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设计师汤姆·福特(Tom Ford)转战影坛的第二部电影《夜行动物》(Nocturnal animals)最近开始选角,艾米·亚当斯(amy adams)和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已经在洽谈中,有望主演该片。而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也将通过他的Smokehouse影业公司制作该片。
《夜行动物》由汤姆·福特亲自编剧,根据奥斯汀·怀特(austin Wright)的小说《托尼和苏珊》(Tony and Susan)改编,影片将是一部后现代风格的黑色惊悚片">惊悚片。
《托尼和苏珊》讲述苏珊在离开丈夫20年后,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份手稿。这份手稿的名字叫做《夜行动物》,说的是一家人去度假,结果美好的假期变成了致命的噩梦。丈夫希望苏珊能给这本新书提提意见,苏珊一边读这本小说、一边追忆起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有关她的一些黑暗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夜行动物》是汤姆·福特导演的第二部电影,除了上述的两位演员外,乔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和艾伦·泰勒·约翰森(aaron Taylor-Johnson)也有可能参演该片。
《夜行动物》下载观后评论: 首先弦乐烘托氛围一绝,在冷峻没有人气的画面上勾勒出浓厚的悲伤氛围。美术馆、女主的家都是豪华又冰冷的。全篇互文,戏里戏外对应;Susan既是被杀掉的妻子又是那个凶手(凶手之一,她母亲也说他weak),Tony或者说Edward不是没有反抗的力气,只是相比凶手更加珍视生命、不愿意亲手夺去生命(在警局、后来拿枪指着两个犯人的时候都表现出了犹豫),对应现实应该是不愿主动伤害他人感情(相对Susan),最后故意失约是和开枪对应的,也是和E死去对应的(开枪的同时自己也受到同样的伤害)。 戏中女儿被折磨、强奸后窒息而死,比起妻子更痛苦,也是在对S强调腹中孩子被堕胎的痛苦吧。 戏中妻子死去可以说是S不再爱他的投射,这种结局反而映射了E自身的痛苦(杀死了他心中的S),所以S看到可以体会他的绝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不会看到10分钟就知道结局的剧情。虽然没有那么直接痛快,却能产生更多思考。虽然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却可以体会到男主的无奈。看这片子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大的感触。看过半年后的今天,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短评,由于这半年来的一些切身经历,让我对电影里男主的情绪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前段时间意外有了二胎,开始媳妇坚决不要,还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拿了堕胎药,那种对事情的失控感,从开始的愤怒,变成了厌恶,厌恶见到对方,厌恶和对方的一切,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也很厌恶自己。一度想以后怎么逃避。幸好,一场交心的沟通,触动了爱人,现在等着宝宝的到来,每天希望满满。
17年中旬吧什么时候看了十分钟看不下去了(不过也是hulu,这次hulu hbo居然还有看到12分钟的记录)当然也算是好事?那时候情绪也不见得能接受这种有些压抑的感情关系片。其实就差那一点就看到小说了,那20多分钟的功力太了得了。你知道要发生什么但花了那么久才发生你也不觉得节奏慢也不觉得能猜到下一步。这次看明显更投入电影了,前10分钟没有觉得慢或无聊。三段各种插但张力一直十足。画面也舒服,内容也深刻,其实比什么Sophie’s choice强多了……电影画面真的好,我居然前几分钟厨房的画面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记得热评的无妆睡觉好评。
悬疑,惊悚片,女人意外收到前夫专门为她所写的小说,一段肮脏往事浮上水面;小说故事与真实故事的交叉剪辑,虽加强了电影的超现实效果,却也割裂了电影的情感,因为一方的主视角的女主,但小说里的主视角是男主,来回切两人的心理状态,反倒少了点悬念感;小说里男人的weak是外化表现,现实中前夫weak是内化情绪,小说里为死去的妻女报仇是对现实的反抗,报仇雪恨是自我救赎,杀死的是现实中背叛的妻子,用文字完成了报复;女人确实被影响到了,也确实想要再与前夫见面,在餐馆里等待,黑屏,留下了情感的无限空间;两位主演都是优秀的演员,AA的表演非常自然天成
弹幕很多人说看不懂 我一般喜欢看影评来解读男主和女主结婚并没有得到女主妈妈的认可 女主一直觉得自己可以打破妈妈的成见 和男主幸福的生活 然后现实啪啪打脸 男主极其自卑懦弱 两人价值观其实并不对等 女主打掉孩子并和男主离婚之后 女主第二次婚姻其实也不幸福 她始终觉得是自己推走了男主 或者说毁了男主男主创作了一本小说 献给女主 并用小说的结尾 结束了自己在女主心中的存在结尾女主一人独坐 等不来男主 不知她是否能够释然 很多时候 无奈 无能为力 都是最为常态的结局女主妈妈说过一句话 我们都会成为我们妈妈那样的人
4.0。在艾米生日這天補上了積攢三年沒有去看的電影,儘管這期間對《夜行動物》有這樣那樣的小劇透,但劇情的發展依然打破了我的預期。電影在現實和小說之間徘徊游弋,托尼和愛德華被毀滅的世界在兩者之間相互照應,在蘇珊的腦海中逐漸發酵,情緒(而非故事)也逐漸地傳遞給觀眾,這樣的母題和表達手法本就需要恰到好處的形式主義來表現。唯獨結尾差了口氣,漫長的等待並不會讓觀眾如導演期待的那樣——與蘇珊一起昇華,大家只會等待愛德華的出現,結果等到的只是片尾字幕。傑克·吉倫哈爾依然驚艷,絕對是千禧年後最牛逼的演員之一。
我…先抱歉我是个俗人我不会品电影。这部看得糟心,有人说作家黑,最后前妻被抛弃了,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个作家也是挑软柿子捏,这前妻也是多愁善感不把自己搞抑郁了不罢休,一个初中生顶多碾压一个小学生一样,看完只想说:有本事你换个正常人啊?你看她鸟不鸟你。更离谱这书的情节也能感动到人,我要是女主我看了得庆幸死和作家离婚。这部比起复仇,更像在呐喊女人都是虚荣的蠢蛋一样,女主和作家之间的矛盾没闹明白,搞得好像这婚离得全是女方错了一样。我不是维护女主,她确实很蠢,我是说这电影整个华而不实,摆了副空架子
可看性挺高的 就是结尾有点umm 导演不愧是厌女派的gay 浓妆艳抹的夜行动物 抛弃敏感又脆弱的丈夫后的负罪感 物质堆砌出来的空虚感 小说中的犯罪故事呈现得很棒 与现实的对应关系 同样是软弱的男人 眼看妻女被害 最后踉踉跄跄的和恶徒同归于尽 男主通过小说具象化了自己的痛苦 女主读来也是备受煎熬的吧 最后还不忘让女主尝一下被抛弃的滋味 AA太美太有女人味了 演一个出轨的富家女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谁又能保证爱情的初心不被生活打败呢 何况男主也不完美 整体压抑却有美感 演出也很棒
一明一暗两条线 很喜欢那条暗线 Edward 需要sensitive才能写出正常人感觉不到的东西 但这个社会的现实能接纳这样全心投入到写作的人吗?不知道答案 永远都是选择 看着电影感觉心里很沉重 特别是那头全身是箭镞的野牛… 跟每个人的心脏一样 脆弱 让观者感到震撼 Susan 可能不算渣女 但她伤害了Ed 最后看暗线故事她才明白在ED心里他们经历了什么… 不知道Susan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说他有个坚强的mind? 我不觉得。 可能只是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总体已经很不错了,电影最后用一个眼神来表达女主突然恍然大悟,这就是revenge。(有人说男主的小说是三流的,哎,看电影废钱,自己过得不如意去别家发泄去,净随地大小便,“老刘,你把你家的狗看好行不行,别到处咬人!”)不过剧本最后有点不大懂,女主看完小说之后难道不知道里面的爱德华已经死了吗?也就是曾经的爱德华已经不在了,怎么可能会跟你复合?或许女人可能如此吧:失意之时没想那么多,才会想起备胎的好……或许想表达这种女人就是愚蠢吧……哎,画里画外都是如此的悲凉!
刚开始看没看懂 还在等他老婆和女儿是怎么起死回生的 以为整场tragic其实是老婆为了离开男主想的scheme(但想想也不合理怎么会这么残忍)后来知道了原来小说并不是男主的life reflection 但有一说一他确实得直面自己的weak sensitive fragile这些问题(丈母娘话糙理不糙)总之过去的已经翻篇 结尾很明显说明了女主想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冲突是不可能的…anyway给老吉和amy的演技打五星 四星给剧情和整体
剧情很抓人,最后时刻AA也只是自斟并没有约Edward。weak的前夫,只是在小说里实现了自己的复仇。不愿意被说像母亲的Susan,最终还是变成了她妈,因为她妈说的没错,文艺男没野心不上进,给不了你安逸的生活,再过几年现在你看他的优点都将成为缺点,毫无意外,数年后,you are not perfect for me,我们不合适。古今中外,男女一见钟情两看相厌,基本都是这个轨迹。话说AA真是白的发光呀。和cate女王,Nicole有一拼
神奇的是两个男主分别来自《断背山》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有好几个看点:复仇,小说与现实的双线剧情,宗教,性格决定命运(?),现代都市情感大戏……我看的时候有点同情女主,可能因为自身的weak吧,离开了浪漫主义细腻温柔的前任,又受不了冷冰冰现实主义的现任(还出轨),变成精神状况不稳定失眠的夜行动物。要怎么选择适合的生活伙伴呢,首先还是要独立一点认清自己需要什么,毕竟那些悲剧和扭曲并不是小说里荒郊野岭的飞来横祸,还是可以自己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