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尘中之物 贾斯汀·本森 艾伦·穆尔黑德
邻居约翰(亚伦·穆尔黑德饰)和李维(贾斯汀·本森饰)在洛杉矶的公寓楼里目睹超自然事件时,他们意识到记录这些超自然现象可以为他们这种废柴带来名声和财富。而随着一个
邻居约翰(亚伦·穆尔黑德饰)和李维(贾斯汀·本森饰)在洛杉矶的公寓楼里目睹超自然事件时,他们意识到记录这些超自然现象可以为他们这种废柴带来名声和财富。而随着一个越来越深、越来越黑的兔子洞的出现,他们的城市开始崩塌…
《尘中之物》下载观后评论: 重回擅长的低成本独立科幻恐怖片领域后顿时变得从容而灵动,继续自编自导自演。故事从一块悬浮的水晶体展开,以伪纪录/元叙事作为手法,发散到物理学、几何学、神秘学、符号学、建筑学、密码学、阴谋论等各个知识领域,最后指向一场荒谬诡秘的大型coincidence。风格比以往更加呢喃核,大部分时间只有两个角色在互相对话,奇观元素相当克制,再加上概念繁复而跳跃,这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可能会有点吃不消。情感内核是理解全片的关键所在,但远超于bromance。它非常私人,私人到导演不惜在片中穿插两人真实的童年录像带和青年亲身经历。一切“机缘巧合”早已在很久以前、在不同地方就埋下了伏笔,呼应的则是戏外二人为何会相遇,为何一拍即合,为何会一起拍电影,这些都是来自冥冥中的牵引和暗示,一如片中的神秘力量。一切源于尘土,最终又归于尘土。
从结局来看,说Levi这个角色名字的选择没有受到圣经中的利未(Levi)一人或者“分别为圣”的利未人(Levite)一族的影响,我是不相信的。虽然光怪陆离的迷幻效果堪比2018年的电影《遗落的南境1:湮灭》,但从内容来看,本片可谓是世界/宇宙未解之谜的大杂烩,跨学科的名词与概念的堆砌看似唬人,却毫无内在的联结可言;跨时空的声音及怪象的罗织在诡异的背景音乐下仿佛悬疑性十足,实际上外强中干,具体如何连编带造地make sense,恐怕编剧自己都捋不顺。这次的剧本Benson属实把自己给拐没了。总的来讲,这个故事没什么新奇的,倒是拍摄方式有些意思。小成本二人组倘若暂时江淹梦笔,不妨缓一阵子再创作。最不济,《无尽》的Benson和《尘中之物》的Moorhead拍个惊悚/科幻同性片想必也会很受欢迎。
太喜欢了。从The Endless起就特别关注他俩的作品,这部里两个人的表演才华也展现得很突出。里面关于manipulation和隐私越界,与若有若无的张力的刻画就很……迷人。Aaron Moorhead在采访里说“This phenomenon that’s happening ends up having very bizarre impact on this slowly forming relationship that never was.” Benson和Moorhead的电影里最重点的从来都不是那个超自然现象本身,而是目睹它的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他们越来越擅长了。所以到底是怎么找到彼此的啊,一起创作故事,一起写剧本,一起导演,一起表演,甚至一起住进了片子里的那两栋公寓
无论他们俩鼓捣什么项目,都会很有兴趣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到——有点基于“颜”的私心(~),也总因为很好奇他们这次可以将自己驰骋至哪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始于一场超自然阴谋论,却又娴熟地将它置于喜剧之下;“卖给Netflix、走电影节”的寥寥几句,两个男人在室内想象着种种也诉说着彼此的关系。始终让这样的设置保持新鲜的是玩转不同形式,并且毫不介意地进行任何天马(胡)行空(扯)。直到落幕,才惊觉这基本上是在一个固定空间完成的作品——你看这三年里因“隔离”概念而生的作品有无数这样那样的尝试,却正是这种不让人察觉的呈现反而更加出彩。比起《无尽》或是《同步》,感觉他们找到了关于制作电影更纯粹的快乐;这是种很难以言述的感受,却又感到如此珍贵。
3.5 还不错 「你仍然必须忍受做你自己」可太戳心了啊…但还是没有当初观看《无尽》时的惊喜和兴奋/又是由一个概念撑起的作品 两个志同道合的废柴在家里用影像鼓捣记录偶尔发生的诡异灵异现象 还穿插了很多两人对话时发明的神神叨叨的外星人脑控理论…内容太散乱了 确实很像低成本的《银湖之底》…但喜欢的人也会很喜欢/比起他俩近几年被资本关注到的作品 这部片子好像又回到当年低成本的《决案》时的味道 穿插了不少两人小时候的影像使得它更私人(还有不变的莫名其妙的黑色幽默) 也好像更纯粹真实了…有个愿意和你一起拍话痨碎碎念电影的好朋友可真幸福啊~两人真·灵魂伴侣
贾斯汀·本森又一次以极度私人、诡异、迷离的手法诠释了什么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继《同步》《无尽》之后的又一出既冗长又自恋的故弄玄虚之作。以水晶球悬浮为牵引、「伪记录」风格为媒介,妄图包罗「大千世界」的野心不小,但逻辑思维的混乱与科学依据之薄弱造就了成片效果极度乏味、刻意、晦涩及不知所云。表演上倒是没大的纰漏,但是这过度抽象的风格着实让每个正常人都会难以下咽如坐针毡。之前批评《致命录像带99》短评当下想来的确说的有些过重,因为《尘中之物》和那些话看起来好像才更加配套。
有时感觉自己如同漂浮在光里的尘埃,在互相碰撞中与其他粒子一起短暂共振,思想如同折射光般一层层回环,互相折磨,互相拆穿,互相寻找答案。那些偶然在世界遇见的炫目光彩,自以为是窥见了通往神性的美与秘密,实则是一场无法醒来的梦。影片遍布迷幻的隐喻和呓语,凌乱稀碎的聊天对白回归于导演戏内外真实的机缘与情绪,过于私人化的表达注定无法获得普遍共鸣,观感不如《无尽》惊喜,仿佛是一场实验性质的文艺片,但看得出导演非常乐在其中。
直角边等比例构形城市规划毕达哥拉斯无理数崇拜,异次元仙人掌果摩斯密码,音乐史博士土质化学检验,贝多芬《欢乐颂》致聋真相,机缘巧合世界模拟不及神秘学主观需求催生谎言造假,即便飘浮大气层外加速坠落亦会达到匀速平衡,日常山火街头野狼飞机倾斜引力常数变化之LA情诗……和奇怪朋友一起拍奇怪电影,跟导演两哥们前作《Resolution》《The Endless》应该算同一体系三部曲?
挺喜欢的,抛开类型片的创作思路,相对《同步》更加作者风格化。比起《无尽》的来自未知的恐惧,这部《尘中之物》少了对恐惧的诠释,但却更加神秘莫测,作者对于“符号”的引导,人物的追随到结尾的奔溃,将悬而未决提高了一个层次。两个主角的塑造也为让这部电影更加荒诞迷离,对于神秘(创伤)过去来创造的Levi这个人物,更让他像是电影中最纯粹最可怜的人。期待这两位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好牛啊,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电影。越发超自然的走向已经不是解谜对象了,相信在那场对摄的互相撕破里给出了答案,关于人之间追随与操纵的可悲本质,想要脱离却重复沦陷,才知道两位导演是一对天才铁搭档,还导演了月骑,那也许这部片里他们思考了关于两人之间存在的某种情感联系与人生哲学吧,就像月光骑士分化出的不同个体,奇幻的落脚点终是人本身。
我对此影片完全是懵逼的,完全毫无头绪,不明白导演想说啥,不明白这到底是个啥故事,连剧情都不明白,就是一块水晶在悬浮制造的离奇景象,两个男主为此忙忙活活的过程。我连影片的类型都摸不准,喜剧?伪纪录片?科幻片?惊悚片?哪一种我觉得都靠不上去,看这片子对我来说就是浪费时间,比他们以前拍的《无尽》差远了。我给2星3.5分,删掉!
復古年代的夢境囈語,激活久遠模糊的記憶,世界是冥冥之中的模擬。被懸浮的石像砸死,還是被其他維度的植物果實毒死,畢達哥拉斯和宇宙會告訴你。靜電噪音響徹郊狼出沒的洛杉磯,水晶和骷髏伴著歡樂頌起舞,我們攀緣著令人不安的巧合,一步步走到今天,走向終將到來的末日,塵歸塵,土歸土。
隔离时代(虽然电影与隔离无关)的Lovecraftian阴谋论闹剧。在《同步》中,类型成了两人创作的最大绊脚石,这次他们不再纠结于类型桥段,将人物对世界观的讨论台词作为对人物本身(而非情节)的补完,辅以耐人寻味的自我指涉,终于回归了《决案》时期自如的呢喃核状态。
详情