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霞 钱江 陈怀皑 王好为
解放前的浙东沿海,渔民李八十四(于文仲 饰)不堪渔霸陈占鳌(李林 饰)的强取豪夺,和刘大伯(王炳或 饰)一起组织渔工斗争,被海匪杀害,年幼的海霞(蔡明 饰)盼望
解放前的浙东沿海,渔民李八十四(于文仲 饰)不堪渔霸陈占鳌(李林 饰)的强取豪夺,和刘大伯(王炳或 饰)一起组织渔工斗争,被海匪杀害,年幼的海霞(蔡明 饰)盼望着解放军的到来,为穷人们报仇。渔村终于解放了,海霞在方指导员 (赵联 饰)的培养教导下,逐渐成长为女民兵排长。解放前逃到台湾的陈占鳌又派海匪黑风(于绍康 饰)来村里和当年的帐房先生尤二狗(陈志坚 饰)接头,妄图里应外合,配合台湾的陈占鳌反攻倒算。他们在岛上制造了一系列破坏活动,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海霞带领女民兵揪出了暗藏的敌人,破获了敌人要从海上进犯的情报,全岛军民磨拳擦掌,等待来犯之敌......
本片根据黎汝清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
《海霞》下载观后评论:
这部电影文革后期把北影闹得满城风雨,改来改去。谢铁骊最后都逼得拒绝署名承认这是他作品。吴海燕、张力维、洪学敏的第一部电影。李八十四是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的张三丰,12岁的蔡明阿姨演小海霞,配音张桂兰就是刘三姐的配音。黑风是小兵张嘎的区长。陈强老师演个穷苦渔民。里面还有冯恩鹤和五朵金花的炼铁金花,演一对夫妻。这片的演职员难得放在了后面。黄素影、韩焱、周森冠演渔民,李连生客串民兵。毕鉴昌和程学钦客串赵联住院时候的病友,钱江是钱壮飞烈士的儿子。尤二狗是锦上添花的秦广播。最早海霞是李秀明,后来换成吴海燕是福建京剧团的,京剧形成的舞台习惯太严重,大家都不满意。谢导坚决不换人后来一看他也傻了。近景为了避开短板只能背转身,侧着脸。张力维当时还在副食店卖肉。洪学敏在读书。

“吴海燕是京剧演员出身...拍摄时只能多拍她的背面、侧面,和其他演员配戏时,镜头则更多落在配角演员身上,这种散点叙述的方法有助于塑造女民兵群像...各种罪名接踵而来,其中最主要的罪名就是突破了样板戏的框框,违反了三突出原则。”后来在邓小平、周恩来的推动下,最后还是上映了。20180202│南北合作。蔡明演童年海霞、陈强演村民旺发。女性意识很浓。海霞一家受难 恶霸陈占鳌 解放军改变生态 女民兵海霞 反对女儿当民兵的大成婶 女民兵丈夫的不理解 缺少意志的年轻女民兵 生产(乡长)与防御(海霞)矛盾 揪出卧底 抵御敌人进攻。谢铁骊、钱江四次上书控告江青控制的文化部,邓小平主持政治局看过之后予以肯定,江青一伙仍不服气,倒台后谢、钱幸免于难。20231225。

6.5/10用大量环境镜头交代背景并凸显人物心理,在“三突出”的创作原则下,给予主要英雄人物大量特写镜头,并在叠化的时间跨度中强调着女性反抗和女性主义的前卫主题,颇有谢晋《红色娘子军》给人的感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海霞的自述贯穿首尾,以她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同时写出了几个女民兵的不同性格和成长道路。”在群像的刻画上很是不错,突出了除主要英雄人物外的其他英雄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但又因为是文革大时代下的又一产物,还是难逃台词说教和主题发散的弊病

这电影没看过,内容却特熟,因为小时候俺娘一毛钱一本买了单位淘汰的文革小说,我没书看,把那些书翻得滚瓜烂熟,《海岛女民兵》是其中佼佼者,情节曲折跌宕,人物有趣,当时电影也挺热门的,感觉听过录音剪辑。但是电影里,那大批判腔台词可真难看啊;但演员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劳动细节,又很好看。

该片本身就是文革后期的政治事件。编剧谢铁骊、导演钱江四次上书,状告江青控制的文化部。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审看该片,同意修改后公映。1976年初,该片又被文化部作为“右倾翻案风”的典型予以严厉批评,甚至预定公审谢铁骊和钱江,幸好“四人帮”及时倒台,才使两人幸免于难。

挺不错,虽然时代原因难免有些说教意味浓不太说人话的台词(比如看见枪杆子生锈了,喊别人擦完一定要再加一句,“脑子里的锈也一定要擦干净”…),但女主角海霞形象立体生动,聪明又果断坚韧的品质让人完全能理解建国初期迫切需要保卫家国的心情。小时候段落竟然是蔡明演的??!好漂亮…

解放前的福建省群众关系很紧张啊,老板用欺骗的和打压的方式肆无忌惮的压榨渔民,进而引起众怒。感觉那时候的民兵挺有权利的,至少每人一支枪,现在可没这节目。他们处于同心岛上,这个岛现隶属于福建省霞浦县,现在叫北礵岛。小说海岛女民兵的电影版。陈强激情四射的演讲很有看头
7.0 /10,看友邻说今天是开海日,能想到的就是小时候看的这场电影里的海风渔晚,波涛滚滚还有波光粼粼的大海。抛开斗争政治,电影的摄影音乐和剪辑在彼时都是很高的水准。小时候在影院看过电影,也从收音机里听过很多遍录音剪辑,是最早的关于电影的美好记忆。
前半部分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着重描述了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后半部分则转为了在那个年代同样流行的反特片类型,前后贯穿着已经觉醒了的女性意识,剧情还是挺紧凑扎实的,开头和结尾的摄影极具艺术美感,让人印象深刻
改变蔡明命运的一部电影,小学四年级被王好为、谢芳等三个检查卫生的女人从学校里选来,第一主角吴海燕因为京剧味道太浓,摄影机躲着她正面拍,命运多舛的《海霞》,成为政治斗争的由头,那段历史真是无以言表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风格截然不同,像是两个导演分别拍的……后半部分有些镜头不自然,大量拉镜头来放特写好奇怪……相比同时期文革电影来说,这部在“斗争”上相对温和吧。小海霞好美……居然是蔡明!!!??
一部佳作!!!虽然时代印记浓重,形象的塑造和演绎有着明显的模式化,但也感受到了那时的电影人的真诚和敬业。特别似贯穿始终的音乐……最终形成的《海霞》组曲成为了中国音乐的旷世之作。
蔡明怎么往开了长,也长不成吴海燕那样儿啊……一直记得八十年代初有一版电视剧西施是吴海燕演的,当时没觉得有多好看,后来才看了这个片子,觉得吴海燕确实美得可以当西施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