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重案组 成龙 黄志强
服务警界多年的探长洪爷(郑则仕),却因个性不羁,办事不依法则,未为上司赏识。随后,结识舞女嘉嘉(伍咏薇),触发了一段不可收拾的孽恋,并倾力替她还债,不料被洪妻发
服务警界多年的探长洪爷(郑则仕),却因个性不羁,办事不依法则,未为上司赏识。随后,结识舞女嘉嘉(伍咏薇),触发了一段不可收拾的孽恋,并倾力替她还债,不料被洪妻发现,一怒之下将洪爷毕生积蓄拿走。从此,洪爷深受打击,且饱受同僚蹊落,同时面临失去嘉嘉,在多方面压力下,决与贼匪勾结,合谋诈骗富商巨款。警方了解事态严重,遂派陈帮办(成龙)负责追查,惜无甚进展,与众手下相处难以融洽,大受精神困扰,惟有向心理医生Clarissa(潘玲玲)求助;除帮助他解除种种精神压力外,也逐渐改变其处事态度,并赢得众手足的信任,两人更情愫渐生。在中、港、台警方的通力合作下,终将洪爷围捕;陈帮办更拼命缉捕疑犯,经过双方斗智又斗力后,洪爷强行突围,惜在身负重伤下与嘉嘉同时丧生。事后,陈帮办既立了大功,亦得到患难知己Clarissa欣然答允,成了他的终身伴侣。
《重案组》下载观后评论: 昨晚看见39届香港金像奖出了一组概念海报,分别记录了王家卫、徐克、梁朝伟、成龙、张曼玉等等影响香港影业的艺人39岁时的成就,成龙在39岁拍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做《重案组》。根据1990年香港富商王德辉的绑架案改编,出于好奇心 还去搜了一下这件案情的始末,现实中的王德辉被绑架后一直处于失踪的状态 直到王太太2007年离世他也没有被找到。虽然电影名字叫做重案组,但感觉全程有在认真办案的只有成龙一个人,九七之前的 HK 还是很腐败的,所以电影剧情里把郑则仕刻画成了一个一手策划了富商绑架案的黑警。多给一星,毕竟成龙真的是实打实的在打、也是实打实的在挨打。据说导演黄志强以写实著称,在最后拍摄成龙抓黑警郑则仕的时候,甚至不惜真的炸了一条街——怪不得我看整栋大楼爆炸那一段戏的时候觉得好逼真。
有点警察故事的味道。少有的融入他人风格的成龙电影。由于电影主调走的是写实的风格,而成龙的人物塑造动作设计是为他自己的喜剧风格服务的,走的是复杂纷乱的路线,人物呆板忠厚。而写实讲究的是简洁够劲,人物也好场面也好。两者明显产生了相互排斥的现象,导致动作场面复杂而不精彩,更缺少写实的狠劲。人物也失真不出彩。香港所谓的写实,其实就是突出暴力凶狠,人性也好动作也好,讲究一种原始狠劲的爆发。所以难免黄暴场面,和复杂人性的文戏。这都是一直树立自身完美形象的成龙绝对不能容忍的,直接导致了半路导演被换,使后半部分戏份更成龙化。总的来说是成龙电影风格与写实风格的不统一,导致了这部电影几方面的效果都没法突出。动作场面的不伦不类,文戏的极度薄弱,使这部本来可以高水准的作品,只能拿个中等水平。
在一篇微信推文中看到这部成龙39岁拍的电影,好奇地来看一看。我看过许多成龙的电影,大概地知道了其电影的套路。既然是动作片,那么一定很多打斗场面,而且成龙特别喜欢在电影中表演打斗,显得滑稽,最后的结果是尽管伤痕累累,可一定会赢。然而这一部电影有点不同。到影片的最后,字幕说黄一飞“自动消失”,我不禁产生疑惑,为何要用双引号,这背后有何故事。百度之后才发现,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真实往往比电影还扑朔迷离。现实“黄一飞”没有回来,这里面设计到的权力、金钱交易有多少,深似海。这部电影中,成龙扮演的那个警察没有赢,没有真的赢。他似乎拯救了一些人,可是他也没能真正搞懂真相,他一直在追寻,一直在努力,然而,最后,他烧毁了“黄一飞”的证件,或许这样才是最好结局。
片子和成龙以往的喜剧动作风格迥异,加入了很多血腥的暴力场面,包括郑则仕伍咏薇电梯里那段,和三级片没多大区别了,结尾更是炸了个马仰人翻,这也削弱了成龙本身的价值,换个别的演员照样能演。影片是根据王德辉绑架案改编,原型死不见尸,片中却活下来,这本身就是败笔,反派洪爷的人物塑造也不能令人信服,行为逻辑上有太多不合情理之处,这样一个立不住的反派,打赢了也无法衬托主角的伟光正,片尾还要生硬加入救人场面,狗尾续貂,据说导演黄志强和成龙不欢而散,本片也只能成为一次不愉快合作的产物。
“重案组”这部电影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成龙电影。我们习惯看那种比较夸张的幽默的成龙电影,但是在“重案组”里是比较少,因为这电影的主题和气氛都比较严肃和暴力。如果你有任何怀疑关于成龙的表演能力,在这电影里你有你的答案因为他的表演非常好,人物塑造的非常成功。关于拍摄摄影方面,摄影也非常好。在色彩处理上运用蓝色和红色给观众留下那种很强的未来感。电影剪辑的非常好,让这电影故事节奏非常紧凑和快。而且“重案组”的对打戏都很特别。
成龍電影裡少數的闇黑題材,根據香港當時轟動一時的綁票案改編,演了3集的警察故事後,成龍在這部依然也是演警察,但在詮釋上,卻罕見地將行動後內心的惶恐與焦慮詮釋的淋漓盡致,難怪成龍當時在《警察故事3》之後,隔年又拿金馬影帝,的確是比較少見的細膩演出,整部片的氛圍上也偏向嚴肅,動作場面不賣搞笑,選擇走寫實路線,片尾也罕見地沒放幕後花絮,算是成龍第一部認真跟警察這個職業致敬的電影。
成龙早期非常特别的一部作品,杂耍动作喜剧的元素已经尽可能地压缩到最少,完全是一部非常正的港式警匪动作片。但上世纪的香港电影,情节向来不是最主要的创作重心,人物魅力或观赏性的出色往往可以隐藏众多疏漏。在《重案组》中,可以看出成龙和郑则仕的表演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风格,这就让双雄关系没有形成较好的效果,同时又让彼此的个人银幕魅力都有所削减,因此在情节上的粗糙也就显露无余。
“我一直很尊敬你,把你当成我的偶像。可你居然做贼!”“你少唱高调了,你知不知道我这个警察做的多累,拼死拼活的,随时都会嗝屁,薪水就那么一点点,吃不饱又饿不死。”“你不是觉得我该死吗?”“你该不该死由法庭来决定。”“你不要救我,救了我,我也不会说的。”“你不说我也会救你,我不会不管你的。”“怪不得别人说你有毛病,原来你毛病大着呢。”“不管你怎么说,这是我做人的宗旨。”
只能用遗憾来形容。颠覆过往喜剧元素的融入,采用写实风格的方式来进行描绘。增强了案件本身的真实性,也削弱了一定的癫狂。郑则仕饰演的反面角色由于内容自身的不足,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碎片式、片面化的人物,换成另一个人来演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唯一出彩的就剩下成龙,拼死拼活,点缀其间。看得出来有许多的想法,但都难以落脚,最终也只能是想法了。
这么一部不符合成龙风格的电影,但偏偏让成龙拿了影帝。一直不想去重温成龙的道具打架,就是太喜欢这种暴力的影片。如果片子,让李连杰来出演,或许后面的打斗会更火爆,没有道具。被绑架的王德辉到底死了没死,终究是个谜团了。或许真的向影片中所说的那样,证件销毁了,人也在世上彻底消失于大众视野中。
剧本上完全可以更好,好不容易走一次严肃路线,在郑则仕的对戏中,本可以塑造一个更丰富的角色和一部更加优秀的作品,只是最后还是过分突出成龙这个角色,而且他的形象越到后面越陷入他以往大部分角色的窠臼之中,有点遗憾。影片前半段非常精彩,佩服成龙对于商业片节奏的把控,肾上腺素不间断狂飙。
6.8分低了,起码应该有7.5。现在人们喜欢速度与激情的爆米花,不停地毁东西、爆炸。这一部虽然也是毁东西,爆炸,但是为影片主题服务,强调了警察职业的危险性。也为反派郑则仕犯罪进行了解释。这一部还是成龙式风格的电影,多了一份纪实和心理戏,开头的街头枪战有迈克尔曼盗火线的影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导演为了增强影片的纪实感,而有意削减了影片中的打斗场面,成龙个人的英雄主义情节也被削弱到了最低。影片整体的节奏控制和观赏性做的不错,不过放在90年代港产警匪片中也算不上出色,而在剧情上也似乎有些地方说不过去。倒是郑则仕出演的反派探长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