失败、再去推翻重来。反叛、厌世、做作,好好享受吧,这些都是青春给你的权力,但请不要滥用。
盗窃,舌钉,迷幻剂,性,自残,背叛,虚荣,所有我们能想到的不该做的事,这俩孩子都做了。成长固然残酷,但是这部剧太过沉重。想起来中国有档节目《变形记》,那些15,6岁的孩子也跟他们差不多,但是放纵到这么极致,真的让人害怕,希望这些事只发生在电影里,也警醒自己吧
好像是在二十三四岁时看得这部电影。看完有点震撼国外的小p孩真的早熟叛逆的可以。谁没经历过13岁?只是如果你的十三岁是循规蹈矩的,那你的后半生可能会经历更多波澜。如果你的十三岁是崎岖不平的,今后的人生反而可能会用更平和的态度去对待。万物皆守恒。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个年纪走过来,会深有感触那些叛逆的行为。但也许也是国家间的文化不同,始终不理解那样的孩子,为何父母双亲一直不作出正确的决定,将不速之客的到来,讲出拒绝的言语。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没错,但从坏孩子变好就难上加难!
记得是高中在蓝天买的盗版碟,用我爸的笔记本电脑看的,还没看完电脑没电了,又没带充电器。我爸把碟取出来给我时候的脸啊,哈哈哈哈哈哈,主要碟上的图片太像A片了。挺有意思的片子,谁也想不到女主长大能和曼森分手后又出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