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爱丽丝 杨·史云梅耶
爱丽丝·汉弥尔顿年轻漂亮、擅于抡拳动脚。十岁时父亲不辞而别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以至于杰克这位愿意照顾她一生一世的小伙子奉上了祖传的戒指之时,爱丽丝多年埋藏的惊恐
爱丽丝·汉弥尔顿年轻漂亮、擅于抡拳动脚。十岁时父亲不辞而别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以至于杰克这位愿意照顾她一生一世的小伙子奉上了祖传的戒指之时,爱丽丝多年埋藏的惊恐被点燃而将杰克拒之门外。珠宝的秘密导致杰克被一伙儿衣冠楚楚的神秘人所劫持,但痴情的小伙子还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把戒指塞进了爱人的口袋。于此,爱丽丝尾随一位穿白西装的劫匪,开始了她的追爱之旅。
《爱丽丝》下载观后评论: 虽然我没玩儿过,但是我合理怀疑现在流行的那些密室逃脱游戏的雏形就是这部电影:必须按顺序先拧这儿再扒拉那儿才能发现一个接一个的线索,自己判断哪个房间是让你出去的哪个房间是死路一条。再往形而上了想人生不过就是爱丽丝的这场亦真亦幻的梦境:你也许在追寻,你也许在对抗,你也许在逃跑,你也许在试图了解,你也许只是单纯地决定动起来,一切行动或者不行动在荒诞的包围下都显得合理的。“终究是时间,终究是时间,终究会肃穆地矗立在终点”。最喜欢那个忙忙叨叨换位子喝茶的房间,简直就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也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小鱼刺骨头怪物。不觉得可怕,如果我有孩子的话,在她不能看佐杜之前我想我会陪ta看几遍这部吧。然后周末偷偷儿给做剧中同款的饼干放桌上看ta吃不吃啦。再缝个同款娃娃或者兔子。不过我得记得把家里墨水收好别真喝了
黑暗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往往有审判情节。我觉得史云梅耶是一个小孩。想起来儿时的自己不是也会对着房间里的一切,利用想象力,然后创造一个个不同的世界,给自己一段段不同的历险吗?任何事物皆可用,皆可变化,事物被赋予的名字和功能尽可改变,而且毫不费力,用书本建筑起城堡,邪恶之王驻守在书架的顶端,几把尺子搭出飞行器,衣柜是暗黑森林,空调的长形管道是秘密通道,水瓶是城堡的卫兵,台灯发出的光芒是补给能量的地方,各种玩偶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自己设置一切,一幕幕不同的剧情就在儿时的房间一手完成,现在看来的超现实世界,奇异瑰丽的梦游,所有的神话与腹语,其实不就是小孩的日常吗?每个小孩都是现成的史云梅耶,佐杜洛夫斯基,沃伊切赫,只不过他们的构想再多了一层社会的指涉,更加黑色怪异。想象无限啊!它解构一切,完成一切!
大量重复的行为、时刻会变化的物件、混乱无序的环境、动机不明且表现怪异的各个角色,和我心中构思的故事基调太像了。兔子先生出镜虽少但都是起助推作用,小萝莉的模样是我所期待的Alice,红心皇后走进扑克牌里贴合上的那一瞬间心情十分舒畅,其他配角不算出彩。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导演似乎有意无意在突出对“食物”的负面态度,Alice随意往嘴里塞东西后的糟糕结果和木偶仿真的下午茶都不是在描绘什么诱人的进食体验,好奇Jan本人的成长经历。p.s. 在b站分着段啃生肉太不容易了,不过剧情基本和书里一致,倒也不难理解。片子里的小巧思太多了,就算没bgm没对话也不会枯燥,只会勾着人目不转睛地看每一个小细节,就像是小时在看马戏团表演一样,木偶戏和定格动画的结合非常精彩。p.p.s. 片尾曲好听。
开场,Alice裙子上的石子,食用木屑的兔子从身体之中掏出怀表,打破牢笼,史云梅耶将《爱丽丝梦游仙境》呈现为一种对抗性,以及作为“现成品”之变异的实体性,对应着影片语言之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元素:石头与锯末。定格动画作为“物”的机械生命,重启了《爱丽丝》的神秘感,作为早年时期所面临的世界之不确定性,正如同地板上的洞。史云梅耶的这部loose adaption实际上更为接近刘易斯·卡罗尔原作的“成长”主题,在回看之中很容易发现各种各样的性符号。除此之外,爱丽丝的“三重存在”构成了全片的语法:作为主体的正常状态,进入疯狂秩序之中的“机械玩偶”,以及被悬置的,将自身表述为第三人称的口部特写narration,可以将此视为身体某一部分被悬置出来,自动性的获得。
对传统《爱丽丝》叙事的解构。看到了巴塞尔姆的影子。与传统叙事下爱丽丝勇敢善良的英雄叙事不相同,这部作品中的爱丽丝是被Wonderland拒之门外的,爱丽丝总是暴力破解关卡,吵吵嚷嚷要兔子先生等等她,直到见了红心皇后也是被审判的对象,更不必说醒来之后的爱丽丝内心深处红心皇后人格的觉醒(亦或红心皇后这一人格就是爱丽丝潜意识的映射)。整部片子阴郁的色调,到不像是到了Wonderland,而像是爱丽丝的一场不算噩梦的噩梦。疯帽子和三月兔换杯子、涂奶油那段我以为是很有意思的,循环(开头结尾同理)暗示这一事件并非偶然,而是一直如此,总是在循环的无聊和压抑中过完每一天,疯帽子最终收获了七块怀表,代表七天,七天后一切又重新开始,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闭环。
最棒的愛麗絲,各種puppet的技術都用上了,第一次感受了一下Italianate stage,如果文字是利用linearity本身的uncanny的話,puppetry提出了更多更有意思的問題,agency在object本身還是在操控object的人,scale的變化是不是也會改變what constitutes a body,甚至what is the nature of perception,平面和立體之間的轉換的stakes在哪裡,是想象和夢境需要object作為載體,還是object本身ellicit想象和夢境
7分。爱丽丝在电影中只有三个表情:无表情;惊恐;捂嘴笑。而她的眼神永远是坚定甚至冷酷无情的。全片充斥着强烈的控制 偏执感。爱丽丝害怕红心皇后砍她脑袋,最终却也变成了红心皇后一样冷酷机械的成年人。小时候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话剧剧本,给我的感觉便是机械,诡异,一点不像童话故事。在这种层面上,史云梅耶其实很好的还原了那种氛围感。(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曾经在cctv6看到过。当时觉得女孩蠢,明知道吃饼干喝墨水会改变身高,为什么还要吃。然后没有继续看下去。
定格电影真的很妙妙在永远有空格让你停顿,没有一股脑地带你向前进。这样暗黑童话适合什么时候看呢?适合胃胀气的黄昏,突然的刺痛击打你敏感的神经,屏幕里灰色老鼠开始煮饭了,红色的像是番茄酱,于是你想到了血腥玛丽并加重了胃的不适。也适合拖把浸满84消毒液的那一刻,一股刺鼻的气味充斥了整个房间,爱丽丝变成了玩偶被水冲出了房门。更适合暧昧的夏季雨夜,你回复着一些恼人的消息,白兔先生咕哝着这样皇后会生气的,你觉得有一点寂寞,于是放下手机认真地看起了电影。
看完后细思恐极,这不就是一个从小被囚禁在暗室被多人迫害的小萝莉做的噩梦吗?爱丽丝躲在房间里阻止众多怪物的攻击、被怪物们逼得掉进牛奶中、被兔子囚禁在房间里、房间里有很多男人的袜子钻出来的洞、帽匠说“这个位置弄脏了,换下位置吧”、自始至终只有爱丽丝在自言自语……以及最后爱丽丝拿着剪刀说着“他又像往常一样迟到了,我要砍下他的头。”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让人往一个萝莉最最黑暗的童年去联想。神奇的是电影竟然又将原著情节连贯了下来,变成了一则暗黑童话,可怕!
杨史云梅耶拍爱丽丝梦游仙境果然标新立异。从一开始的“这是拍给儿童看的”,“闭上眼睛,否则你将什么都看不到”就暗示了接下来的故事是爱丽丝的梦,然而这位世界驰名儿童的梦境绝不是仙境,而是单调乏味崩溃生活的隐喻折射,兔子先生一遍遍的无意义的重复来不及了,红皇后一次次叫嚣砍他的头,砍头,都让人厌烦且莫名其妙。而爱丽丝最后回到现实,镜头一转,却是在揭露一切并不是梦,爱丽丝才是主宰恐怖仙境的上帝。
反向解构原始文本,以作者性为内在驱动艺术表现,“伤害”是这场幻境的母题,外表美好的东西同样满载死亡的气息,恐惧感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但这种恐惧感的赋予是针对观者的,儿童(爱丽丝)作为叙述者,一切物品拟人化带来的恐怖谷效应与未知感之于她来说都不起作用;“木屑”等同于“血液”,这个木质的世界本身就是爱丽丝生命的化身,被探索与被修复的对象实际是她自己内心的领域
这哪儿是仙境,简直就是噩梦。跟着兔子展开冒险,兔子一路都想甩掉她,在小楼里展开战斗,吃了饼干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吃了蘑菇让小房子变大结果里面婴儿哭声是只小猪够可爱的了。木头人和发条玩偶喝茶下棋无限循环。最后终于遇上皇帝皇后,皇后除了说砍头什么都不会。喜欢女孩拒绝认罪说她什么罪都没有还继续大吃饼干。非常哥特非常cult。这个片受众也太小了吧
7/10 看看人类都做了些什么。爱丽丝作为片中的讲述者和参与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对未知的世界,未知的药水和饼干,她仍凭借她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干扰着其他物种的生活并引以为乐。导演很擅长把握细节渲染气氛,当然本作的水平远不如贪吃树,但旁白里泛黄的牙缝,做旧的各种道具还是成功营造了哥特黑暗的气氛。她并不抱歉,甚至成为了故事的讲述者。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