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乱世微光 苏珊娜·福格尔 托尼·佩兰 莱斯利·霍普
/ 这部七集限定剧由《晨间风云》“ ”,《少女日记》女主 、《清道夫》后再度回归的
Disney / Nat Geo这部七集限定剧由《晨间风云》“Claire”,《少女日记》女主Bel Powley、《清道夫》后再度回归的Liev Schreiber以及刚刚结束《伊普克雷斯档案》的Joe Cole加入其中,重述Miep Gies的故事。
来自《实习医生格蕾》的Joan Rater与Tony Phelan将会为剧集撰写剧本,此前执导了《空乘危机》的Susanna Fogel确认执导多集。此次Bel将饰演主角Miep,而Joe则饰演她的丈夫“Jan”,Liev则饰演Anne Frank的父亲Otto Frank。
Miep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收到Otto的请求,希望可以藏匿在她的家中,以此躲过纳粹当时对于犹太人的迫害。Miep与自己的丈夫Jan,还有其它的人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这个重担;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照顾着包括Otto、Anne在内的八名避难者。
尽管在1944年这次藏匿计划以失败告终,但Otto妥善保存了Anne于躲藏期间所写的《安妮日记》,并在战后交还给了唯一幸存的Otto,整理成了此后最重要的纪录文献。而在二战后,Miep与Jan成立了社会团体,协助战后归来的人,并致力于对部分人关于日记造假进行驳斥。2010年,Miep于阿姆斯特丹去世,享年100岁。
“超过两万名荷兰人在需要藏匿的那几年间协助藏匿犹太人及其他人,我只是欣然做我可以协助的事。我丈夫也是。这不算什么。” Miep曾经这样说道。
女性视角下讲述荷兰犹太人二战被迫害的那段历史。该片没有残酷的集中营,有的只是人们异化后的日常生活,安妮一家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蜗居在狭小空间里的小矛盾、内心的挣扎与希望。也展现普通人如何默默帮助犹太人的那股不容小觑的微小力量。片中有一幕特别打动我,安妮爸爸对梅普说,他早早把家人从德国接到荷兰,提前储备物资,找好藏匿住处,做好了一切打算,但却没料想到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时,青少年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摩擦会因为空间的限制而放大。她们通常能够通过各自独处一段时间来化解,但现在的处境令她们时刻待在一起,再没有独立的空间消化情绪,这是他没想到的。这样细腻的视角特别动人。同时,我也非常佩服梅普,帮助藏匿8个人长达两年之久,这得承担多大的心理压力。善良的人也最终得到了福报活到100岁,了不起的女性。
但在看完全剧后你会发现相比起充当那个在漆黑的房间中点亮一丝微光的人,更艰难地是如何为自己、为别人维持住这点儿微光。如果漆黑代表的是危险,那么于弗兰克一家而言,他们的危险感只来自于那小小的房间,所以你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对安妮、安妮的母亲还是医生而言,他们的不安、矛盾、情感波动都是来源于房间内的事情,比如安妮和她的猫被迫分离、比如安妮对彼得的爱意、比如安妮母亲长期积累的绝望感、医生的不安感等等。但是于梅普而言,她的危险感来自于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即使是门前的陌生人也会让她紧张,隔着一堵墙的军官也会让她紧张,然后你就会看到她作为一个普通人,会把这种紧张感、危机感的情绪宣泄到日常琐碎中,就像第一集她藏完弗兰克一家后,回家面对丈夫时你能感受到角色明显的情感波动,在丈夫感受到并询问
在Miep的角度拍出了非常精彩完整动人温暖的剧情片 曾经我只知道AnneFrank 后来我知道几乎是三家人藏在一起 他们生活他们思考 Anne的爸爸之后出版了她的日记 是这部剧让Miep和扬吉斯成为主角(她老公的演员真的好帅)说女主冲动的 如果不是敢爱敢恨倔强有勇气的人 会冒着生命危险藏匿这么多人吗 会在一切都走向终结时还费尽努力吗 会在希望磨灭时还坚持等待吗 大概从第4集开始心被紧紧揪住 Miep在收到项链之后发现是纳粹扣下犹太人的物品后对朋友说“有一天战争会结束 之后你要面对你的良心”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她和她老公还有那些偷偷释出善意的人都好了不起
they're not coming back
战争永远是无情的,蛮横的,兢兢业业的活着,坚韧不拔的活着,东躲西藏的活着,下一秒都可能被置之死地。
Miep是伟大的,坚强同时又脆弱的,我喜欢如此复杂且真实的角色,她会冷静聪明,会破口大骂,会情绪崩溃,也会细心体贴。她是一个普通人,却在千担压力下,拯救着他人,拯救着自己,点亮了一盏弱小又亮眼的乱世微光。
(是不是只有活泼的孩子才能让人不断回忆与喜爱,我知道故事都来源于安妮的日记,可是安静的姐姐也同样需要怜爱,虽然导演可能没有偏爱的意思,但我多少有点破防了)
后劲太大了,看完两个小时了还是看到片名就想哭。每一集都有让人想流泪的地方。剧情没有被夸张或者放大,就是平淡地叙述了那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但每个人物又都被塑造得如此饱满和鲜活。Miep和Jan还有所有为那个时代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都值得被铭记。就像Miep后来说的:Even an ordinary secretary or a housewife or a teenager can, in their own way, turn on a small light in a dark room.
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荷兰夫妇藏匿安妮一家及其他犹太人的故事。女主人公Miep是安妮的爸爸Otto的秘书,Otto一家人藏匿在公司的楼上,Miep每天冒着巨大风险送食物给Otto一家,还要帮助抚慰他们的心情。Miep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幼年时因为家庭贫困营养不良,被母亲寄送至荷兰的一对好心夫妇领养。她看起来一无所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因为幼年受到的馈赠,冒着生命危险救助雇主一家,还有其他力所能及可以援救的人。她幽默、爱大笑,所以才有足够的能量去关心他人、救助他人,这样的人就是乱世的微光。
介绍页写着美国,但越往后越没有美剧的味道,看上去像是北欧或荷兰自己拍的。没看出高分这么多的缘由。许是推理剧侦探剧看多了,对剧中比如对女友演说借华衣转移纳粹送上门的儿童(如果是诱饵呢如果他后面反悔呢)土豆商直接进藏匿处等等等等很捉急,史实或许如此,平常人或许没有这种戒备心,但毕竟是战时又藏着重大秘密,不存警惕显然不靠谱,所以最后败露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种剧情磨损了对女主两口儿的敬佩,如果是听村里某个老人讲述相同故事,或者拍成电影应该更生动,弄成电视剧,软弱无力
1944年这次藏匿计划以失败告终,但梅普妥善保存了安妮于躲藏期间所写的《安妮日记》,并在战后交还给了唯一幸存的奥托,整理成了此后最重要的纪录文献。而在二战后,梅普与扬成立了社会团体,协助战后归来的人,并致力于对部分人关于日记造假进行驳斥。2010年,梅普于阿姆斯特丹去世,享年100岁。
“超过两万名荷兰人在需要藏匿的那几年间协助藏匿犹太人及其他人,我只是欣然做我可以协助的事。我丈夫也是。这不算什么。” 梅普曾经这样说道。
曾经去过阿姆斯特丹,酒店就在安妮日记那栋房子旁,可惜没有去游览,只在运河边走了走。描绘二战时期欧洲犹太人命运的影视,包括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等,这一部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作为安妮爸爸的秘书兼朋友,女主和自己的丈夫,以及剧中其他许许多多有良知的人,他们的同情和守护,就象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小小微光,最终带给了这个世界光明和希望!
当然,我说的是那个时候。现如今的世界……
很难得在个人主义的欧美电视剧中,看到集体主义的影子。但好像主角们的集体主义走得又太过彻底,【关于明哲保身与舍身奉献】、【关于个人理想与个人其他身份所赋予的责任】、【关于被帮助者不得不寻求支持与担心连累帮助者】之间的的矛盾、纠结的片段,可以讲的细致、更清晰、更深入就好了。(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会有一种所有人都把帮助犹太人当作理所当然,但为此作出的任何牺牲都无所谓的错觉或者说不适)
这不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剧集,虽然它里面有无处不在的纳粹阴影,但它的取景都是城市,街区,阁楼,厨房,狭小局促的房间……它没有炮火,没有舞女,没有坟尸炉,这是关于日常生活如何被突然打碎,再也无法复原的故事。梅普、扬、荷兰反抗组织、犹太协会的护士,他们当然都是乱世微光,是直面黑暗的光。(观影时间:2024年6月8日-7月28日;自评:8.1;推荐指数:★★★★★)
喘息的空间就那么大,忍不住会想要填满它,即使付出挣扎也会有着欣慰。
Miep 在 Jan 准备冒险时,跑到了这个她一直守护着的地方,其实现在也变成了守护她。Eidth 告诉了她和 Otto 也曾经历的,她不得和她的女儿们离开德国这个曾最爱的生活地方。她恨这样不尊重生活,但是她也明白彼此之间依靠着爱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正是两样共同存在的理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